李济传殷墟的最后一瞥_李济传殷墟的最后一瞥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考古 > 李济传 > 殷墟的最后一瞥

李济传——殷墟的最后一瞥

七、殷墟的最后一瞥 1936年5月至7月,发掘团在烈日酷暑中组织了瓦屋村和大孤堆的发掘,秋后组织了大司空村第二次及小屯第十一次(即殷墟第十四次)发掘。年底,李济受英国皇家人类学研究院和大学联合会邀请,将出访英国,他把考古组主任的工作委托给梁思永代理。在他的计划中,1937年春还将进行殷墟第十五次发掘,和附近的琉璃阁、毡匠屯、固维村等地的发掘。这将是李济唯一没有主持,甚至难以过问的考古活动,他只能在遥远的异乡暗暗牵挂和默默祈祝。 1937年4月8日,潘悫报告梁思永:"工作地又有大批发现,有陶器玉器铜器等。"所档:考4-10-12。1936年,考古组同人在南京中研院史语所门前(后排左三为李济)。(李光谟提供) 殷墟到底还藏有多少宝贝?真让人难以估计。也有人的想象如蝇逐臭。5月4日,石璋如致函梁思永、董作宾:"《大公报》、河南《民国日报》都大登特登言过其实的新闻,应如何对付,请示知。"所档:考4-10-26。对待流言的办法是让它风流云散。5月11日,石璋如再函董作宾:"关于新闻稿件,此地同人均以为事已过去,不必再管,待将来收工后,作一次发表,不知以为否?"所档:考4-10-28。6月19日,第十五次殷墟发掘结束。7月2日,潘悫在工地上写信给梁思永回报善后事宜:"石璋如先生携魏善臣已于昨晚赴平,标本起运须俟铁部公文到达。所有结束各事均经齐备,收支各款周内即可呈报,关于长工之去留亦均经石先生指示仍按去冬收工后办理。"所档:考4-10-49。 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安阳发掘的众兄弟面对突然到来的灾难都有些措手不及。7月16日,王湘函李光宇:"安阳工作已完,昨晚来汴,事毕即返京,预计廿日可到,殷墟遗物五十箱想不日即可到京,卢沟桥事件发生以来,驻军加多,办公处有被占之可能,因觉经纬仪存开封较安全,故带来此暂存。"所档:考4-10-60。7月□日,潘悫函李光宇:"恐要有三四日的耽搁,真是愁人,嫂夫人是否已逃出来了,其实北平不见得有多大危险,不过以后交通全断生活实成问题。"所档:考4-10-61。 卢沟桥事件有如一道强悍的"休止符",蛮横地结束了史语所殷墟发掘的乐章。 殷墟的发掘是中国人组织的第一次大规模科学的考古发掘。自1928年10月13日第一次发掘起,经过十个年头,除小屯及侯家庄西北冈等处遗址外,还发掘了后冈、四盘磨、王峪口与霍家小庄、高井台子、侯家庄南地、武官南霸台、四面碑、大司空村、同乐寨、范家庄等处遗址,调查遗址六十余处。在洹河南岸小屯村,挖出了成片的版筑夯土基址和一排排整齐的立柱基坑。从建筑物基础的规模和形制可以断定,这一带是宫殿和宗庙所在。在洹河北岸的发掘,找到了规模宏大的八座大墓。有的大墓有四个数米宽的墓道,大墓中有大量的人殉陪葬,按照中国古代礼制,此类大墓只有帝王才能享用。宫殿、宗庙和帝王大墓,还有刻在出土甲骨上的晚期商王名字,基本上与史书的记载相合,毫无疑问,这就是殷墟,商晚期的都邑所在。 安阳的意义,按照李济的说法,"有三点特别值得申述:第一,科学的发掘证明了甲骨文字的真实性……;第二,甲骨文虽是真实的文字,但传世的甲骨文却是真假难分。在殷墟发掘以前,最有经验的藏家也是常常受骗的。有了发掘的资料,才得到辨别真假的标准;第三,与甲骨文同时,无文字的器物出土后,不但充实了史学家对于殷商文化知识的内容,同时也为史学及古器物学建立了一个坚强的据点,由此可以把那丰富的但是散漫的史前遗存推进一个有时间先后的秩序与行列。"李济:《傅孟真先生领导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几个基本观念及几种重要工作的回顾》,《李济文集》(卷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67页。 如同一道冲破迷雾的阳光,殷墟发掘将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春秋战国上推了近千年,给中国的史学界带来了光明,也让全世界的学者知道了"李济"这个年轻的中国考古学家的名字。谈到李济对殷墟发掘的贡献,石璋如回忆:第三次发掘到第四次及第六次发掘,李先生都是住在安阳亲自指挥工作。第五次因为"九一八"事变,必须在平处理考古组的事务,未能前往,但六次又亲自参加了。自第七次起因为研究所由平迁沪,又由沪迁往南京,并在南京建筑所舍所务甚忙,虽不能亲自参加,但也要于百忙中抽空到安阳一次,住上几天,慰问在田野的工作人员,指导工作,一直到十五次发掘为止,都是如此。石璋如:《李济先生与中国考古学》,杜正胜、王汎森编著,《新学术之路》,台北:"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98年,149页。随着时代的演进,田野考古发掘已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但李济最初在安阳发掘所采用的方法,如最早提出的一切遗物和遗迹都必须伴有"出土位置和层位现象的记录;出土物和周围关系(现场)的原始照相;绘图记录"的要求等,则是海峡两岸考古学界始终遵循的不二法门。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李济传》其他试读目录

• 目录
• 序
• 钟祥少年李顺井
• 优游清华园
• 克拉克校园"啃青草"
• 中国第一个人类学博士
• 西安讲学
• 五位导师
• 现代考古学与安特生
• 中国人的西阴村
• 阿卡德米与傅斯年
• 济之找寻彦堂首掘
• 出掌考古组帅印
• 山东古迹研究会
• 城子崖的"求仁得仁"
• 回师河南
• 县辛村与大赍店遗址
•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 董作宾携女友风波
• 世界最早的档案库
• 殷墟的最后一瞥 [当前]
• 达子营·方砖厂
• 无心亦无滞
• 轻轻的我走了
• 南京杨公井
• 福兮祸兮长别离
• 暂栖长沙
• 赵元任出国风波
• 从昆明城到龙泉镇
• 战火催生的中博院
• 鹤归去狼烟起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