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炎热,办公室的空调开到了20℃,因为章钰怕热,怕冷的同志只得套上外套埋头工作,谁也不计较什么。刘苏想起小时候看过的外国幽默故事:一节车厢里有两个妇人在吵架,列车长闻讯跑来调解。结果两个泼妇互不相让,一个怕冷,要求关上车窗;一个怕热,要求打开车窗。开开合合之后,争执的妇人几乎要大动干戈了。列车长语不惊人死不休,对着满车抱怨的旅客们宣布:“咱们先关闭车窗热死怕热的这位女士,然后打开车窗冻死怕冷的那位女士,大家说这样处理好不好?”车厢里立刻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抱怨什么。显然,大家对列车长的处理意见满意极了。两个女人也立刻闭嘴,受着煎熬反倒开始同病相怜起来,拉起了家常。 美资企业行政大楼的窗户都是摆设,真正能放出些人气的只有排风扇,这让原本就让人透不过气来的办公室处于高压状态。陈默可不是列车长,他对章钰的自作主张早就习以为常,大家也懒得与之计较。冷了可以加衣,热了只能扒皮。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财务部鸦雀无声,大家都在集中精力做报告。 运营状况不佳,老板又在咆哮,嚷着要大开杀戒,不想养着一帮饭桶。尼基、陈默和章钰紧急讨论预算表,看看当前的资金状况能维持多久。 服务器出故障,系统无法使用,即时的银行余额显示不出来。郁芳火速赶往银行,拿着从回单箱里取回的银行账单和回单,花费了很多时间加加减减,边算边挠头:“不对,不对……银行的小张肯定忘记了那笔税费的回单,昨天明明付出了,今天怎么没有单据呢?这怎么算呢?” 章钰等不及郁芳这么折腾下去,心想着,怎么连公司账上有多少钱都不知道,平日风风火火的女人做事情怎么可以这么儿戏,磨蹭到家了。碍于郁芳年长一些,章钰没吭声,问王琳要了银行对公柜台的电话。 拨过去,忙音…… 过2分钟再拨过去,忙音…… 5分钟后再打,终于拨通了! “喂,您好!我是古德公司的会计,麻烦帮我查一下我司账面余额,谢谢!”章钰很客气地咨询,心里的蚂蚁已经成群结队爬到了嗓子眼。 花了十几分钟,章钰才得到答案,没看郁芳一眼,迅速埋头制表。 昨日余额-手头上已收到的银行回单(表示已经付出)+今日收 到的银行回单(表示已经到账)=今日余额 好孩子刘苏在实习期间做过出纳,她知道应用软件比手工一笔一笔核对简单十倍。但是作为一个新人,不便对老人们指手画脚。平日里,她总是问些没有营养的问题,比如凭证纸应该怎么放进打印机、传真怎么发,连郁芳都觉得这孩子很天真。新人要有新人的姿态,低姿态才能让别人都喜欢你,愿意教你。谁愿意告诉一个趾高气扬的姑娘空调遥控器在哪儿?热死你活该! 郁芳被章钰沉默的抗议搞得很沮丧,毕竟做了这么多年出纳,不能说出公司钱袋子里有多少钱着实丢份儿,茶水间里又开始流传起八爪急功近利的流言。陈默是直系领导并没有责怪,系统又不是自己家的电视,说开就开,坏了就找人上门维修。站着就要数据,维修人员还没有联系上,谁不会乱了阵脚呢?当年进公司做出纳正逢章钰升职,公司财务制度也逐渐上了轨道,郁芳运气好,几乎不用操心,只需要进出银行即可,没有过多的额外工作需要她来做。 空余时间,刘苏用EXCEL设计了一张现金明细账和一张银行对账单(说明得很详细,每日填写支票和汇款单时,逐一录入作为流水账,日结月清、一目了然。或者直接将刘苏的银行日记账、现金日记账导出,与银行网站下载的电子对账单用EXCEL对比即可,数额不等的放入银行余额调节表),悄悄放在公共盘中,整个财务部人员都可以共享这个文档。除此之外,还增加了一些最新的会计准则和新的财务报表模板。 尼基知道是刘苏干的。虽然古德公司的财务部号称是最有活力的组织,但是明争暗斗总是有的。在刘苏来之前,没有人会将自己的东西毫无保留地与他人共享。猫头鹰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企业中的新人则要善于做猫头鹰,明哲保身,大智者往往大愚,事事揣着明白装糊涂,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锋芒太露,必遭杀身之祸。 郁芳用了那张表格效率大增,直呼公司系统做得妙,连财务信息都更新得这么快,肯定是集团专用的共享表格。 书上说,大智者,愚之极至也。大愚者,智之其反也。外智而内愚,实愚也;外愚而内智,大智也。大智若愚,实乃养晦之术,重在一个“若”字,“若”设计了巨大的假象与骗局,掩饰了真实的野心、权欲、才华、声望、感情。这种甘为愚钝、甘当弱者的低调做人术,实际上是精于算计的隐蔽。 作为财务人员,同行之间并没有过多的利益之争,但不意味着别人不会取代你的位置。技高者才有资格趾高气扬。是敌是友,难以分辨。在与上级、平级相处时,糊涂总比聪明好。当年与刘邦共打天下的有功之臣们都非平庸之辈,而最后皆被刘邦和吕氏所害,唯有萧何能安度晚年,为何?萧何从来对一些大事持漠不关心的态度,这样刘、吕便放松了对他的注意,从而聪明地保全了自己。刘苏小小年纪便学到了郑板桥的“难得糊涂”,这样的糊涂,并非显示出了自己的无知。刘苏以部门学历最高的身份进公司,一开始就得到了尼基的赞赏,并非好事。章钰和刘苏相较而言,前者级别高两级。一旦你刘苏表现出才智超过她,她便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不会让你长期这样下去,可以说这是人性的必然。如果是特聪明的人,你就更应该注意保护自己,不要处处彰显聪明才智,要尽量装得糊涂一点,装得不如她,让她获得一种成就感。小事糊涂一点,大事留心一点,别让人揪住小辫子就行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普遍有一种自我优越感,而且一个人的行为、情绪往往与这一优越感有着极大的关联;一旦他意识到别人的可笑幼稚或愚蠢,那种优越感便会给自我一个爽快的奖赏。反之,如果优越感感到自我的失败,而这失败是对方造成的,便会产生一种近乎专横的粗暴,并通过情绪、行为或语言把这种粗暴施加于对方,甚至于是一种不挫败对方绝不罢休的怨恨。这就是郁芳生气的原因所在。尼基多少也会听到一些关于章钰的流言蜚语,但是凭什么还这么看好她?正是因为他清楚章钰的品性不坏,只是脾气欠佳。当快人快语的郁芳遇上恃才傲物的章钰,自然是火星撞地球,非死即伤。刘苏的低调恰好缓冲了这样的碰撞,惹不起我就躲! 嫉妒是一个可怕的杀人工具。然而,它又是那么普遍地存在。作为人性的劣根,它像个幽灵,缠着人类不放。我们看不惯,但却拿它毫无办法。在此之前,我们甚至不以为然。别人懂的,我不懂;我懂的,别人不会,再正常不过了,这叫“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在日常交际中,我们时常感到有某种东西在控制着自己的情绪,稍不小心,它就要煽起对对方的怒火与怨恨。更糟的是,有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或者对方凭什么指责自己,因而怨恨便产生了。 当月,郁芳想暗自伙同刘苏借故拖延结账。刘苏一脸诧异:“这样不好吧?” “让她嚣张去,什么都要靠自己,那么所有工作都让她一个人做吧!我们晚一两天,要么就继续打小报告,要么就自己加班,累死活该!”郁芳显然还在气头上。 刘苏一言不发,自然也不敢把这个秘密告诉其他人。怎么办?三个月不到,就要加入政治斗争?还算不上一场战役,只是一次偷袭。 两边都不得罪?还是找高人相助? 尼基在午餐前让刘苏进办公室谈谈转正后的方向。 说,还是不说?没有到非说不可的地步,还是做个乖孩子吧。 章钰正好进来汇报资金使用状况,看到刘苏有些疑虑。尼基招呼她也坐下,一同看数据,毕竟刘苏就是做往来账的,对于公司资金的进出比郁芳更为清楚。 很漂亮的一张报表。这是根据八月付出的固定支出和预估的费用制成的九月的资金可用额度。没有系统,自然只能见招拆招,按照可用的额度批款即可。刘苏想想几天前交给尼基看的应收账款科目汇总表做了一下午,直到每张表格的大小一致,抬头吻合,填写上制表人才满意地交给他看。尼基看到格式整齐的表格先是夸奖了一番,然后要求她重新整理一份包含了供应商应付款的汇总表一并查阅。章钰却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兴许不用尼基交代,她会主动把两张表快速做好,连同数据分析一同汇报。 老板要知道九月资金预支,实际上就是想知道下个月他需要付出去多少银子。计算每月固定费用支出和次月变动费用预测就可以了(表1,表2)。除了考虑不变的成本之外,还需要考虑因产量变化而不断变化着的成本费用,如车间工人的加班工资。变动成本主要有:原材料、包装物、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工人薪酬(含福利、社保)、机物料消耗以及制造费用中剔除设备折旧的其他费用(含水电费)。实际上就是人们常说的“料、工、费(剔除折旧)”。一般来说,变动成本都在生产环节。一直把自己当大爷的生产部一向没把财务部放在眼里,一句“忙着呢”就打发了等着数据的章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把上月原料采购的费用放进去,至少保证生产畅通无阻,其他的都不用操心。 尼基认可了每项支出的总额。询问预估的其他费用这个数据怎么来的。 章钰轻描淡写地答道:“系统无法使用,等待银行查阅余额时,发了一封系统邮件给各个有关部门,迅速提交9月预付的资金明细。很多部门充耳不闻,没有在约定时间前提交数据,所以这项其他费用几乎为零,我只把每月大致的差旅费用做了个平均数录入,完成了这份汇总。明细附在后面,请过目。如果您同意这样的资金安排,我会将明细发给郁芳,让她在审核时一一对照,不在清单上的款项一律不予支付。每个部门都该对提交上来的数据负责。不在规定时间内配合我们的工作,视同默认。您觉得呢?” 好家伙!这才叫魄力!一目了然,清晰明了。没有花哨的格式,只有清晰明了的数据。刘苏暗自佩服章钰的效率和能力,这不是自己能做得到的。第一,自己遇到这档子事绝对反应不过来,她不仅安排自己部门的工作,还能有效地召集其他部门参与其中。第二,用巧力办好事。古德第一铁娘子非但没有把自己的花容月貌熬成面容枯槁,还以高姿态给了那些整日耀武扬威的业务人员、采购人员一记重拳:不想把客户关系、供应商关系弄拧,就给我好好干活,把正经数据交上来。公司没钱,看你们折腾去! 尼基一边签字,一边问:“郁芳为什么会生气?刚才听到她对着采购发火。” 章钰很客观地回答:“因为采购一直催着她付款,供应商也从早到晚追魂连环打电话,生气是自然的。但是没办法对付,一味地做鸵鸟回避,不太聪明!” 刘苏隔着玻璃窗看见郁芳气呼呼地跑了出去。陈默接线,嘴巴一张一合说了什么就挂了电话。萧翊脑子果然灵活,直接把电话线给拔了,六根清净、凡人勿扰。 尼基很明白火星撞地球,毁的可是自己家的老窝。采购部和财务部硝烟四起,大家都在接受午夜凶铃的煎熬,生怕睡得迷迷糊糊又听到电话铃声响起,讨债人时而语气温柔,时而暴跳如雷,你摸不准什么时候他还会锲而不舍地再打来。财务部这个时候不团结,怎么能让采购部做好人,把责任硬往自己人身上推呢?尼基让章钰把批阅好的资金计划交给郁芳:“记住,我要你亲自交给她,把你的思路告诉她。” 章钰很少在意别人的感受,一向特立独行,甚至有时候都不把陈默放在眼里,但对于尼基的命令总是言听计从。 郁芳有了章钰转交的尚方宝剑,再也不为难了。大家看着有尼基签字的资金计划都不再争论,各就各位、同仇敌忾,供应商那边让采购部应对。尼基让章钰又做了份预算表提交管理层,请求资金支援。陈默也积极联系银行商谈贷款事宜,交代郁芳去银行找客户经理取回相应文件。 拖延结账的事情貌似早已被郁芳抛之脑后,刘苏长舒一口气,自己也不用为难了,真好。 尼基一直告诫刘苏这样的新人,想要得到高回报必须学会别人不懂的高技能。郁芳生气的原因分内外,外因源于章钰的光芒万丈刺伤了她。内因则是底气不足,她不愿意别人藐视她的专业技能。人生如此短暂和宝贵,要做的事情太多,何必为这种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浪费时间呢?知道该干什么和不该干什么,知道什么事情应该认真,什么事情可以不屑一顾。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炼。如果我们明确了哪些事情可以不认真,可以敷衍了事,我们就能腾出时间和精力,全力以赴认真地去做该做的事,我们成功的机会和希望就会大大增加;与此同时,由于我们变得宽宏大量,人们就会乐于同我们交往。树敌太多只会堵死前进的道路。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当时落难的刘备投靠曹操,曹操很真诚地接待了刘备。刘备韬光养晦、栖身许都,整日种菜灌溉,以此迷惑曹操,使其放松警惕。一日,曹操约刘备入府饮酒,议论谁为世之英雄。刘备点遍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均被曹操一一贬低。曹操指出英雄的标准:“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刘备问:“谁人当之?”曹操说,只有刘备与他才是。被曹操点破是英雄后,刘备竟吓得把匙箸也丢落在地下。恰好当时一声惊雷巧妙地掩饰了他的慌乱。从容不迫的愚人最终骗过了曹操,你可以说他就是大智若愚的代表。 原本刘苏这个新进员工才是章钰的眼中钉、肉中刺,可她按部就班、不慌不乱,掩饰自己的小才能,安然度日。章钰试探了几回之后便对她放松了警惕。她一定有了自己的判断:这个小妮子不练个三五载还不成气候,这时候还不能成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刘苏这个刘备式的愚人收敛了自己的才气,积累元气,难保不会成为日后的劲敌。 刘苏一直认为自己是感性生物,从事这么一份超级理性的工作实属阴差阳错。小聪明着眼于炫耀,大聪明则致力于事业。但是这三个月来,她不仅暗自学会了EXCEL技巧,还从简那里学到了如何运用邮件系统处理公务,王琳教会自己的专业技能也够应付手头工作了。虽然荷包捉襟见肘,但收益颇丰。是不是英雄已经不再重要,尼基所说的打鱼的本领算是学到手了,饿不死自己就是学会了生存之道吧。 三个月试用期转眼即至,人事部的杰西卡来采集财务部对于刘苏的转正意见。陈默给了满分,报告提交至尼基手中。 尼基心里有数。尼基对每个员工都摸清了底细,别看他平时很少发表对下属的评论。他很清楚,郁芳平时看起来聪明机灵,实则只是半桶水直打晃。不然,做了多年出纳,怎会没有一丝进取之心呢?而刘苏这个小妮子被他一眼就能看穿,观其行听其声,她是个优点、劣势各半的年轻人。 刘苏在工作中的优势: (1)对新鲜技能充满好奇。 (2)打破常规思考,另辟蹊径解决问题。 (3)能独立完成工作。 (4)考虑周到且能集中注意力沉下心来关注某个问题。 (5)能通观全局,看到意识与行为之间的联系。 (6)能洞察别人的需要。 (7)适应能力强,能很快掌握技巧。 刘苏在工作中的劣势: (1)由于没有经验或者过于无秩序性的倾向,很难分辨轻重缓急的事务。 (2)不愿做与自己价值观相冲突的工作。 (3)过于理想主义,很可能会达不到心底的期望。 (4)很难在竞争激烈、气氛紧张的环境中工作下去。 (5)无法从实际出发预计做某事需要花费的时间。 刘苏的潜在缺陷: (1)由于追求完美,可能会拖延工作任务。 (2)没有主见,没有方向感。 (3)固执地不按照逻辑和事实调整自己的看法。 (4)花费太多的时间反复琢磨而不采取行动。 刘苏的发展建议: (1)适合灵活、安定而平静、不官僚的工作环境。 (2)给予自己反思的时间和空间。 (3)需要发展其坚韧、讲究实际和说“不”的自觉行动力。 (4)需要更加强调和重视事实和逻辑。 (5)需要发展和实施行动计划。 当然,尼基不会把这些心理活动写成长篇大论交给灭绝师太——古德HR(人事部)总监。他的评语很温暖,中文翻译如下: 需要学会现实地工作而不光是追求完美。职业满足会使你的工作主动性更强,积极性更高,更愿意努力工作。财务工作是细致琐碎的,但它可以帮你分析工作中哪些特质对你重要,并非苛刻地要求自己做到面面俱到。你需要从中选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信息加以整合,并学会与不同性格的人共处一室的处世之道。提高自身技能,更好地融入团队,随企业的发展而发展,你的目标需要自己去争取达到。希望你继续热忱地从事这份有活力的工作! 转正后,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刘苏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打开电脑开始写日志,这是尘埃落定后的一种释放。 (1)目前我的工作与我个人的价值观和信仰一致,我可以通过工作发挥我的想象力——三个月之前顶多是个愣头青、纸上谈兵的士卒,今天做了一件让郁芳感到满意的事情,说明实践成功,每天进步一点点。 (2)财务是一门将所有事物分门别类细致化的工作,这让我更加有条理性。 (3)三个月基本能做到独立完成工作,有一个私人的工作空间以及大量不受干扰的时间,并且有机会与我敬重的人交流观点——比如尼基、陈默。 (4)我的工作环境是一个灵活性强的组织机构,其中繁琐的规章制度减至最少限度,同时允许我带着灵感工作。这与我对财务工作的枯燥概念大相径庭。 (5)我喜欢和有创造力的人一起工作,且这个工作环境没有紧张的人际关系以及人际纠纷——合理化的财务制度让财务部成为避风港,凡事拿制度说事。 (6)允许我表达自己别出心裁的观点,而且在工作中个人的发展受到鼓励与夸奖——尼基的评语表明,他很认可我的创新意识。 (7)我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这份工作不要求我经常在大群人面前介绍自己,或者在我的工作还没有完成至我满意之前让我与大家分享——财务工作可以理解为百炼成精的活儿。 三个月的试用期,看看自己的笔记和对于别人的观察,貌似已经基本掌握了会计的日常业务: (1)银行对账、库存现金核对、费用报销。 (2)管理固定资产:每月计提折旧。 (3)发放工资:审核发放,按工资比例核算社会保险、职工福利费、教育经费和工会经费(古德这部分是交由人事部制作,由财务部审核及发放)。 (4)清理往来账款:包括应收款、应付款,负责账款的核对,及时结算。 (5)成本核算:做好成本的基础工作,准确计算产品成本,编制成本分析报表及结转成本。 (6)结转利润:做损益类账户的结转。 (7)计算税金:合理计算,每月15日前按时申报交纳。 (8)编制报表:定期及时地编报,做好财务分析等。 梳理完一天的心得,依然没有睡意。刘姑娘原本以为自己适合做后勤工作。通过会计这块跳板往人力资源或行政方面发展,或者设计部门也行。没料到,自己却阴差阳错地被尼基收之麾下。尼基了解刘苏这样的年轻人在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只有从事一份不断受到肯定的工作才会找到满足感。 没过几天,感性的刘苏碰到一个大难题。即使躲在自己的世界里默默修炼,也会遇上麻烦事儿。 ★第4块方糖 ★ 大智若愚之人好比一枚精雕细琢的良玉,假以时日必成大器。若雕琢数年大器晚成,有朝一日定会是一枚无价之宝。大愚若智之人只能是碗里煮开漂浮着的馄饨,皮薄馅少,肚里有多少分量一目了然,混沌度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