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 做自己喜欢的事,就能去享受逆境_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 做自己喜欢的事,就能去享受逆境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 >  做自己喜欢的事,就能去享受逆境

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 做自己喜欢的事,就能去享受逆境

从孩子身上,我也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比如,京柱总是不满足小小的成功,勇气十足地去寻找更高却也更难的路。他总是持续不断地学习,大学期间,不只对医术本身,还对医学伦理表现出高度的兴趣,即使学习十分忙碌,也会抽时间去宗教大学听课。 成为医生之后,京柱并没有停止自己前进的脚步。最初选择医科大学的时候,他曾认为,只要成为好的内科医生,就能够治疗所有的疾病,但在学习医学的过程中才发现不懂的东西还有很多。那时京柱正在研究癌症,但是再怎么想都觉得从治疗学的角度看,发现癌症再去治疗,对患者来说已经太晚了,所以,他将研究方向转向了预防医学。 "给患者做治疗并不是很难,只要发挥自己所学,并不断积累经验就好了。真正让我觉得困难的是另外一个原因:当看到患者的癌症诊断时,我无法正视他们家属悲伤而绝望的样子。" 听他这么说,我才发现,京柱不但没有忘记当初选择医大的目标,还更进步了。京柱已经不再停留在以医学技术帮助别人的热情上面,还开始对作为医生这个角色有了自己的思考。 那时候预防医学这个领域还是个冷门专业,医生们没有意识到预防医学的重要性,甚至人们连为什么需要预防也不明白。患者有病了去看医生,医生对患者做治疗,治疗好了,患者开心,医生也能挣到钱。但是预防医学就不一样了。人们没有那个意识,不知道明明好好的,干嘛还要去预防;而对于医生来讲,一来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二来也挣不到钱。 但京柱却对这个非常关注,为了在患病之前就把人们从癌症的虎口救出,他开始学习预防医学。在结束肿瘤学等四门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后,京柱又开始学习保健科的硕士课程。这些都是20世纪70年代的事情了。 后来,美国政府当局了解到,与事后治疗相比,预防需要花费的钱更少一些,于是,美国的政策相应地有了变化,开始重视起预防医学这个领域。这样,政策的倾斜带动了社会的关注,预防医学开始成为热点。人们开始找寻精通预防医学的医生,而京柱因为比别人都早一步,就成为了这个领域的领军人物。 但是,即使如此,京柱也没有把自己的视角局限于预防医学。在医科大学,他一边担任内科、癌症科、血液科、皮肤科教授,一边研究公共卫生保健,希望能给人们带去更多的帮助。 其实我觉得,京柱研究的已不仅是医学,而是如何通过医学来实现人权保障。州政府看重他为预防医学和社会公益事业作出的贡献,决定任命他为马萨诸塞州卫生和公共服务部部长。京柱获得了人们所说的成功,成为了被人所尊敬的领导者。但是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继续坚持着艰苦的钻研道路。我认为他这样的人生是成功的。 唠唠叨叨这么多,其实是想说,如果京柱没有高远的目标,而只是单纯地选择了做医生的人生,他就不会有这样持续不断的热情,也不能取得现在的成就。或许我说要有高远的目标,很多人会嗤之以鼻,因为即使树立了高远的目标,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有成效。是的,成功是慢慢积累的,一下子能长高的只能是地里的杂草,而不可能是参天大树。 这样的道理,也许用京柱自己的话来讲,更有说服力。有一次,京柱在电话中对我说: "父亲母亲在教育我们的时候,一次也没有提到过钱,只是让我们追求自己的理想。我非常感谢这一点。我懂事以后回想,在我们小的时候,父亲母亲都是工读生,生活也不富裕,本来应该教育我们多多挣钱的。但是,你们都没有这么做。我按照父母的教育,尽全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后来,国家保健委员会(NIH,NationalInstituteofHealth)竟然给了我一大笔研究经费,虽然我研究的是最没有人气的预防医学!即使我没有以钱为目的,照样有了很多钱。现在我经济上宽裕了,能够幸福地生活,在事业上也被人尊敬,我感到很快乐。我的医生朋友中,很多人天天嚷着要挣大钱,当然,他们当中也有挣到大钱的,但奇怪的是,他们好像都没有我挣的多。像我这样的人很少呢……"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其他试读目录

• 父母们,请跟我一起做个"奉献者"
• 要教育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
• 把"牺牲"一词从头脑中删除吧
•  关于我的六个孩子
• 品格是微风,能吹开才华的蒲公英
• 请三思,孩子的成长过程只有一次
•  要让孩子在家庭里感到安心
• 绝对不要为孩子牺牲自己
• 从想到的那个瞬间开始做
• 感情好的夫妻,更容易成为成功的父母
• 孩子都喜欢有力量的父母
• 当孩子面临选择,父母该如何引导
•  没有比让孩子亲自经历更好的教育
•  真正的大人物需要具备七种素质
• 他的热情不能只温暖自己,更要温暖到别人
•  做自己喜欢的事,就能去享受逆境 [当前]
•  人和人之间的关怀是珍宝
• 父母的榜样力量太大了
•  星期六早上的家庭会议
• 打开孩子心灵的交流方法
• 该处罚时一定要处罚
• 创造一个在什么地方都能打开书本的环境
• 写给妈妈们
• "孩子们的青春期只有一次。"
• 写给爸爸们
• 写给准父母们
• 给总有一天会成为父母的孩子们
•  后序家庭教育里全部都是细节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