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章立凡 乱世逸民 --记"文革"中的康同璧母女 【回眸】 邵 建 1933年上海文坛的"书目"风波 孙 卓 民国旧事:湘人治湘(上) 【风物】 沈继光 倾听先人手泽中的历史回声 高 萍--《物语三千》拍摄手记 赵 园 沈继光和他的伙伴的"物... 查看全部[ 《温故(之一)》目录 ]
孙卓 电视剧《走向共和》在央视播得热闹非凡,勾起了我的许多联想,看到维新的、革命的、保皇的死掐活掐,就为了到底是还要不要供着个皇上,费多大劲,死多少人!总算走向共和了,可然后呢?都知道然后就该军阀混战了,混战到把中国那点原本就很可怜的国力消耗殆尽,直到把日本鬼子给招进来差点亡了咱中国。现在咱们就以湖... 查看全部[ "混之用大矣哉"的谭延闿 ]
(二)赵恒惕"继承谭公未竟之志" 赵恒惕是继谭延闿崛起而主政湖南的第二个湖南本省人。他是湖南衡山人,字炎午,小时候不会读书,屡应童子试不取,再报考国子监生,仍名落孙山,于是心灰意懒,发誓不再进科场。后来他考入湖广总督张之洞办的方言学堂就读,旋被选送赴日本留学。在日本赵恒惕先学的是... 查看全部[ 赵恒惕"继承谭公未竟之志" ]
(三)"佛陀将军"唐生智 唐生智虽然有过湖南省省长的头衔,但他干的大事基本上都是领兵打仗,名声成就于北伐,名声玷污于抗战中没守住南京,城破后大量军民遭日军屠杀。将唐生智也列入治湘之湘人好似没甚道理。可一来唐毕竟是民国时的湖南名人,既然有过省长头衔,勉强列入也不是完全说不过去;二来... 查看全部[ "佛陀将军"唐生智 ]
(四)"吏部尚书"何键 何键在民国时期是督湘时间最长的一个湖南本省籍人士,自1929年至1937年,长达九年。他能在这个位置上干这么久,就因为他完全与唐生智那种理想主义色彩相反,是个彻头彻尾见风使舵的人。他甚至连赵恒惕那种制定省宪法以自固的形式都不需要,而是只看谁的势力更大,就一... 查看全部[ "吏部尚书"何键 ]
(五)省长任期空前绝后的程潜 民国时主政湖南的四位湖南人谭延闿、赵恒惕、唐生智、何键之间,有明显的前后提携嬗递的关系,只有程潜始终游离于这个系统之外。他与上面所说的那几个人都有过交恶的历史,又都有过合作的阶段,却一直没能稳定地主宰过湖南的政局,直至民国即将成为历史时,他才得到了机会。然而程潜一旦当上... 查看全部[ 省长任期空前绝后的程潜 ]
《观察》在创刊之前,胡适已经从美国回国,但创刊号封面下端所列68位撰稿人(自第7期增至70人)中没有胡适,这在储安平是有深远考虑的。当《观察》出到第21期(1947年1月18日)三天之后,储安平藉阴历除夕之夜,给胡适写了第一封信: 适之先生: 我们创办观察的目的,希望在国内能有一种真正无所偏倚的言论... 查看全部[ 储安平致胡适的第一封信 ]
1947年7月初,当《观察》第2卷第19期印成后,储安平给胡适写了一封短信。文曰: 适之先生: 我定十日前后飞平,专诚晋谒先生,向先生请教。我在这封信上,先向先生恳求一事:我们诚恳地求先生为观察三卷一期写一篇文章。我们愿意得到先生的支持和鼓励。如承俯允,不胜感幸。聆教匪遥,余容面陈。即请 大安 后学... 查看全部[ 第二封信:储安平与胡适之间 ]
储安平"飞平"看来是如期成行了。他编完了《观察》第2卷第21期之后,在"编辑后记"里说:"当本期出版时,编者已在北平。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三期由吴世昌先生代编",21期是7月19日出版,24期应于8月9日出版,根据这些迹象推测,储安平大概... 查看全部[ 储安平致胡适的第三封信及胡适日记 ]
储安平在9月22日又给胡适写了一封信。信文: 适之先生: 先生南来,我没有往谒。因为我觉得先生在极短的行程中,必定十分忙碌。假如我没有要事 便不应当去浪费先生的时间。 我们最近开了股东会议。去年一年,盈余二亿三千三百余万。办刊物本来照例是赔本的,本赔完,就关门大吉。我们实在没有想到会赚钱,而且赚这许... 查看全部[ 储安平在9月22日给胡适的信 ]
乱世逸民——记"文革"中的康同璧母女 章立凡 "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始终没让我搞明白谁是敌人;但总算是领悟到一点,在那个年月能与你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人,一定可以成为真朋友... 查看全部[ 乱世逸民——记"文革"中的康同璧母女 ]
八路军围困长春那会儿,爹娘带着三个姐姐住在平治街的一处平房子里。房子对面是市立医院,就是现在的医大二院。往南走二百米是个米市,这一带人来人往很热闹,爹娘就开了个小饭店,挣钱养家糊口。大姐15岁,帮助爹娘端盘子洗碗,二姐8岁,也能扫地抹桌子,三姐3岁,自己在屋里屋外跑来跑去地玩。过往的行人很多,吃喝的... 查看全部[ 英子:爬卡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