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历史 > 中国人史纲(上中下) > 试读

中国人史纲(上中下)[试读]

李亚平:为中国知识分子雪耻

李亚平(学者):终于有中国人来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洗雪耻辱了 在读柏杨老师的《中国人史纲》时,我有很多被电击了一样的感觉。中国知识分子有生活快乐的时代,但更多的时代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非常郁闷,活得非常痛苦,当然在更多的时候更多人身上表现的是更无耻,这种更无耻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对这种思想保证和专制暴政的阿谀... 查看全部[ 李亚平:为中国知识分子雪耻 ]

柏杨:它和别人的书不一样

9月5日下午,“《中国人史纲》发布会暨柏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现场气氛热烈,会议一直从下午2点进行到5点,钱理群等约30名专家学者与会并陆续发言,大家并一致表达了对柏杨先生的敬仰之情。著名诗人、柏杨夫人张香华女士也特地从台北飞到北京,出席这次会议。 柏杨:我只是觉得它和别人的书不一样 ... 查看全部[ 柏杨:它和别人的书不一样 ]

雷颐:对历史的深层剖析

雷颐(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这是一个洞察历史、洞察世事的智者对历史最深层的剖析 柏杨先生的文字、观点我都特别特别喜欢。有的书是读一遍就够了,有的书是可以反复读,柏杨先生的书是可以反复读的,尤其是《中国人史纲》。从史学研究的角度来看柏杨的《中国人史纲》,我能够体会到他内心很复杂的一种激情,但是又... 查看全部[ 雷颐:对历史的深层剖析 ]

王学泰:突出人在历史的地位

王学泰(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古代文学研究室研究员):这部书写出了中国人在过去的两三千年里没有尊严的状态 柏杨先生是我心仪已久的一个人,不只《中国人史纲》,他在大陆出版的25本杂文集,我基本上都看过。我的第一印象,他的白话文写得真是好极了,这一点我特别佩服。 第二印象是,突出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在评价历... 查看全部[ 王学泰:突出人在历史的地位 ]

刘志琴:另类史学

刘志琴(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中国人史纲》和《万历十五年》一样是另类史学 《中国人史纲》是把中国历史抖散了给你看,它要回答的问题是中国社会这么多的弊病是什么原因,虽然它很多讲的是帝王的昏暴,实际上是归结到制度的问题上,这种专制制度必然造成这种状况,造成“酱缸”,也造成民族性的丑陋问题。 我给... 查看全部[ 刘志琴:另类史学 ]

钱理群:想起了鲁迅先生

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学者):某种程度上《中国人史纲》就是鲁迅也想写的一部“中国人史” 我在读柏杨先生著作的时候很自然地要联想起鲁迅先生。鲁迅曾经有一个想法,他想选择历来极其特别而又极其能代表中国人性质的一种人物,做一部“中国人史”。鲁迅先生最后没写成,柏杨先生写的《丑陋的中国人》和《中国人史... 查看全部[ 钱理群:想起了鲁迅先生 ]

陈晓明:与《史记》一脉相承

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评论家):《中国人史纲》的叙事是和《史记》一脉相承的 读柏杨先生的书,我们都是怀着一种感情在里头,不仅仅是把它当成一种学术。这样一种感情同1980年代时一样,那时中国的知识分子也是怀着深切的情感去寻找学术的思想。《中国人史纲》里有一种我们当今非常迫切需要的反思的精神、... 查看全部[ 陈晓明:与《史记》一脉相承 ]

孙郁:更接近历史真实

孙郁(作家、鲁迅博物馆馆长):《中国人史纲》更接近于我们历史中的真实 《中国人史纲》《史记》,其实都是非学术化的东西,但是更接近于学术,这些思想贴近了社会本身的一些东西。一个专门研究《史记》的朋友就说,《史记》里很多都是文学性的一些神话和传说,不是特别可信的东西,但是《史记》所以打动人,是因为他确实... 查看全部[ 孙郁:更接近历史真实 ]

《中国人史纲》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中国人史纲》是台湾作家柏杨先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作家著史的最杰出代表作。该书完成于监狱之中,以近八十万字的篇幅,讲述和评论了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到二十世纪第一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整部中国历史。全书文字舒展漂亮,如行云流水;评论尖锐深刻,可洞幽烛微。 在《中国人史纲》中... 查看全部[ 《中国人史纲》内容简介 ]

中国第一个黄金时代

在学术思想上,大黄金时代是中国最光荣最长期的百花怒放、百家争鸣时代。这项灿烂的景观,要到两千三百年后的二十世纪初叶,才再重现。所以大黄金时代的学术思想,在文化史上具有空前的重要地位。 在不断战争和不断政变声中,出现中国第一个黄金时代,从本世纪(前五)起,直到纪元前一世纪,绵延四百余年。它包括下列一个... 查看全部[ 中国第一个黄金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