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传记 > 胡适口述自传 > 试读

胡适口述自传[试读]

徽州人

我是安徽徽州人。 让我先把安徽省最南部,徽州一带的地理环境,做个综合的叙述: 徽州在旧制时代是个"府",治下一共有六个"县"。我家世居的绩县,便是徽州府里最北的一县。从我县向南去便是歙县和休宁县;向西便是黟县和祁门县;祁门之南便是婺源县。婺源是朱子的家乡,朱熹... 查看全部[ 徽州人 ]

我的家族——绩上庄胡氏

正因为我乡山区粮食产量不足,我们徽州人一般都靠在城市里经商的家人,按时接济。接济的项目并不限于金钱,有时也兼及食物。例如咸猪油(腊油),有时也从老远的地方被送回家乡。其他如布匹、棉纱,等等,在城市里购买都远比乡间便宜,所以也常被送返家中。 所以离乡撇井,四出经商,对我们徽州人来说,实是经济上的必需。... 查看全部[ 我的家族——绩上庄胡氏 ]

文学革命的结胎时期

今天我想谈谈我对语言和文学里的各种问题所逐渐发生的兴趣,以及我个人怎样主张以活的通俗语言去代替[半死的]文言作为教育工具和文学媒介的经过。在我的《四十自述》里,我曾写有专章讨论此事;此处我想再用英文留点记录,也该是很有趣的罢①。 首先我想指出的便是这一运动时常被人误解了。举个例子来说罢。前些年[美国... 查看全部[ 文学革命的结胎时期 ]

革命的导火线

下面我要讲的故事便是一连串发生的几件小小的事件。这些事件终于促使我走向对中国语文做废除死的古典语文、改取活的语体语文这一激进的改革方向。我主张不但用这种老百姓的语言、街坊的语言作为教育工具,并且用它来做文学媒介的改革。一连串的小意外事件,逐渐地强迫我采取了这个立场。我是反对历史单因论的。我时常开玩笑... 查看全部[ 革命的导火线 ]

孤独的文学实验,大胆的革命宣言

在1916年的11月,我开始把我们一整年非正式讨论的结果,总结成一篇文章在中国发表,题目叫作《文学改良刍议》。 在那篇文章里我提出八条很温和的建议。你可看出,纵是这个题目也是很谦虚的。我已经不再用我向朋友们所时常提到的"文学革命"了。"文学革命"一词在我的诗和... 查看全部[ 孤独的文学实验,大胆的革命宣言 ]

注释

①胡适之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贡献和地位,不是因为他是个什么"实验主义者"。实验主义在中国,说穿了只是一些早期留美学生带回国的美国相声。一阵时髦过去了,在近代中国文化史上只能做做脚注,是不值得多提的。 适之先生真正不朽的贡献,事实上便是本篇所叙述的,他对白话诗文的倡导和试作。这虽然... 查看全部[ 注释 ]

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在本卷录音里我想把所谓"文学革命"总结一下。 上面我曾说过,我本是个保守分子。只是因为一连串几项小意外事件的发生,才逐渐促使我了解中国文学史的要义和真谛,也使我逐渐认识到只有用白话所写的文学才是最好的文学和活文学。[这项认识]终于促使我在过去数十年一直站在开明的立场,甚至是激进的... 查看全部[ 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

文学革命的数种特征

现在我想把上面讨论过的文学革命这一节再加两个脚注。第一,我想对有关以中国文字为整个语文[改革]运动和文学改良运动的基础[这一命题]略加补充。我要指出现代欧洲各国的国语(national language)和各国的文学发展史上,彼此之间有几种基本上相同的因素。其中之一便是有关国语[标准]的选择。一个国... 查看全部[ 文学革命的数种特征 ]

中国文艺复兴的四重意义

事实上语言文字的改革,只有一个[我们]曾一再提过的更大的文化运动之中,较早的、较重要的和比较更成功的一环而已,这个更广大的文化运动有时被称为"新文化运动",意思是说中国古老的文化已经腐朽了,它必须要重新生长过。这一运动有时也叫作"新思想运动",那是着重于当代西... 查看全部[ 中国文艺复兴的四重意义 ]

请先从个人亲身的感受说起

笔者本人便是胡先生所称许的当年在"新学制"之下受教育的"小学生"之一。不幸我是个乡下孩子。那时最近的"国民小学"距我家也在十里之外。上不了公立小学,就只好留在家里,在祖父延师设立的"改良私塾"上学,由塾师分授英、汉、算三... 查看全部[ 请先从个人亲身的感受说起 ]

陈独秀入狱的经过

从我们所说的"中国文艺复兴"这个文化运动的观点来看,那项由北京学生所发动而为全国人民一致支持的、在1919年所发生的五四运动,实是这整个文化运动中的一项历史性的政治干扰。它把一个文化运动转变成一个政治运动①。 五四运动完成了两项伟大的政治收获:第一,便是在全国舆论谴责之下,北京政... 查看全部[ 陈独秀入狱的经过 ]

"科学"和"民主"的定义

上段曾经提过,陈独秀先生为《新青年》所写的《〈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那篇文章的时候,他说《新青年》犯了两大"罪案"。第一是拥护"赛先生"(science,科学);第二是拥护"德先生"(democracy,民主)。可是那时的陈独秀对"... 查看全部[ "科学"和"民主"的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