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中国历史 > 中国历史风云录 > 试读

中国历史风云录[试读]

古代遗址与神话

1 "梦幻般的夏王朝遗址?" 这是日本一家具有代表性的报纸的头版头条,介绍了一份关于中国的考古学调查报告。 --真是如此重大的事情么? 很多人都这样问我,甚至连广播电视台的人都上门来问。 "梦幻"这个词惹人遐想;同样,"到底有没有夏王朝"这... 查看全部[ 古代遗址与神话 ]

文字与青铜器

1 我认为,与禹或类似人物相比,夏王朝存在的确定性更大一些。虽然并不知道这个王朝是不是传承了禹的血统,但它却可以用"大"来形容。 各部族的首领会议的议长一职,最初是由推举产生,但慢慢地改为世袭制,处于该职位的人掌握很大的权力。权力越大,这个宝座就越让人眼馋。只要是世袭制,就会有明... 查看全部[ 文字与青铜器 ]

殷周革命

1 从殷代大墓中发现的大量殉葬者遗骸,可以说更加形象具体地反映了这个王朝的性质。战后第一个发掘的武官村大墓有两层,上层东侧有17具男性遗骸,西侧有24具女性遗骸,这41具遗骸中有13具被收入棺内。墓室的东西两侧埋有34个头颅,墓道内有22匹马,南北各埋有一名手持不同戈的武士。墓外还有排成一列的无头遗... 查看全部[ 殷周革命 ]

封建之世

1 推翻殷帝国并非仅靠周武王一人之力。周武王动员了三百乘战车、三千虎贲、四万五千甲士。而在召集诸侯后集结的军队里,战车就有四千乘之多。从战车的数量可以推定,周召集的其他各部族军队十几倍于自身兵力。这次召集很可能也有太公望在其中奔走的功劳。中途放弃的第一次举兵并对诸侯发起号令--总尔众庶,与尔舟楫,后... 查看全部[ 封建之世 ]

从春秋到战国

1 春秋战国时代从公元前771年周幽王遇害、前太子迁往洛阳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结束,正好550年。关于春秋和战国时代的区分点有各种说法,不过,不管是哪一种,都认为春秋和战国的争斗性质是不一样的。 可以说春秋是霸主的时代,战国则是篡夺的时代。在春秋时代,所谓"春秋五霸&quo... 查看全部[ 从春秋到战国 ]

统一之路

1 孔子的思想称为"儒"。后来孟子继承了他的思想并建立起学术体系,并称为"孔孟"。在中国如果提起"孔孟",马上就会联想到与之相对的"老庄"。 无法考证老子究竟是否是真实存在过的人物。《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有孔子向老子问... 查看全部[ 统一之路 ]

土崩瓦解

1 夏、殷、周在中国被称为"三代",这三个世袭王朝历来被认为是中国之主。不过,一般认为,三者的实际统治范围仅限于以黄河中游流域为中心的地域。如前所述,甚至在江南都有周代青铜器的出土,于是人们从中得知周的势力范围出乎意料的广阔。出土的青铜器中,有封侯的铭文,所以势力范围并不意味着就... 查看全部[ 土崩瓦解 ]

汉风起兮

1 刘邦是沛县(江苏省)人。和项羽不同,他出身庶民,父母之名不 详。对这位大汉王朝的创始人,成书于汉代的《史记· 高祖本纪》中只提到其父曰太公,母曰刘媪,而这并非人名。在中国同姓不可结婚,妻子在婚后也不换姓。刘邦似乎是随母姓的,可能是双亲并未正式结婚,或者是父亲入赘的情形。 --好酒及色。 即便是身... 查看全部[ 汉风起兮 ]

荣光时代

1 汉朝自武帝时代起就改变了政策,休养生息的时代结束了。四十年的宽松政策使政府财政变得宽裕起来,文帝和景帝的治世中也没有大工程、大动作,文帝、景帝拒绝举行封禅仪式更是个有名的故事。史家称这一时期为"文景之治"。 古代王朝的政治反映了皇帝的性格。武帝十六岁即位,是个进取型的人物,凡... 查看全部[ 荣光时代 ]

盛极而衰

1 我认为武帝举行封禅仪式正值汉朝最繁盛的时期。前章叙述了汉对南越和朝鲜的战争,这两次远征都发生在封禅前后。封禅是在远征南越的第二年,次年远征朝鲜。我们来对二者做一比较。远征南越对汉来说是场巨大成功。如前所述,在这次远征中,一时中止的西南夷工作也因张骞的情报而再度展开。不过,从西南夷的夜郎南下的军队... 查看全部[ 盛极而衰 ]

汉之灭亡与复兴

1 昌邑王刘贺不甘只做傀儡,太着急于发动政变清除霍光,帝位近在咫尺却反而被废,可以说是非常天真。接下来即位的刘病已,十八岁前在民间长大,对人情世故非常了解,他一直在静静等待高龄霍光的死亡。 宣帝刘病已即位后没多久,就失去了在民间所娶的许皇后。接着霍光的小女儿被册封皇后。因为许皇后过于随和,于是有传言... 查看全部[ 汉之灭亡与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