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中国历史 > 最早的中国 > 试读

最早的中国[试读]

引子

二里头,本是一个地处中原腹地洛阳平原的普通村庄的名字。和中国千千万万个村落名一样,她朴素得不能再朴素。但就在她的身后,在绿油油的麦田下,却隐藏着3000多年前华夏民族的一段辉煌的历史,这段历史也被其后人遗忘了3000多年,直到50年前她进入了考古工作者的视野,才从此跻身于中华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的殿... 查看全部[ 引子 ]

什么是“中国”?

做学问最讲究概念的准确。要讲清楚最早的“中国”是怎么来的,先要与大家一起梳理一下“中国”一词的来龙去脉。 在古代中国,“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从字形上可以看出,一个邦国是以都城为中心而与四域的农村结合在一起的,它又是以都城的存在为标志的。“中国”即“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中国”一词出现... 查看全部[ 什么是“中国”? ]

西周金文把最早的“中国”指向洛阳盆地

在出土文物中,“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的铭文。这一国宝级的重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长达122字的铭文讲到周武王在灭商之后就有营建东都的重大决策,曾祭告上天说:“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薛(乂)民”,意欲建都于天下的中心,从这里统治人民。这篇铭文把“中国”的最早地望确指为洛邑所在的... 查看全部[ 西周金文把最早的“中国”指向洛阳盆地 ]

“满天星斗”的英雄时代

在东亚大陆,从大体平等的史前社会到阶层分化、国家形成的文明社会的演进,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被中国古代文献称之为“王朝”的夏、商、周三代广域王权国家形成之前,在广袤的黄河、长江流域,各区域文化独立发展,同时又显现出跨地域的共性。这是一个众多相对独立的部族或古国并存且相互竞争的阶段,北京大学的严文... 查看全部[ “满天星斗”的英雄时代 ]

文明时代的三大台阶:邦国、王国与帝国

广域王权国家形成之前众多小的政治实体并存竞争的这个时代,有人称为“邦国时代”,也有人称为“古国时代”、“万邦”时期等等,意思大致相近,指的都是“小国寡民”式的社会组织共存的时代。这一邦国时代,与王国时代(夏商周三代王朝)和后来的帝国时代(秦汉以至明清),构成了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史的三个大的阶段。在这个... 查看全部[ 文明时代的三大台阶:邦国、王国与帝国 ]

“中国”诞生于二里头时代

随着二里头都邑与二里头文化的崛起,华夏文明由“多元的邦国”时期进入了“一体的王朝”时期。龙山时代并存共立、光灿一时的各区域文化先后走向衰败或停滞,与其后高度繁荣的二里头文化形成了较为强烈的反差。我们称其为中国早期文明“连续”发展过程中的“断裂”现象。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断裂”现象在中原腹地的嵩山周围... 查看全部[ “中国”诞生于二里头时代 ]

“华夏第一王都”的中国之最

我们不妨先列举二里头遗址的若干重要发现,从中可以窥知它作为王朝都邑的高度发达与复杂程度,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这里发现了—— 最早的城市干道网 最早的宫城(后世宫城直至明清“紫禁城”的源头) 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殿建筑群(都邑与建筑上的王权表征) 最早的青铜礼乐器群(华夏青铜文明之肇始) ... 查看全部[ “华夏第一王都”的中国之最 ]

由已知推未知的探索

夏商周是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最早的三个王朝。夏王朝的建立被看作是华夏民族告别史前孩提时代的成丁礼,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但这一民族的久远记忆,却因时光的流逝而变得黯淡模糊,人们甚至怀疑这一段辉煌是否曾经有过,夏王朝与夏文化成为国人心中一个拂不去的梦。 20世纪初叶,甲骨文的发现与释读,证明《史... 查看全部[ 由已知推未知的探索 ]

徐旭生寻“夏墟”找到二里头

说来有趣,中国考古学上的许多重大发现,都出于偶然的机遇,而不是按着既定的学术目的探查所得。然而,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却恰恰属于后者,它是历史学家与考古学家在踏查传说中的“夏墟”时发现的。 徐旭生先生是20世纪前半叶活跃于学界的著名古史学家,国学功底深厚,又兼有留学法国的背景,学术视野开阔。他的代表作《中... 查看全部[ 徐旭生寻“夏墟”找到二里头 ]

半个世纪的巨大收获

自1959年秋季以来的50年里,二里头遗址的田野工作持续不断,在30多个年份中进行了60余次发掘,累计发掘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大面积的宫殿建筑基址群和宫城城垣,以及纵横交错的道路遗迹;发掘了大型宫殿建筑基址数座,大型青铜冶铸作坊遗址1处,绿松石器制造作坊... 查看全部[ 半个世纪的巨大收获 ]

东方“大两河流域”:农业起源的温床

东亚大陆这个巨大的地理单元,又可以再划分为三个自然地理区域,即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区和东方季风区。前两区的自然环境较差,人口稀少,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后者又可分为东北、华北、华中和华南四个地区,其中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不可能成为农业起源的地区,文化发展也受到一定的阻碍;华南地区气候炎热多雨,食... 查看全部[ 东方“大两河流域”:农业起源的温床 ]

中原:重瓣花朵中的花心

由于黄河、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优越,地理位置适中,又是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所以在往后的发展中总是处在领先的地位,成为东亚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核心地区。而在这个核心地区之中的中原地区,又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能够博采周围各区域的文化成就而加以融合发展,从而在一定时期形成为核心之中的核心,自二里头文化开始成为中... 查看全部[ 中原:重瓣花朵中的花心 ]

四方辐辏的交通战略要地

从水系上看,处于华北和华中地区的有黄河、淮河和长江三大水系。而临近黄河主干道的洛阳至郑州一带当然属于黄河流域。这些中原城市,给人的印象都是与黄河邻近的城市,但其以南直接就是南方的大水系。指出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它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它是连接中原与南方各地的交通孔道,中原在南北交通上处于极为重要的... 查看全部[ 四方辐辏的交通战略要地 ]

两大农业区的交汇带

另一方面,中原又是东亚大陆东西、南北生态地理条件各异的诸地域的交叉区。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是粟作农业区和稻作农业区的交汇地带。二里头文化的社会即建立在以粟作农耕和稻作农耕为主的多元农业的基础上。 史前时期多数地域性文化所代表的社会组织,往往因适应单一的环境而建立在单一的农业基础之上。如长江下游地区良... 查看全部[ 两大农业区的交汇带 ]

洛阳盆地:形胜甲天下的“地理王国”

洛阳盆地地处黄河中游的河南省西部,属中原腹地。从东西方向看,这里正处于黄土高原的东南缘,中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 该区域的地貌大体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三大类型。盆地内南北高,中间低,略呈槽形。北部为邙山黄土丘陵,中部是呈三级阶地的伊、洛河冲积平原,南部为万安山低山丘陵和山前洪积冲积... 查看全部[ 洛阳盆地:形胜甲天下的“地理王国” ]

二里头:“文化杂交”的硕果

有学者引进生态学上交会区(ecotone)和边缘效应的概念原理,指出在这样的地理和文化背景下,中原文化区系才能从四面八方吸收各地优良文化因子与本身文化融合为一,从而产生了杂种优势文化。而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础就是以中原文化为主体与四周文化所产生的杂种优势文化。这一概念颇具启发性。 读世界文明史,常常会感... 查看全部[ 二里头:“文化杂交”的硕果 ]

绝妙的都邑选址

就都邑的选址而言,二里头的地理位置极其优越。其地处洛阳盆地东部,背依邙山,南望嵩岳,坐落于古伊洛河(古代伊河和洛河在二里头上游即已汇合,因此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应称为古伊洛河而非古洛河)北岸的微高地上。 二里头都邑创建之初,洛阳平原一带的风光也远不是今人站在当地能想象得出来的。那是一片被绿色覆盖着的大地... 查看全部[ 绝妙的都邑选址 ]

二里头的今昔:聚落演变大势扫描

近年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勘查与发掘,使我们对遗址空间布局及其演变过程有了更多的了解。 最早出现于二里头的,是仰韶文化晚期和随后的龙山文化早期的几个小聚落,它们仅沿古伊洛河北岸零星分布。在龙山文化聚落废毁后数百年,才有新的人群即二里头文化的秉持者(也可以把他们称为二里头人),于公元前1800年前后来此安营... 查看全部[ 二里头的今昔:聚落演变大势扫描 ]

人口高度集中的超大型都邑

已有学者对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繁盛时期的人口进行了估算。有的学者推测当时人口有6200户以上,总人数当在3.1万人以上;也有学者推测当时人口为22500~28000人;还有学者估算二里头时代人均占地面积为148平方米/人,可推算二里头遗址当时人口约20300人。 古代人口问题极为复杂,每人所持推算标... 查看全部[ 人口高度集中的超大型都邑 ]

都邑的复杂化与功能分区

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材料粗略地勾画出二里头都邑的布局和总体结构。 整个遗址可以分为中心区和一般居住活动区两大部分。 中心区由宫殿区、围垣作坊区、祭祀活动区和若干贵族聚居区组成。 宫殿区的面积不小于12万平方米,其外围有垂直相交的大道,晚期筑有宫城。大型宫殿建筑基址仅见于这一区域。 贵族聚居区位于宫城周... 查看全部[ 都邑的复杂化与功能分区 ]

中心区的路网系统

无论古今中外,道路都是城市的“骨架”和动脉,且常常具有区划的功能。鉴于此,考古学家往往以道路为切入点来探究古代城市遗址的布局框架。在对二里头都邑布局的探索中,我们也深切地意识到中心区主干道的意义,因此对主干道的探寻就成为田野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我们通过勘探发掘,在位于中心区的宫殿区的外围,找到... 查看全部[ 中心区的路网系统 ]

大“十字路口”的发现

二里头都邑中心区路网的发现,说起来是一件饶有兴味的事。 大家都知道,考古学家最主要的工作是发掘。发掘又分为两种:一种是野外工作中对古代遗存的直接发掘;一种则是在前人已有的成果中进行再“发掘”,发现那些对今后的工作有益的线索。宫殿区的大路就是我们在二里头工作队以往的勘察记录中“发掘”出来的。 根据勘探... 查看全部[ 大“十字路口”的发现 ]

前所未有的城市规划

二里头都邑的中心区分布着宫城和大型宫殿建筑群,其外围有主干道网连接交通,同时分割出不同的功能区。制造贵族奢侈品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区位于宫殿区的近旁;祭祀区、贵族聚居区都拱卫在其周围。上述种种,无处不显示出王都所特有的气派。由上述发现可知,二里头遗址是一处经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 已有的研究表明... 查看全部[ 前所未有的城市规划 ]

中国最早的“紫禁城”

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对二里头都邑的进一步探索中,确认了二里头遗址宫城城墙的存在。至此,一座总面积近11万平方米的宫城重见天日,这是迄今所知中国古代都城中最早的宫城遗存。这一重要发现也因而被评为2004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宫城围墙系用夯土版筑而成。宫城东北角保存完好,东、北城墙呈直角相交。宫... 查看全部[ 中国最早的“紫禁城” ]

“想”出来的宫城

统观中国早期城市的考古学资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具有权力中心功能的中国早期城市,其外围城垣的有无在东周时期以前尚未形成定制,除二里头外,晚商都城安阳殷墟、西周都城沣镐遗址都没有发现城墙。但作为统治中枢、王室禁地的宫殿区却不应是开放的,一般都带有防御设施,形成封闭的空间。在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工作中,我... 查看全部[ “想”出来的宫城 ]

中轴线规划的宫室建筑群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探明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内存在着数十座大中型夯土建筑基址。其中,在晚期宫城内已确认了两组大型建筑基址群,它们分别以1号、2号大型宫殿基址为核心纵向分布,都有明确的中轴线。这里,我们不妨把它们称为西路建筑群和东路建筑群。坐落于宫城西南部的1号宫殿基址,与位于其南大门正前方的7号建筑(可能... 查看全部[ 中轴线规划的宫室建筑群 ]

规模浩大的“凝聚力工程”

整个1号宫殿台基夯筑质量极佳,用工量巨大。其建造程序是:先整治地基,挖掉台基下面的灰土和虚土,直至原生土,等于是挖了一个10000多平方米的大坑,有的地方深度达3米以上;然后将所有低洼地块用成捆的木棍逐层(每层仅厚约5~8厘米)填土夯实,平整地面;最后夯筑出高出地面的台基。 有学者推测,面积达100... 查看全部[ 规模浩大的“凝聚力工程” ]

宏伟的宫城南大门

前已述及,在1号宫殿和2号宫殿南大门的正前方,各有一座同时期的建筑,组成两组拥有共同中轴线的建筑群。 其中7号基址位于宫城南墙之上,恰好坐落于1号宫殿正前方,二者相距30余米。它与1号宫殿的主殿、南大门共享同一中轴线,构成宫城西路建筑群。有的学者推测它应是宫城南门的门塾遗迹,而且最有可能是宫城正门,... 查看全部[ 宏伟的宫城南大门 ]

东路建筑群:宗庙与祭祖场所?

东路建筑群的核心建筑2号宫殿,位于宫城东部偏北,它依托宫城东墙而建。使用时间与宫城和1号宫殿大体同时。 主体殿堂位于2号宫殿庭院的北部正中,殿堂基址东西长约33米,南北宽约13米,较当时庭院地面略高。其上残留有木骨墙和廊柱柱础遗迹,可复原为面阔3间、四周有回廊的木构建筑。殿堂前有供上下出入用的台阶或... 查看全部[ 东路建筑群:宗庙与祭祖场所? ]

宫室建筑的“营造法式”

当我们比较上述5个大的夯土建筑台基即1号基址主殿和南门,2号、4号基址主殿,以及7号基址的尺寸,就会发现它们有大体相近的长宽比例,柱子的间距也都在3~4米之间。这是否暗示着当时的宫室建筑工程,已经有了类似于宋代《营造法式》(中国现存时代最早、内容最丰富的建筑学著作)中所描述的、明确的营造规制呢?答案... 查看全部[ 宫室建筑的“营造法式” ]

早期宫室的冰山一角

上面我们介绍的,都是和宫城大体同时,兴建于二里头文化晚期的宫室建筑。那么,它们是二里头遗址最早的宫室建筑吗?不是的。早在上世纪70年代2号宫殿基址的发掘中,就发现了压在它下面的更早的大面积的夯土遗存。近年,我们循着这一线索又加以勘查,确认了二里头文化早期大型宫室建筑群的存在。 现已查明,在宫殿区东部... 查看全部[ 早期宫室的冰山一角 ]

“朝廷”与“礼制”的形成

如前所述,带有明确中轴线的建筑群格局,以及大型宫殿建筑的规模和结构,都显现出王都中枢所特有的气势。宫室建筑上巨大的用工量,昭示着政治和宗教权力的高度集中。 在古代中国,“祭”、“政”不分,或者可以说是祭政一体。这样的王权体制在古代东亚是长期存在的。它的规范就是“礼”。“礼”字本来写作“禮”,表示用“... 查看全部[ “朝廷”与“礼制”的形成 ]

礼器:中国青铜时代的徽标

十九世纪,丹麦学者汤姆森根据历史上各阶段以生产工具为主的遗物的材质变化,将古代史分为三个大的时代,即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这一著名的时代划分法至今仍为学界所普遍采用。其后,又有英国学者将石器时代细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也有学者认为在某些地区,从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转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 查看全部[ 礼器:中国青铜时代的徽标 ]

从陶酒器到铜酒器

酒的麻醉致幻作用,使得世界上不少古代人群都把它当作通神的手段。在号称“礼仪之邦”的古代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所谓“礼以酒成”,无酒不成礼。如前所述,“礼(礼)”字的本意就是以“醴(酒)”举行的仪式。古代的社交礼仪中一定要伴有饮酒礼,酒就像是维持社会机器正常运转的润滑剂。所以有学者把肇始于龙山时代、兴... 查看全部[ 从陶酒器到铜酒器 ]

陶鬶与“鸡彝”

以成套酒器入葬来表现墓主人身份地位的随葬习俗,最早见于黄河下游的大汶口-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中的鬶、盉、斝、爵都可以溯源自这一文化系统中盛行的陶酒器--鬶。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二里头文化的烹饪饮食等日常生活用器基本上继承了中原腹心地带当地龙山文化的风格。因为与祭祀或礼仪相关连,在王朝祭礼的形成与整合的... 查看全部[ 陶鬶与“鸡彝” ]

第一青铜酒器爵的发明

爵是一种小型温酒和注酒器。关于爵的起源,从整体形制和用途看,它与鬶或盉似乎有关,但大小、把手的位置和足的形状都不相同,应该为二里头文化所独创。我们在古装戏中经常可以看到王公贵族们举爵干杯的场面,但爵是否是直接用来饮酒的,却仍存疑问。陶爵中一直有夹砂陶(为使受火器物不致爆裂而在陶器胎土中羼入砂粒,是炊... 查看全部[ 第一青铜酒器爵的发明 ]

从祭玉到礼玉

最初,人们把质地温润、色泽赏心悦目的玉石当作装饰品,又逐渐赋予其神秘的色彩,把玉石看作是具有神性的灵物。中国最早的玉器可以上溯到公元前6000多年前的东北兴隆洼文化。随着公元前3000年左右社会复杂化程度的加深,在东亚大陆多个史前文化中,先是出现了在祭祀活动中用作神灵替代物的“祭玉”;在国家产生后的... 查看全部[ 从祭玉到礼玉 ]

东风西渐:大型有刃玉礼器群

二里头所在的嵩山周围、洛阳盆地一带,在龙山时代并无使用大型玉器的传统。这与二里头都邑出现成组大型玉礼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玉礼器(有些属石质,学术界也把其看作文化意义上的“玉”),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大型有刃器如玉钺、玉刀、玉璋、玉圭(或称玉铲)和玉戈,二是小型棒状的柄形玉器。其中... 查看全部[ 东风西渐:大型有刃玉礼器群 ]

柄形器之谜

与上述大型有刃玉器形成对比的,是常见于二里头贵族墓的小型柄形玉器。这类呈扁平或棒状的玉器一般长20厘米以下,最早零星地见于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一些区域。自二里头文化早期开始在二里头遗址出现,又为二里冈文化和殷墟文化所继承。在西周时代的一些墓葬中,柄形器的末端一般有短小的榫和玉石片粘嵌而成的附饰,可知它是... 查看全部[ 柄形器之谜 ]

昭示等级秩序的玉器

如上所述,大型有刃玉器都应是贵族手持之物,从其宽片状的形制看,应相当于日后的“玉圭”,也即衣冠束带的贵族在朝廷上所持的“笏”。玉器的种类,可能昭示着持有者的出身与职位的差异,其中的详细已不得而知。但它们都属于宫廷礼仪所用礼玉,则是可以肯定的。值得注意的是,在二里头文化玉器中,有刃器受到高度的重视。 ... 查看全部[ 昭示等级秩序的玉器 ]

无乐不成礼:乐器一瞥

在古代中国,贵族在举行祭祀和其他礼仪活动时,往往离不开乐器。所以常有学者以礼乐文明来概括中国早期文明的特征,确是一语中的的。 乐器与等级身份相关连的例子,在龙山时代的考古发现中即有所见。晋南陶寺文化超大型中心聚落陶寺遗址的墓地中,鼍鼓(以鳄鱼皮作鼓面的陶鼓)和打制的石磬两种乐器,仅见于最高规格的墓葬... 查看全部[ 无乐不成礼:乐器一瞥 ]

有骨无甲的占卜习俗

把动物骨骼的某一部分加以烧灼,使其产生龟裂从而占卜吉凶的习俗,从公元前3000多年开始出现,到商代达于极盛。这一习俗最早可能起源于西北地区,在龙山时代分布于长城地带及与其邻近的华北地区,二里头时代扩展至黄河中游和辽西地区。从占卜未来的行为看,它应当属于一种祭祀活动,而且与家畜养殖和畜牧生活有密切的关... 查看全部[ 有骨无甲的占卜习俗 ]

中国最早的礼兵器

为维持与扩大王权、对抗外敌,保有相应的军事力量是必不可少的。在中国古代王朝文明形成中,青铜兵器的出现及其普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二里头时代,青铜兵器的出现,远射用武器镞的激增,暴力加害的人牺和人牲的多见,都暗寓着当时社会集团之间战争的频发与激化,构成了王朝形成期社会矛盾加剧所特有的图景。 二里头文化出... 查看全部[ 中国最早的礼兵器 ]

钺·军事统帅权·王权

二里头遗址发现的青铜钺,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钺。它的前身石钺应是从斧类生产工具演变而来,最初也被称为“有孔石斧”。后来作为武器使用,并逐渐演变为象征军事权威的仪仗用器,也是一种用于 “大辟之刑”的刑具。在西周金文和《尚书》、《左传》、《史记》等文献中,分别记载商周时期的君王以弓矢斧钺赐与大臣或诸... 查看全部[ 钺·军事统帅权·王权 ]

小箭头的大启示

弓箭本来是狩猎工具,在箭杆前端安有石制或骨制的镞。在二里头文化崛起前夜的龙山时代,各个地域不同群团间的战争日益激烈,镞的数量也急剧增多。为提高杀伤力,镞也在不断地变大变重。原来的镞两翼较宽,呈扁平状,份量轻而射程较远,适于狩猎;现在则变得重而细长,能达到深刺的效果,杀伤力大幅度增强。 二里头遗址出土... 查看全部[ 小箭头的大启示 ]

二里头有文字吗?

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汉字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曾经生活在中国文明核心地区的各族群精英之间交流的主要工具。中国文明源远流长,得以延续至今,汉字的发明、使用与普及功莫大焉。它增强了各族群间的文化认同,维护和增强了中国文明的凝聚力和持久的生命力。那么,汉字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二里... 查看全部[ 二里头有文字吗? ]

蛛丝马迹:甲骨金文中的早期器物

前文曾提及甲骨文和金文中“酒”字中的“酉”应是对大口尊这一实物的摹写。我们知道,象形字的创造者只能是模仿他们亲眼看见、在日常生活中实际使用的器物形态。甲骨文金文中“酉”字所描绘的肩部突出的大口尊,只流行于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冈文化早期,到殷墟时期已完全绝迹。“爵”字所摹写的器形,显然也与二里头至二里冈时... 查看全部[ 蛛丝马迹:甲骨金文中的早期器物 ]

碧龙惊现“第一都”

2002年春,我们在宫殿区的一座早期大型建筑--3号基址的院内发现了成组的贵族墓,已如前述。这是二里头遗址发掘50年来首次在宫殿区内发现的成组贵族墓。最令人瞩目的是,其中的一座墓(编为3号墓)中出土了1件大型绿松石器。 3号墓的长宽分别超过了2米和1米,也就是说面积2平方米多。不要小看了这墓的规模,... 查看全部[ 碧龙惊现“第一都” ]

超级国宝“难产”问世

在“2004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汇报会上,这件两年多以前出土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引起了与会专家和公众的极大兴趣。那么,这条碧龙是如何出土的,又为什么迟至2004年才“浮出水面”呢? 在3号墓的清理过程中,墓主人的骨骼显露之前,已经有一些细小的绿松石片开始露头。我们对此并不惊奇,根据以往的经验,... 查看全部[ 超级国宝“难产”问世 ]

龙牌,龙杖还是龙旗?

有学者认为这应是一个在红漆木板上粘嵌绿松石片而形成的“龙牌”,它色彩艳丽,对比强烈,富有视觉冲击效果。龙牌上的龙图像,表现的是龙的俯视图。而随葬绿松石龙形器的高级贵族,应系宗庙管理人员,“龙牌”则应是祭祀场合使用的仪仗器具。日本《朝日新闻》的记者和日本学者把它直接称为“龙杖”或“龙形杖”,一种特殊的... 查看全部[ 龙牌,龙杖还是龙旗? ]

绿松石龙祖型探秘

早于二里头,且与这件龙形器有密切关系的纹饰主题,见于河南新密市新砦遗址出土的一件陶器盖上的刻划兽面纹,发掘者称其为饕餮纹。 新砦陶器盖上的兽面纹与绿松石龙之间的相似性,还有更深一层意义。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以新砦遗址为代表的遗存,是由中原龙山文化向二里头文化演进的过渡期文化,可以看作是二里头文化的前身... 查看全部[ 绿松石龙祖型探秘 ]

诡异的兽面纹铜牌饰

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是一种极具二里头文化特色的艺术品,也属于礼器的范畴。以青铜铸出的圆角凹腰状的牌体正面弧凸,其上铸出兽面纹,再以细小的绿松石片镶嵌其中。目前已出土了3件,都是贵族墓的随葬品。这类器物一般出土于墓主人的胸腹部附近,两侧各有两个穿孔的纽,或许是缝于衣服上的。兽面纹铜牌饰表现的究竟是何... 查看全部[ 诡异的兽面纹铜牌饰 ]

陶器上的龙形象

龙形象文物在二里头遗址中多有发现,除了大型绿松石龙形器、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还有陶塑龙(蛇)、刻划在陶器上的龙图像以及陶器上图案化的龙纹装饰等。这些蛇纹装饰,有学者认为表现的就是龙的形象。祭祀遗存区一带还出土有陶塑龙头,额部刻菱形纹,应是某种器物上的装饰部件。 刻划于陶器上的龙图像,最生动的要算遗... 查看全部[ 陶器上的龙形象 ]

从众龙并起到“饕餮”归一

中原地区龙山时代末期新砦文化刻于陶器盖上的“饕餮纹”,包括笔者在内的不少学者指出它与二里头文化的龙形象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已如前述;陶寺文化绘于陶盘上的彩绘蛇形蟠龙纹,早已享誉中外,也有学者指出其形态特征与二里头文化的同类龙纹相类。而玉柄形器和铜牌饰所见兽面纹,应与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或长江中游的石... 查看全部[ 从众龙并起到“饕餮”归一 ]

最早的铸铜作坊

在官营作坊区南部临近古伊洛河的高地上,发现并发掘了一处大型青铜器冶铸作坊遗址。遗址的面积约1万平方米左右,使用时间自二里头文化早期直至最末期。这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器铸造作坊。 有学者推测,统治者把铸铜作坊安排在都邑中心区的最南部,一则是因为这里靠近伊洛河故道,可以为青铜器生产提供充足的水源;二... 查看全部[ 最早的铸铜作坊 ]

礼制需求刺激冶铸业“黑马”跃起

人工合金技术的掌握,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突破。在东亚大陆,铸铜技术及铜器的使用可上溯到仰韶-龙山时代,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及其邻近地区,所见只有刀、锥之类小型工具和装饰品等。从更广阔的时空角度看,西亚及中亚地区在更早的阶段即已掌握了青铜器制造技术,东亚大陆的早期铜器也以与其邻近的西北甘青地区及新疆东部... 查看全部[ 礼制需求刺激冶铸业“黑马”跃起 ]

独特而复杂的青铜工艺

在中国以外的世界其他地区,青铜时代的大多数器物是用锤碟法锻造或用失蜡法铸造而成的。二里头文化开始的青铜容器的铸造,需要内范和外范合成的复合范。即在泥质阴文范中放入型芯,再将铜汁灌入外范与型芯之间的空隙。只是到了这一阶段,中国青铜时代才真正发端,显现出原创性与独特性。在世界青铜器文化中,中国古代青铜容... 查看全部[ 独特而复杂的青铜工艺 ]

陶方鼎透露出的惊人信息

在二里头遗址出土有数件小型陶方鼎。它们都是口稍大于底,方体深腹,四足。其中一件还饰有弦纹和曲折纹,并有铆钉形的装饰。这与郑州商城出土的二里冈期大型铜方鼎在形制上非常相近的。它本身可能是模型或玩具,但这种有悖于快轮制陶原则的造型,最大的可能是在模仿铜方鼎。那么我们也就有理由相信这一时期应当已经有铜方鼎... 查看全部[ 陶方鼎透露出的惊人信息 ]

承上启下的治玉技术

玉器和玉文化的兴盛,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大特征,古代中国也因此而被称为“玉的国度”。敬玉和爱玉,成了玉石工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数千年的实践中,先民们摸索出了一系列的治玉经验,形成了高度发达的治玉传统。据研究,玉石原料的开片技术,就包含了线切割、片切割和砣切割三种技术手段。其中线切割和片切割技术,最早出... 查看全部[ 承上启下的治玉技术 ]

绿松石制品及作坊的发现

绿松石,一般以蓝绿两色为基调,有蜡状光泽。因色彩艳丽,古今中外都被用作装饰品。在学术界,绿松石一直被作为文化意义上的“玉”而受到关注。在二里头时代,它也的确与玉器一样,作为高端消费品为贵族阶层所使用,具有身份象征的意义。 二里头遗址绿松石制品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小型管、珠之类人体装饰品,如耳饰和项... 查看全部[ 绿松石制品及作坊的发现 ]

高超的绿松石镶嵌工艺

在骨器、象牙器和玉器上镶嵌绿松石的技法,在黄河下游的大汶口-龙山文化中就较为流行;在玉器上镶嵌绿松石的做法,也见于晋南地区的陶寺文化。上述两地也都发现了拼嵌或粘嵌绿松石于有机质物品之上的线索。二里头文化不仅有镶嵌绿松石的玉器,更有镶嵌绿松石的铜器和粘嵌在漆木类有机质托架上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工艺精美... 查看全部[ 高超的绿松石镶嵌工艺 ]

漆器:另一重要的礼器品类

顾名思义,漆器是用漆涂在器物表面制成的物品。东亚大陆使用漆器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距今7000多年以前。龙山时代黄河和长江流域的考古学文化中,都有漆器出土。由于北方土壤干燥而偏碱性,所以漆器的保存状况往往较差。 二里头文化的漆器主要出土于二里头遗址的墓葬中,已发现了数十件。其中器形明确者以觚最多,另... 查看全部[ 漆器:另一重要的礼器品类 ]

精制陶器、白陶与原始瓷

中国古代的陶器,从陶色上可以分为红陶、黑陶、灰陶和白陶等。无论哪类陶器都需要放入窑内,在10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下烧制而成。在最后的阶段将窑温缓慢降下,胎土中所含铁的成分氧化可以烧成红陶;将陶窑加以密封从而阻止氧气外溢,铁被还原,就烧成了灰陶;用一定的方式渗碳,则可以烧成黑陶。 与上述这三种用普通粘... 查看全部[ 精制陶器、白陶与原始瓷 ]

丝麻溢采:纺织品的发现

在二里头时代以前,纺织品已有较悠久的历史。 二里头遗址屡屡发现纺织品的实物或痕迹,主要见于贵族墓中出土的铜器和玉器上,由此可知当时有用纺织品包裹铜、玉器下葬的习俗,最多的包有6层纺织品,厚达数毫米。 据鉴定,这些纺织品绝大部分是平纹织物(绢),个别织物是斜纹,似为“绞经”织法。组织纤维较粗的可能为麻... 查看全部[ 丝麻溢采:纺织品的发现 ]

“五谷”齐备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古代文明形成的必要前提之一。在东亚大陆多元的农业体系中,以粟和黍两种小米为主的旱地农业是中原地区的主要生业。粟富含蛋白质和脂肪,且易于消化。在现代中国北方,妇女怀孕生产期间,以及人们每天的早餐,都还经常喝小米粥。黍(脱壳后称黄米)有黏性,营养价值高,在中国古代多用于酿酒。粟和黍也是二... 查看全部[ “五谷”齐备 ]

家畜饲养与渔猎

遗址出土的动物种属鉴定表明,二里头人获取的肉食资源以家畜为主,其中家猪一直占大宗,绵羊和黄牛从早期到晚期有大致增多的趋势,狗则始终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其中,家犬和家猪的饲养可以上溯到公元前六七千年前;而中原地区家养黄牛和绵羊的起源时间则大致在公元前2500年~2000年之间。由于公元前3000年以前甘... 查看全部[ 家畜饲养与渔猎 ]

烹调用器看庖厨

粟、黍和稻等作物,都需要脱粒和精碾,然后将粒状的米或煮或蒸,才能食用。与小麦加工成粉状然后做成面包、馒头、面条等“面食”不同,它是呈粒状就被直接做成米饭或粥,所以称为“粒食”。用于蒸煮的器具是陶器。 为提高烹调用器的耐火性,要在胎土中羼入砂粒,考古学上称这类器物为夹砂陶,基本上可以看作是炊器的代名词... 查看全部[ 烹调用器看庖厨 ]

盛食用器看吃法

吃喝行为都属“进口”活动,因此饮、食用器也应当一起谈才是。但饮器尤其是其中居于大宗的酒器,在前文我们讲了不少,这里就不赘述了。在二里头都邑,人们进餐时盛饭菜的器皿有盆、盘和豆等,都用质地细密的粘土制成,表面经过精心地打磨。与烹调用器一样,二里头的这类器具大多由当地龙山文化的同类器演化而来。 在中国,... 查看全部[ 盛食用器看吃法 ]

二里头人喜食“烧烤”

大家知道,在几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东亚大陆上的先民就开始用火,烤肉恐怕是学会用火以来最早的食肉方法。陶器发明以后,人们可能学会把肉煮着吃。日本学者冈村秀典教授认为,到了二里头文化时期,烤肉仍然比较盛行。在二里头遗址以及二里头文化的其他遗址,都发现不少烧焦了的兽骨,猪骨和牛骨居多,构成其食文化的一大... 查看全部[ 二里头人喜食“烧烤” ]

最早的双轮车与马车起源之谜

近年,在二里头宫殿区南侧的大路上,我们发现了两道大体平行的车辙痕。两辙间的距离约为1米。它的时代相当于二里头文化早期。这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双轮车的使用痕迹。无独有偶,上世纪90年代,在二里头遗址的西北部也曾发现过相当于二里头文化晚期的车辙痕,辙距为1.2米。稍晚于此的,还有偃师商城发现的二里冈文化... 查看全部[ 最早的双轮车与马车起源之谜 ]

江南熏风:硬陶·云雷纹·鸭形器

前已述及,二里头文化中存在少量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这类器物及其制造技术与南方的印纹陶有密切的关系,是学界所普遍认同的。但学术界对两地间究竟哪处是最初的发源地还有不同的看法。即便是认同江浙地区为始源地,二里头遗址中的这类器物是直接来自东南,还是受东南同期文化的影响仿制而成,也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对硬... 查看全部[ 江南熏风:硬陶·云雷纹·鸭形器 ]

“来路”不明的热带海贝

史前时代的黄河上游青海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隆背具齿的海贝(或称“货贝”、“子安贝”、“宝贝”等)及其石、骨质仿制品。在早于二里头文化的龙山时代陶寺文化中,也出土有海贝。分布于黄河上游,与二里头文化大体同时或稍早的齐家文化中,也发现有骨贝。物以稀为贵。显然,作为外来品,海贝及其仿制品是这些区域社... 查看全部[ “来路”不明的热带海贝 ]

欧亚草原文化的冲击波

读中国古代史,我们知道农耕与游牧两大文化系统的交融与折冲,构成了壮阔的中国古代史的一条重要主线。甚至可以说,如果抛开西北与北方草原地带,完整的中国古代史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正的中国北方应是草原及其邻近地区,而黄河流域一带则是中国的中部。“中国”的形成,与中部的粟作与南方的稻作农业文化的整合... 查看全部[ 欧亚草原文化的冲击波 ]

游牧文明的讯息:战斧与环首刀

吉林大学林沄教授,指出二里头遗址贵族墓出土的青铜战斧与环首刀,应属于早期北方系青铜器。这里的北方,指的是草原地带及其邻近地区。 二里头出土的一件长身窄厚刃的青铜兵器,由于在中原地区从未见过这样的器形,学者们称呼起来就五花八门。发掘者就先后称其为“戚”和“钺”,其他学者在论及这件兵器时,也都从其中一说... 查看全部[ 游牧文明的讯息:战斧与环首刀 ]

邻近文化因素的汇聚

前文我们已经提到,从二里头文化陶礼器的渊源看,用于饮酒礼仪的鬶、盉甚至爵都应是以大汶口-山东龙山文化的鬶为原型创造出来的。大型有刃玉礼器如璋、刀和钺等也源自山东龙山文化。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器物中,有的具有鲜明的同时代邻近地区其他文化的特征。 如器表带有篦状刮痕的夹砂褐陶器,以及半月形双孔石刀等,都与... 查看全部[ 邻近文化因素的汇聚 ]

铜原料来源之谜

用于冶铸青铜器的铜、锡等原料在中国各地分布普遍。在二里头文化的周边,从河南北部到山西南部就分布着铜矿,尤其是山西最南部的中条山一带,是历史上有名的高产量铜产地。此外,中条山北麓运城盆地的河东盐池自古以来盛产食盐,供应内陆相当大的区域内的人民用盐。位于中条山南麓、黄河北岸的垣曲盆地,就是二里头文化的直... 查看全部[ 铜原料来源之谜 ]

“金道锡行”:交通网的蠡测

水运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交通手段。黄河、济水、泗水、淮河等河流,为中原和周围地区的交流提供了重要的通道。但早期王朝时代的河流走向与今天有所不同。在西汉以前,黄河于河南武陟转向东北,经河北平原,最后在天津附近注入渤海。而作为黄河重要支流的济水,原本是大致沿着现在的黄河下游及小清河流入渤海的。鲁西南的泗水,... 查看全部[ “金道锡行”:交通网的蠡测 ]

酒器扩散的历史背景

无论古今中外,扩张都是一个集团内部兴盛的外延。作为东亚地区最早的“核心文化”,二里头文化与周边其他文化的交流,是以前者对后者的影响为主,而以后者对前者的影响居于次要地位的。它在内部高度发展的同时,向四围发射出超越自然地理单元和文化屏障的强力冲击波。在这一过程中,华夏国家完成了由多元向一体的转型,“中... 查看全部[ 酒器扩散的历史背景 ]

长城外惊现二里头式“酒礼”

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见于内蒙古敖汉旗大甸子遗址夏家店下层文化墓地。这是一处地处长城以外辽河流域的农耕聚落,夯土城垣外分布着公共墓地。 这里的墓葬中出土陶器,大体可以分为风格迥异的两群,一群以筒腹鬲和彩绘陶器为代表,主要体现了当地土著文化的风格,另一群则是与二里头文化关系密切的陶爵、鬶、盉,属于外来文... 查看全部[ 长城外惊现二里头式“酒礼” ]

长江上中下游刮起二里头风

公元前第二千纪,马桥文化出现于长江下游的东南沿海地区。马桥文化陶器的来源颇为复杂。其中,浙江和上海等地出土的陶酒器如管流鬶和觚显然是受二里头文化影响而出现的器物。这是该文化选择性地接受外来文化因素的结果。在安徽境内的江淮地区也曾发现过具有二里头文化因素的青铜器如铜斝、铜铃,陶礼器如爵、鬶、觚等。 大... 查看全部[ 长江上中下游刮起二里头风 ]

以璋为首的玉器的扩散

在二里头文化出现前夜的龙山时代,起源于海岱地区龙山文化的数种大型有刃玉器如璋、斧、刀等向西传播。在地处黄土高原的陕北地区大量出现,又从那儿扩散至黄河上游。进入二里头时代,玉璋又从中原地区向长江中上游,甚至岭南一带传播。 始见于龙山时代、持续兴盛至二里头时代的玉璋,可以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因最早见于龙... 查看全部[ 以璋为首的玉器的扩散 ]

二里头以外的兽面纹铜牌饰

如前所述,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是具有极高工艺水平和审美价值的铜嵌玉珍品。目前见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者,总计达十余件。经发掘出土的这类铜牌饰,仅见于二里头遗址的几座贵族墓,而不见于二里头文化的其他遗址。可见它与二里头文化的铜容器一样,也是为二里头都邑的贵族所独占的宝物。 在四川盆地三星堆文化的中心聚落... 查看全部[ 二里头以外的兽面纹铜牌饰 ]

从二里头到二里冈

如果不考虑考古学并不擅长的族属国别问题,仅从文化面貌上看,设若二里冈文化是商王朝的早期阶段,那么二里头文化就应当是最大、最主要的“先商文化”了。换言之,二里头文化是二里冈文化的直接前身,二者在礼制文化的内涵与王朝社会政治结构乃至控制区域上都一脉相承,且续有发展。 二里冈期和殷墟期商王朝继承发展了二里... 查看全部[ 从二里头到二里冈 ]

“中国”世界的雏形

二里头文化影响的大幅度扩展,首先与其自身的扩张密切相关。这种扩张应当是中原王朝政治意图的外在体现,除了军事目的以外,或许还与获得关系王朝命脉的重要资源,以及确保广大地域内政治经济联系网的畅通有关。另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由于文明带来力量与昌盛,在其他文明受其影响或者有意模仿其成就的时候,文明有向外扩... 查看全部[ “中国”世界的雏形 ]

最后的问题:何以“中国”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指出:地理条件和历史的发展极有关系,尤其是当我们把地理的范围放宽,历史的眼光延长时,更是如此。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农业形态的官僚体系。天候-地理-人事,... 查看全部[ 最后的问题:何以“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