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考古 > 李济传 > 试读

李济传[试读]

目录

序/001前言李济是谁/001第一章初出笼的包子/001 第一节钟祥少年李顺井/001 第二节优游清华园/007 第三节克拉克校园"啃青草"/012 第四节中国第一个人类学博士/018 第二章从南开到清华园/027 第一节矿科教授与"丁大哥"/027 第二节西... 查看全部[ 目录 ]

序岱峻的大作《李济传》终于杀青,我为他高兴,我自己也放下了一件大心事。他再三要我写几句话作为"序",我虽难以为情,却更难辞此请,就写上几句吧。 写这些段落,正赶上殷墟发掘八十周年的纪念活动。殷墟的发掘,是李济先生一生中的头一件大事;从2008年10月底到现在的12月初,我两度应邀... 查看全部[ 序 ]

钟祥少年李顺井

钟祥少年李顺井 1896年,注定是个不寻常的年成。人类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雅典举行,十三个国家的三百多名运动员第一次在五环旗下同场竞技;法国人贝克勒尔意外地发现了原子自然衰变的放射现象;美国人亨利·福特造出了第一辆汽油机车;英国在6月2日进行了一项"无线电"试验,意大利人... 查看全部[ 钟祥少年李顺井 ]

优游清华园

戊戌变法,迫使晚清行新政,教育方面的一项举措就是派遣留学生到海外。最初倾向东邻,1896年至1906年十年间,留日学生已近万人,后日方以学生滋事为由严加限制。1907年,美国决定退还多收庚子赔款,计本息二千九百万美元,用于选派留学生。正是这笔尴尬的"庚款",造就了后来的清华。 建... 查看全部[ 优游清华园 ]

克拉克校园"啃青草"

1918年8月14日,李济由上海的东关码头的驳轮,递送至吴淞口外,登上"南京号"远航客轮,挥手之间,已告别故国江天。轮船驶向太平洋,朝着美洲航去,海天一色,夜以继日。同船的中国留学生,除李济那一届的清华同学,还有教育部派遣的及自费生共计一百五十二人。漫长的航程,李济没留下更多的文... 查看全部[ 克拉克校园"啃青草" ]

中国第一个人类学博士

1920年暑假一过,李济将转到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读博士学位,室友徐志摩则要到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学银行学,他们从此开始不同的人生。同船赴美,同室一年,分别后彼此都有些思念。从公开发表的1920年暑假后徐志摩致李济的九封信,大致可以看出如下几点:每封信徐志摩都爱说笑话,足显敏感好动的天性。他内心情绪炽烈,... 查看全部[ 中国第一个人类学博士 ]

西安讲学

1924年夏天,李济有一次学术之旅。陕西省省长兼督军刘镇华着令新任命的西北大学校长傅铜与陕西教育厅联办"暑期学校",邀请一批著名学者到西安"输入新知"。应邀者,除了南开大学教授李济与陈定谟、蒋廷黻等,还有北京大学前理学院院长夏元瑮,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桐龄、林砺... 查看全部[ 西安讲学 ]

五位导师

学界多年来流传着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的神话。近年来,画家陈丹青又画有以清华国学研究院为题的油画。北大历史学教授罗志田曾质询这一题材的真实性,他说:"我前几天看电视,讲清华的一个有名的老师叫陈丹青,他不干了。采访他时他拿出一张他以前画的国学院的画,画了五个人,不是导... 查看全部[ 五位导师 ]

现代考古学与安特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门叫"考古学"的现代学科,悄然在中国降生。 1899年,河南安阳出土的十二块有字龟甲,首次被清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发现,此前当地村民把它视为"龙骨"用作药引。王懿荣看到那些有字甲骨后,意识到这是珍贵文物,开始重金收购。一年后,王懿荣的甲骨... 查看全部[ 现代考古学与安特生 ]

中国人的西阴村

1926年2月5日,李济告别除夕气氛中的京城和倚门悬望的家人,结伴袁复礼,赴晋南进行考古调查。 进入山西境内,他们经太原、介休沿汾河南下。选择晋南,是那里治安状况相对较好,考古资源丰富,史籍中载有尧都在平阳、舜都在蒲坂、禹都在安邑。李济写过"挖掘夏县西阴村史前遗址的动机",他写道... 查看全部[ 中国人的西阴村 ]

阿卡德米与傅斯年

在雅典城的西北郊,有一处被称为"阿卡德米"的幽静园林,是为纪念英雄阿卡德莫斯而命名的。传说中的阿卡德莫斯为挽救雅典遭受毁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公元前387年前后,哲学家柏拉图走进那片林子,在阿卡德莫斯英灵的感召下,他留在那里,建起一个类似现代大学的学术基地,有场地、房舍、园林,还... 查看全部[ 阿卡德米与傅斯年 ]

济之找寻彦堂首掘

清华国学研究院的最后两年,李济开设的考古学人类学几乎被视为"屠龙之技"。西阴村发掘的成功刺激了他,他在寻思能不能有更大的发现,也在找寻一个理想的合作团队。1927年底,李济赴陕西作考古调查,受北伐战事影响,平汉铁路多处中断,只能从天津坐海船绕道大连、南京、上海,转溯长江去汉口,再... 查看全部[ 济之找寻彦堂首掘 ]

出掌考古组帅印

1928年3月12日,毕士博致函李济:"前函已转知Mr.Lodge请您尽快来华盛顿之意。他建议您带西阴村研究材料来。"所档:考21-2-2。这实际上是毕士博安排的一次述职活动。秋天,李济赴美成行,他到华盛顿与弗利尔艺术馆洛奇(Lodge)馆长商谈继续合作事宜。经过近距离的接触,洛... 查看全部[ 出掌考古组帅印 ]

山东古迹研究会

一、山东古迹研究会 1930年夏,史语所考古发掘离开黄河之南,移师太行之东。史语所与山东颇有渊源,傅斯年家是山东望族,吴金鼎、于道泉等也都是山东人。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何思源、山东省图书馆馆长王献唐等地方名要都是傅斯年的朋友。傅斯年曾这样谈起山东考古的起因,"我与这件工作之关系,半在内而半在外... 查看全部[ 山东古迹研究会 ]

城子崖的"求仁得仁"

二、城子崖的"求仁得仁" 1930年11月7日,城子崖遗址的首次发掘开始,仍由李济主持,参加者有董作宾、吴金鼎、郭宝钧、李光宇、王湘等人。 这次发掘在李济的具体指导下,采用了考古层位学的方法,详细绘制了地层图。"地层"一词是从地质学中借用而来的。人类居住的地方... 查看全部[ 城子崖的"求仁得仁" ]

回师河南

第三节回师河南 一、"卷地毯"与后冈三叠层 1931年,军阀间的中原逐鹿终于战火熄灭尘埃落地,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反蒋联军败北,蒋介石以武力统一了国民党各军事集团。蒋的心腹刘峙出掌河南省政府,局势趋于稳定。 中研院史语所取得了与山东合作的经验后,蔡元培出面与刘峙商谈,与河南合... 查看全部[ 回师河南 ]

县辛村与大赍店遗址

二、浚县辛村与大赍店遗址 浚县辛村在河南省南部,离安阳约有七十里许,京汉铁路经过一个小站,站西约五里即为辛村。辛村属古卫国之地,三面皆山,淇水蜿蜒而来。淇水产淇鲫,肥嫩鲜美。比淇鲫更出名的是古物出土的新闻。辛村流水沟中,乡人常挖出铜器,以之易货颇以为幸。后来,一班古董商勾结当地驻军到辛村盗墓,乡人断... 查看全部[ 县辛村与大赍店遗址 ]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三、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庄子·外物》中有一段讽刺儒生盗墓的小品:站在墓地上面的大儒喊道,东方亮了,活干得怎样?墓中的小儒说,裙子和袄子没脱,嘴里还有珠子。诗曰,青青的麦子,生长在山坡。活着不布施,死后含珠干什么?大儒吩咐小儒,扶着鬓角,压着面颊,用金椎子撬开下巴,慢慢分开颊骨,不要弄伤了它口中的珠... 查看全部[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

董作宾携女友风波

五、董作宾携女友风波 1935年4月初,董作宾受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派遣,前往侯家庄西北冈监察考古发掘工作。9日他致信李济,谈此行见闻和打算,内中有"近日东区大墓之北出车马饰,且此区亦可见杀人殉葬或作祭之实证","弟此次拟将裴希庆处所存铜器石器照像拓印编书,理完即归京&q... 查看全部[ 董作宾携女友风波 ]

世界最早的档案库

安阳可谓甲骨之都。殷墟第三次发掘,"大连坑"中出土了"大龟四版",第九次发掘在侯家庄出土了七块龟版,第十三次发掘在H127坑内竟让人惊奇不已…… 1936年3月6日,殷墟第十三次发掘开始,工地负责人是郭宝钧和石璋如。3月14日,石璋如等写信给南京的李光宇,&q... 查看全部[ 世界最早的档案库 ]

殷墟的最后一瞥

七、殷墟的最后一瞥 1936年5月至7月,发掘团在烈日酷暑中组织了瓦屋村和大孤堆的发掘,秋后组织了大司空村第二次及小屯第十一次(即殷墟第十四次)发掘。年底,李济受英国皇家人类学研究院和大学联合会邀请,将出访英国,他把考古组主任的工作委托给梁思永代理。在他的计划中,1937年春还将进行殷墟第十五次发掘... 查看全部[ 殷墟的最后一瞥 ]

达子营·方砖厂

北京是李济的第二故乡,李济受这千年文化古都的滋养远甚于故乡钟祥。北京达子营16号是老爷子李权置下的一个院落,他从湖北来京会试受封,就领着一家子住在那里。那地方靠近厂甸,住有不少的湖北人,湖广会馆--禹王宫就在附近。 "达子营"是一块历史活化石。据日本学者多田贞一研究,达子也书作&... 查看全部[ 达子营·方砖厂 ]

无心亦无滞

"无心亦无滞,舒卷在东风",这两句描写云的唐诗,或大致接近李济的政治态度。他是个纯正的学者,但政治的风云总要或强或弱地撼动他的生活。他的选择是态度而不是行动,他的坚守始终在书斋与田野。 1931年春夏,国民党元老、时任立法院院长的胡汉民反对召开国民会议制订"约法&quo... 查看全部[ 无心亦无滞 ]

轻轻的我走了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1931年11月19日,李济留学美国时的挚友、著名诗人徐志摩在由南京乘飞机去北平的途中,因遇大雾,飞机在济南附近撞山,机毁人亡,徐志摩不幸罹难,时年三十六岁。 朋友闻讯,异常震动,人们纷纷撰文纪念。胡适在徐志摩遇难次日的日记中写道:"... 查看全部[ 轻轻的我走了 ]

南京杨公井

1934年7月,李济接任中博院主任,开始了博物院在首都南京的选址建设事宜。10月,史语所由上海迁到南京北极阁鸡鸣寺路1号新址。南京就成了史语所同人心目中的定居地。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去青岛避暑的海轮上,(从右到左)陈启华、杨步伟、徐樱、赵元任、唐钺、罗常培、李济、李方桂、□□□。(李光谟提供) 杨... 查看全部[ 南京杨公井 ]

福兮祸兮长别离

1936年12月23日,李济告别家人和同事,从上海港登上德国邮轮Scharnhorst号,前往英国讲学。越洋远游在他尽管已有多次,但李权老人这次格外忧心忡忡,既担心儿子这趟远行印度洋风高浪险,也担心儿子不在身边随时可能发生战祸。送走儿子,老人先在祖宗牌位前沐手敬香,然后在自家的书房里,排出牙牌,为儿... 查看全部[ 福兮祸兮长别离 ]

暂栖长沙

石璋如回忆:在长沙组织的管理委员会,以管理圣经学校为主,经常开会。来长沙不久,敌人又来轰炸,于是委员会另行组织巡逻队,警报期间,其他人要去地下室躲飞机,每个所派出一个人组成的巡逻队就要巡查有无间谍在外头发信号引导敌人。陈存恭、陈仲玉、任育德,《石璋如先生访问记录》,台北:"中央研究院&qu... 查看全部[ 暂栖长沙 ]

赵元任出国风波

1938年冬李济一家逃亡广西经越南出入境,办出国护照所拍的唯一的全家照。(从左到右)一排李光谟(1927北京-)、李权(1868钟祥-1947南京)、二姐李鹤徵(1925北京--1940昆明);二排保姆"小李妈"李佩兰(1895北京-1980北京)、大姐李凤徵(1924北京--1... 查看全部[ 赵元任出国风波 ]

从昆明城到龙泉镇

二、从昆明城到龙泉镇 史语所分住城里拓东路和靛花巷两处。历史组研究人员劳榦、陈述给所长傅斯年写信报平安:学生等三月十二日到滇,……此次千里长途运公家要物来此,李启生、高晓梅诸君费力甚大,梁(思永)先生尤卖力气,生等亦随同料理,不敢分一、三组畛域,亦不敢辞事务工作也。唯房屋至今无着落,故一切均未进行…... 查看全部[ 从昆明城到龙泉镇 ]

战火催生的中博院

三、战火催生的中博院 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于1933年4月在南京中山门内成立,其宗旨是"提倡科学研究,辅助民众教育,以适当之陈列展览,图智识之增进"。任务是"系统的调查、采集、保管、陈列,并说明一切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及现代工艺之材料与标本"谭旦冏:《&quo... 查看全部[ 战火催生的中博院 ]

鹤归去狼烟起

四、鹤归去狼烟起 1940年,李济家住在昆明郊外的龙泉镇,三个孩子--长女凤徵、次女鹤徵和小儿光谟却要在离家有十多华里的岗头村南菁学校上学。每周只星期六回家,星期天返校,路上接送孩子多是爷爷李权。李权眼里,"姐弟三人来往相随,形影不离。予尝步至郊外迎送。虽当乱世,颇有家人之乐焉!"... 查看全部[ 鹤归去狼烟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