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斗 代表日本料理的菜,其实并不用“料理”,只是将生鱼切成一片片上桌。 对日本人来说,吃“寿司”也是极为奢侈的,因为每一件者是“时价”,到不熟悉的店,随时像鱼一样被斩成数块。 寿司绝对坐在柜台前吃才过瘾,眼看玻璃长柜,选新鲜和合自己胃口的东西吃。 切生鱼的人叫板前样,外号快刀二郎,客人的生死,掌握... 查看全部[ 大决斗 ]
握、撮二招 快刀二郎一见客人,即记得先下马威,大喝道:欢迎光临!抵挡这阵气的最佳招数是“唔”的一声,略点头,从容坐下。 接着由我们出拳:指着鸡蛋块,叫:“撮”TSUMAMI。寿司的做法不外两类,一种只是切片,用手抓来下酒,便叫“撮”;另一种是肉片下加了饭团,叫“握”NIGIRI。这是基本招,一定要学... 查看全部[ 握、撮二招 ]
金枪 不管你多么喜吃寿司店中较高贵的食品,如鲍鱼和云丹等,你一定午先尝“金枪”MAGURO,它是最普遍的生鱼片,客人以此为基石。 快刀二郎可逮到机会了,他拿出一大块金枪鱿,切那黔黑的次等部份回敬你一记。 我们也只好吃下这一棍,但即叫甜酸薑片来涮口,表示反抗。薑日语叫“SHIYOGA”,却千万不能直言... 查看全部[ 金枪 ]
降魔 吃寿司的过程中,酱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过一说酱油便露出出马脚。最适合鱼生的酱油是壶底的“溜”,浓厚香甜,颜色暗中清澈,日语为“紫”MURASAKI。 道行不深的日本人,总是将绿芥末“山葵”WASABI混入酱油,弄得浑浑浊浊,颜色纠缠不清,真是大煞风景。 以小撮绿芥末摆在鱼片上,然后只把鱼的部分... 查看全部[ 降魔 ]
锄烧 典型日本菜之一的是SUKIYAKI,相信大家都吃过。二十多年前坂本九唱的《仰天而行》一曲流行世界,到了美国,番佬干脆就把名字改成SUKYYAKI。 吃牛肉的习惯,历史绝不长久。在明治维新时与西方文化一起输入。明治初期的一本《安愚乐锅》的文章里,还有“牛肉是不开化的奴才吃的”之记载。 名字的由来... 查看全部[ 锄烧 ]
烧鸟 所谓烧鸟YAKITORI,和鸟无关。日本人把鸡叫为鸟。 烧鸟是最平民化的食物。在各火车桥下,常见挂着红灯笼的烧鸟大排档,客人掀开摊外的蓝布帘,挤在人堆中坐下后先叫一瓶溥 酒,再来些烧鸟当菜肴。 将甜酱油涂在鸡肉块上,用一支小木签串着四块肉,烤它十几分钟便能吃,像一串大型的“沙爹”。除了鸡肉,还... 查看全部[ 烧鸟 ]
土鳅料理 在东京浅草,有一家开了一百八十年的老店叫“驹形土鳅”。驹形是地区名,这里的土鳅料理最受平民欢迎。 菜单上只有一味土鳅,没其他东西好吃。“土鳅锅”是将五六条小土鳅和鸡蛋一起蒸来吃的玩意儿。传说是把活生生的土鳅扔入锅中,土鳅一热,便钻入鸡蛋里。现吃到的不过是简单的土鳅蒸蛋。 这家老铺价钱便宜,... 查看全部[ 土鳅料理 ]
平家 看翡翠台的外国大型节目,把“平家”(HEIKE)翻译成“海姬”,实在岂有此理。 这个长年与源氏对立的家族,战败灭亡。日本人对失败者寄予无限的同情和仰慕,写了许多传说歌颂之,远胜打赢了的源氏。《怪谈》中的《没有耳朵的芳一》也以平家的鬼魂为题材。 东京的田村町就有一间叫“平家”餐厅,它外表装修得象... 查看全部[ 平家 ]
早餐 传统的日本早餐,的确另有一番滋味。 先饮一杯熟清茶。侍女奉上一罐用精美餈器装的醃梅。把牙签往樱桃般大小的梅子一插,在另一个餈壶里点上细糖,下口又爽又脆,是酸是甜,再喝口茶。这时,胃已洗得干干净净,食欲大振。 美丽的碗碟放在一个黑漆盘中。主菜多是一片烧鲑鱼,一碟上面撒着柴鱼丝的波菜,一块夹着鳗鱼... 查看全部[ 早餐 ]
中餐 日本人吃饭不花时间,中餐更特别短,最多十五分钟,再长也不过二十五。要是站在路旁吃“立食面”,三分钟就解决。 一般,中午休息一个小时,大可花它三刻来进食,但人口拥挤,你在吃的时候,后面已经站着两三人等待,只能草草了事。 吃的种类大多是咖喱饭、烧鱼定烧、中国面、意大利粉等。总之但求饱肚,不讲究味道... 查看全部[ 中餐 ]
晚餐 外国人的晚餐,将酒、气氛、谈话和食物一块儿进行。日本人却是将它斩成一块块。 下班抈,跑到小食店去大喊:“口渴死了,先来一瓶啤酒。”喝完了再饮清酒,混着来喝,对他们讲不是问题,不会因此而醉。要是早点醉了更是妙哉,可以省一点钱。 穷学生更要用最少的花费,达到最高的目的,所以一定要空着肚子饮酒。 喝... 查看全部[ 晚餐 ]
野味 我们这里吃到的日本菜:寿司、天妇罗、SUKIYAKI、炉端烧等,但是在东京除了上述菜种,还可以吃到许多古古怪怪的,要够胆才敢尝试。 涩谷车站附近就有一间吃蛇肉的,我们最多是用蛇来熬汤或片开来炒,他们却是烤来吃。把一条小蛇的头用剪刀剪断后,客人先吸它的血,然后店主人将它剥皮。挂在一把像小型雨伞的... 查看全部[ 野味 ]
碗子面 日本人喜看“相扑”摔跤,它的最高荣誉是“横纲”。有些食店挂着许多木牌,写上客人的名字,谁最大吃,便是该店的“横纲”。 印象深刻的是在日本东北岩手县吃“碗子面”。叫一客面便有一女侍跟着服务,她献上几点海苔、鲑鱼子等简单的菜,将一个空碗放在客人面前,拿了由手排到臂十几碗面,然后“波”的一声将一碗... 查看全部[ 碗子面 ]
札幌拉面 面食传到日本,已改为他们口味。最初只是以酱油为汤,上面加几片笋干,面本身也相当的硬。 后来他们变本加厉,学会放几片叉烧和菠菜,再撒点葱花。 北海道天气寒冷,日本人更发明了所谓的“札幌拉面”。 它的特色是用大汤碗上桌,汤的原料三种:酱油、面酱和牛油。作料非常丰富。日本水质好,养出肥胖的豆芽,... 查看全部[ 札幌拉面 ]
驿便当 爱旅行的人,在日本吃“驿便当”是一种享受。驿便当一定要在火车上吃,而且还要火车行走时,乘客身体摇动时,一面吃一面看风景时,才有味道。火车一停,大家的筷子也停。 最普通的便当是用一薄木盒子装着,先打开外面一层印刷精美的包装纸,里面有一双木筷,翻开盖子,盒里分三格。一:鱼饼、烤猪肉、小鱼、蛋块、... 查看全部[ 驿便当 ]
咖喱饭 到了外国,对金钱才开始认识,一切都以节省为原则,甚至食物,也绝对不花不必要的数目。 最便宜莫过吃素,数星期的齐,已没有一点鸟味。从前不吃猪肉,嫌其肥腻,后来越想越好吃。 所谓的齐菜,是一大碗酱油汤面,上面浮着几片笋干,要不然就是数叶菠菜。另外是糙米饭和盐萝卜,加一小碗面酱汤。最豪华的莫过炒韭... 查看全部[ 咖喱饭 ]
河豚 这种吃了死都值得的鱼,苏东坡也是喜爱。日人更好之,每年报纸上总看到有百余人吃海豚而毒毙。 大师傅至少要有十年以上的经验,方有资格刨鱼。学徒起初是洗碗碟,再派去送外卖,两三年后才让你碰到鱼。过程中,连师父的家务杂事都要在休息时间为他老人家办妥。 主食是切成一片片,薄如潮州鱼生,摆设为花瓣上桌。初... 查看全部[ 河豚 ]
“大渔”在向岛,离开浅草还要十几分钟的士才能达到。地方非常难找,但是物有所值。 一进门就看到到处挂着河豚灯笼,肥胖的大师傅笑脸相迎。他的样子似曾相识。这家伙非常风趣,要是你是第一次光临,那他会在你面前刨河豚示范,他裂开嘴说:“今晚,来场真人表演LIVE SHOW!” 说完他伸手入水箱,找出一尾肥大的... 查看全部[ 大渔河豚 ]
牛丼 丼,井的中间加了一点,中文里根本没有这个汉字,是日本人自创的。 它的发音DONBURI,如果跟 着某个名词之后,就减省地念为DON。指一碗有碗盖的白饭,饭上铺着菜有食品,如炸鱼虾的叫天丼TENDON、炸猪肉排的叫KATSUDON、鸡蛋和鸡肉的叫OYAKODON,亲子丼。 其中最受欢迎的是牛丼。... 查看全部[ 牛丼 ]
河豚大餐 和生蠔一样,河豚最美味的季节是在英文日历上有ber的那几个月份,September到December。但是,在大阪有一家河豚店,一年四季都做生意。 最热闹的“黑门市场”中,你会找到“滨藤”,正确地址是大阪市中央区日本桥一丁目二十一之八。 先来一小碗,中间有块豆腐,是用河豚的精子做的,甜美得... 查看全部[ 河豚大餐 ]
一般人喝的是略经烤焙的茶叶,叫绿茶;刚摘下的,叫新茶。第一次下口,觉得像在喝洗鱼水,腥得很。 我最喜欢的一种茶叫“玉露”,能在京都二条的小茶馆喝到。茶馆中有张长柜台,摆着一个小炭炉,炉上烧着一个水钵叫“铁瓶”,煮清甜的泉水,一根小竹筒做的杓子架在铁瓶上。 三文鱼 初学吃鱼生的人,多从三文鱼着口。大... 查看全部[ 三文鱼 ]
元祖鲸屋 日本人吃鲸鱼,已有很久的历史,现在的年轻人已没有这个习惯,但东京还有几家鲸鱼老店。 普通餐厅偶而也卖鲸鱼,但是菜单上写着“尾之身”,而不用“鲸”这个字。“尾之身”代表鲸鱼忔部的鱼生,他们认为这是鲸鱼最好的部分。 鲸鱼在北极捕杀,运到日本的都是冷冻品,吃尾的刺身时,不完全解冻,肉里含有细碎的... 查看全部[ 元祖鲸屋 ]
××之肝 ××是一种奇丑无比的鱼,大起来有五尺多长,身上骨头皆软,体面平滑无鳞,潜伏于近陆之海底沙中,像个大枕头。 鱼头特别大,占胴体的三分之一,长者三条触角,蠕动来引诱小鱼,它懒惰得不得了,动也不动地张开大嘴巴,等食物游进口。日本人谚语说等待××之饵,就是说让人自动献身。 到了冬天,××最肥,庶民... 查看全部[ ××之肝 ]
鳗鱼饭 油×咬人,成了香港的大明星,它的远房亲戚,住在淡水中的鳗鱼,也变了出名的配角,各报章杂志都刊登它们的照片,红遍天下。 谈到鳗鱼,当然要讲一讲日本的鳗鱼饭,今天在报纸上见到一张彩色照片,碗碟的漆器实在是东洋制造,但是饭盒中的鳗鱼,一看就知道是本地炮制的货色。 首先,日本鳗鱼饭上绝对不会撒上芝麻... 查看全部[ 鳗鱼饭 ]
鱿鱼吃法 鱿鱼,我们大多数是炒。其实吃法箩箩,西班牙人喜欢用大量的大蒜把橄榄油放在一个陶缽里煎之,味道不错。他们还有一味叫“黑饭”的,是把米炊个半熟,然后把鱿鱼的墨汁挤在其中,样子极为恐怖。吃完后一排牙全黑,像老太婆。日本人生吃鱿鱼,起初觉得软软地,细嚼后化为甜汁,便瘾了。 肉生吃还不算恐怖,连它的... 查看全部[ 鱿鱼吃法 ]
鲇(一) 我们吃日本料理,有许多鱼字旁的汉字,像他们的“鲇”鱼,和我们的不同种类。 我们的鲇其实就是“鲶”,珠江三角洲经常能吃到,用酱油焗之,肥美起来满身是油,非常好吃。此鱼很奇怪,生于流水者,青白色。生于止水者,青黄色。 而日本的鲇鱼,中国人称之为香鱼,台湾人叫为甜鱼。通常是撒点盐,用一根竹签把鱼... 查看全部[ 鲇 ]
日本人的鲷鱼,发间为Tai,是广东人俗称的×鱼。红×最受他们欢迎,因为读起和庆贺庆祝的Omeretai的尾音相同,送礼和自己吃,都带好运。 烹调方法主要以盐烤,吃起来也无特别味道,肉质更不织细,不值一试。 我们的×鱼,最好吃的当然是黄脚×了,又香又甜。当年在河内道的“小杬公”和伊利莎柏大厦的“北园”... 查看全部[ 鲷和× ]
海苔 我在家里煲粥时,喜欢吃日本的海苔酱。 玻璃樽外写着“岩苔”两个字,是把海边石头上的鲜苔刮下来下盐醃制而成。有一股清新的海水味,非常好吃。因为盐份多,不怕腐坏,只要放在冰箱内,可貯数月。 那是原味的海苔,市面上还有很多其他制品,有些加了生鱿点,鱿鱼多了一份腥味,让海苔不会太寡,我较爱吃加了海蜇皮... 查看全部[ 海苔 ]
烧鱼头 一次,在日本金泽,吃到近海真正的金枪鱼,日人称之为“本鲔Hon Maguro”,肉质完全不同,最为珍贵。 拖网捕鱼的技术他们最为发达,把金枪鱼都抓光,当今唯有吃印度和西班牙空运来的外国货,报应也。 一般鱼的头,日本人是不吃的。我们做留学生时常到百货公司地下的海鲜部向鱼贩要,他们很客气地捡几个... 查看全部[ 烧鱼头 ]
蟹 蟹的季节来到,我们最喜欢的当然是大闸蟹,但一般的青蟹也肥,澳门的奄仔更美味。 欧洲蟹多数是泥蟹种。澳洲特产有巨大的皇帝咲蟹,至于日本的螃蟹,到底有多少种呢? 我们常见的有鳕场蟹Tarabagani,和小一点的花蟹Hanasakigani其实都不是蟹。正常的蟹除了两枝钳还有四对腿,一共十枝,但是上... 查看全部[ 蟹 ]
蟹的吃法 日本螃蟹的吃法不多,和中国一样蒸熟了来吃也有,不然就是煮,那么大的一只鹰足蟹,用的锅也大得可以给人当温泉浸。 脚的肉多,壳上带刺的花咲蟹拿到炭炉上烧烤。这个方法最好,烤得壳焦,进入肉中,烤后壳放进清水中,叫“蟹酒”。 把毛蟹斩开,用白面酱来滚的汤叫做“铁炮汁”,整只脚沾了面粉浆再去炸的,就... 查看全部[ 蟹的吃法 ]
吃鲸 鲸鱼那么可爱,又濒临绝灭人还要吃它,罪过罪过。 日本人最喜欢吃鲸鱼,历代的绘画中经常有把鲸鱼锯开的场面出现。当今国际禁捕,日本人感到愤愤不平。 但是你去涩谷走走,就会经过一间卖鲸鱼的店铺。这些肉,是哪里来的? 原来日本人走法律漏洞,每年捕杀数万条鲸鱼,说是用来做研究,当然是吃掉。 所谓有国际法... 查看全部[ 吃鲸 ]
珍珠酱 “水云”是一种幼细如发丝的海草,这两个汉字也是冲绳岛人用开的,日语的发音作Mozuku。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冲绳岛人的长寿,都归功于“水云”,传统的吃法是用醋和一点点的糖浸了,又酸又甜,口感滑溜溜,吃不惯的人觉得很古怪,不会喜欢。 “镛记”大师傅被冲绳岛的农村水产渔业发展局请去做“水云菜”,把... 查看全部[ 珍珠酱 ]
豚记 直贯东京的电车叫中央线,围绕都市一圈的是山手线。山手线上的一个叫目黑的车站前,便是这家全日最大的炸猪排店“豚记”。招牌用日文,我们问人说“TONKI”便能找到。 数十年前去的时候只是家普通小店,老板薄利多销,炸出的猪排鲜美。店里独沽一味猪排,分带肥的和精瘦肉两种。肉排下铺着切丝的生高丽菜,淋上... 查看全部[ 豚记 ]
田舍家 “田舍家”是东京六本木的一家炉端烧餐厅,为游客常聚之处,相信许多人都去过。 田舍,乡下的意思;田舍家,乡下食店。 六本木为时髦的地区,战后美国兵都到这里玩到天亮,很多有名的士哥、餐厅都麕集于此,为特别容易搭上女朋友的地方。日本人把根长型的东西叫做“一本”,由电线杆至铅笔,都是一本本的。昔时,... 查看全部[ 田舍家 ]
滩之生一本 日本清酒瓶上,除了商标外,常见写着“滩之生一本”几个字。盖酿酒用水须选佳者,兵库县六甲山麓名为“滩”,以此地主水酿者特别香醇;“生一本”是造酒公会定下之标准:一、米与曲子当原料,绝不掺糖和酒精。二、过滤后的酒不对水。三、完全是自己的酒厂制造,不买杂牌充市。拥以上条件,才有资格挂上“滩之生... 查看全部[ 滩之生一本 ]
东京的东西,的确很贵,尤其吃饭,价钱比许多地方高得多。但是到市场去买回来自己烧,却很便宜。 猪腰更是贱价,因为日本人不懂得处理。我们将它切成大片,加海蜇皮头和油条片等一块儿以糖醋之,他们一吃赞好。 猪蹄他们也嫌烦。韩国侨民争而食之。我们也常买回来滷一大锅 杂酒 除了清酒外,日本人还有许多土炮。清... 查看全部[ 杂酒 ]
玉露 日本茶道,遵守着陆羽《茶经》中所学的各种道具和仪式。把茶末打得发泡而饮之,虽说能修身养性,但是味道真是不敢恭维。 一般人喝的是略经烤焙的茶叶,叫绿茶;刚摘下的,叫新茶。第一次下口,觉得像在喝洗鱼水,腥得很。 我最喜欢的一种茶叫“玉露”,能在京都二条的小茶馆喝到。茶馆中有张长柜台,摆着一个小炭炉... 查看全部[ 玉露 ]
STRATHSLA 如果你喜欢威士忌的话,那么去东京时应该到银座的STRATHISLA酒吧去走走。 STRATHSLA的名字取自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威士忌蒸馏厂,酒吧地下是间品味极高的餐厅,走进地下室,陈设着巨大的蒸馏器,四五十年代的怀旧气氛,简单的线条,幽暗的灯光,高尚又亲切。 MACT-CRAIN-... 查看全部[ STRATHSLA ]
狮子堂 谈到日本啤酒,想起东京的啤酒屋“狮子堂LION BEER HALL”来。它已经有六十几年的历史,位置处于银座的七丁目,鲜为游客所知,来者多数是邻近办公的白领。下午五点过后,这里挤满了客人,永远找不到位置,一定要等一阵子才能坐下。 “狮子堂”建筑古色古午,是模仿欧洲的红砖方式,像马厩。中间有幅... 查看全部[ 狮子堂 ]
干啤酒 日本啤酒最大的厂商有四家:“麒麟”、“朝日”、“札幌”和“山多利”。 通常,在日本人面前叫啤酒,如果你点“麒麟”,他们会做一个欣赏你的表情,因为麒麟是日本人公认为最好的啤酒,他们自己喜欢喝别的牌子是他们的事,反正一喝麒麟,是识货之人。 麒麟的销路一直不俗,近年来却被山多利和朝日打倒,在啤酒商... 查看全部[ 干啤酒 ]
豆啤酒 今年夏天七月二十五日,是冈山水蜜桃最成熟的一天,我们每年和当地联络算好了时间来到,大吃一番。 放下行李,到便利店去买几瓶矿泉水和一个杯面,以防半夜起身写稿时肚子饿了没东西吃喝,看到架子上卖的啤酒标价一百二十五円,和普通汽水果汁咖啡或茶的罐装多十几円罢了,怎么那么便宜? 日本啤酒一罐等于香港两... 查看全部[ 豆啤酒 ]
大吟酿 我们从前喝日本酒,那管得那么多,有酒精就是。很奇怪,每一瓶都好喝。一点八公升的,一下子就喝完。 经济起飞的八九十年代中,出现了所谓有“大吟酿”,日本人看到法国红白酒那么值钱,眼红,非制造出贵酒来卖不可。 “大吟酿”为什么身价百倍?主要是浪费。有些暴发户酒商,认为米粒的外层蛋白质的脂肪含量多,... 查看全部[ 大吟酿 ]
啤酒庭园 日本因人多地窄,对于空间是物尽其用,大厦的屋顶春秋冬三季用来让职员们做早操和晒太阳。到了夏天,便在那里陈设了许多灯笼,摆上桌椅,成为“啤酒庭园”。 一到傍晚,年轻的男男女女麕集在此,每个人手上都有半公斤或一公斤的大玻璃酒杯,盛着澄黄发出泡沫的啤酒,大饮特饮。 这风气从明治二十九年就在大坂兴... 查看全部[ 啤酒庭园 ]
日本酒等级 我们去日本料理店,叫了日本酒,一小瓶一小瓶的瓷樽上桌,喝完之后也不晓得是什么牌子,最大的分别只是甜一点或涩一点罢了,至于是超特级、特级、或是一级和二级,那是绝对辨别不出的。 你喝不出好坏,别人懂得呢?你可以这么反驳,但是,事实证明,有的二级酒是比超生气勃勃级更好喝。 原来日本酒的等级根本... 查看全部[ 日本酒等级 ]
生蟲 给人家请去吃日本菜。 上桌的第一道是生牛肉,主人一直戏我举筷,但说什么我也不敢吃。 并非不懂得此种天下美味,而是这几片牛肉解冻过久,已渗出了血水,沾满碟子,非常恐怖。 日本料理之所以贵,是什么东西都大量地浪费,头尾丢掉、边丢掉、切出来不好看的地方丢掉、颜色略不鲜艳的丢掉。 除此之外,讲究的是解... 查看全部[ 生蟲 ]
自炊 东京的东西,的确很贵,尤其吃饭,价钱比许多地方高得多。但是到市场去买回来自己烧,却很便宜。 猪腰更是贱价,因为日本人不懂得处理。我们将它切成大片,加海蜇皮头和油条片等一块儿以糖醋之,他们一吃赞好。 猪蹄他们也嫌烦。韩国侨民争而食之。我们也常买回来滷一大锅,吃剩了放在窗外,冬天自然结冻,极高的享... 查看全部[ 自炊 ]
不那么简单 假东洋店铺越开越多,嘴边还未生毛的小子学大师傅拿刀切鱼,看了心惊肉跳,打死我也不敢去尝试。 东西生吃,是一种艺术。 普通一个做到站在柜台后的厨子,至少要花十年功夫。起先几年只能打扫店铺,关门后洗刷,开店前再濯净。保持清洁是吃寿司的最大原则。 接着送外卖,这段期间考验一个人对待客户是否有足... 查看全部[ 不那么简单 ]
不再横行 宁波和朝州人的小吃,有很多相同的。黄泥螺是其中之一,另外的有盐螃蜞。谈到螃蜞,想起日本的小螃蟹“泽蟹”,它比螃蜞不要小一半左右,通常养在玻璃缸中,摆在客人面前,全身鲜红,极美,还以为是装饰品。这些根本没有膏和肉,都是硬壳。 吃法是放在油中一炸,点点盐,便送往口中细嚼,连壳吞下,相当香甜,是... 查看全部[ 不再横行 ]
肥婆小料理 日本人把卖小食的店铺叫成“小料理”。这次我们在东京,得了一个新的经验,那是由朋友带去新宿区神乐坂的小料理。它的店名叫“笹贵”,铺面很普通,看不出什么苗头。 走进去,发觉里面很狭小,第一个印象是老板娘胖得占去店铺的大部分面积,她的圆型大面露出顽皮又可亲的笑容。站在她身后的是她的独生女儿,也... 查看全部[ 肥婆小料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