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石油大博弈(上) > 试读

石油大博弈(上)[试读]

《石油大博弈》 作者简介

    丹尼尔•耶金不论是在国际问题或是石油产业的研究上,都是当今全球顶级的权威专家。除了创作出版了经典名著《石油大博弈》之外,他还写作过两部著作,它们是:《粉碎的和平》与《能源的未来:哈佛商业学院能源项目报告》。《粉碎的和平》一书成为探讨冷战起源的经典巨著;而后者在欧美、日本也都广受欢迎。    ... 查看全部[ 《石油大博弈》 作者简介 ]

《石油大博弈》 内容简介

    石油是经济发展的“血液”,是全世界各国发展强大的首要战略问题。尤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谁掌握了石油谁就主宰了世界!谁就能控制对手!对20世纪的人类来说,石油促使了资本主义与现代工业的真正发达;石油造成了世界强权与地缘政治的错综纠结:石油,也把人类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的组合。但,不论我们要从发... 查看全部[ 《石油大博弈》 内容简介 ]

《石油大博弈》 名家推荐

    “这的确是一本很值得向读者推荐的书。我觉得组织翻译出版这本书非常有意义。《石油大博弈》是我所看到的最吸引人的石油著作。它通过叙述石油历史将其巨大政治作用生动地展现给读者。读了这本书我们能更深刻地领悟到国际关系的本质。”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  阎学通    “《石油大博弈》一... 查看全部[ 《石油大博弈》 名家推荐 ]

《石油大博弈》 图书目录

    写给中国读者    专家导读    序言    第一部分 “石油恐慌”风雨欲来    第一章 新的“石油恐慌”    解决石油恐慌的方案不应该是模棱两可的。我们需要一种全球性的解决方案——要把新开发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系统、可替代型能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有效地整合起来,当然,所有的发展与进步都应... 查看全部[ 《石油大博弈》 图书目录 ]

“我们的计划”

   “我们的计划”:约翰•洛克菲勒和美国石油联合体    1865年2月的一天,在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发生了一场奇特的拍卖活动。该城最为成功的一家炼油厂的两个高级合伙人又一次为扩展的速度发生了争吵。更为谨慎的一方,莫里斯•克拉克以散伙相要挟,而作为合伙另一方的约翰•洛克菲勒出乎意料地表示同意。接着两... 查看全部[ “我们的计划” ]

石油天才洛克菲勒

    美孚石油公司的伟大策划者就是1865年在克利夫兰赢得那场拍卖的年轻人。那时,26岁的约翰•洛克菲勒已给人一副望而生畏的印象。他又高又瘦,性情孤僻,少言寡语,信奉清教徒的苦行僧主义。他的面庞有棱有角,尖下巴,一双冰冷锐利的蓝眼睛加上一副不屈不挠的平静表情常使人感到不安。不知怎的,人们感到他能看... 查看全部[ 石油天才洛克菲勒 ]

伟大的事业

    洛克菲勒取得他在炼油业中的第一个胜利正是在那个绝妙的时期。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进入了一个大规模扩展经济、狂热投机与激烈竞争以及联合和垄断的时代。在钢铁、肉类包装、交通等不同行业,随着技术进步,大型企业纷纷出现。大规模移民开发西部使市场急剧扩大。在19世纪的最后35年中,美国的意比任何时... 查看全部[ 伟大的事业 ]

“现在试试我们的计划”

    尽管石油市场以异乎寻常的速度扩展,然而需要寻找市场的油增长得更快,结果造成价格剧烈波动,并经常暴跌。炼油商受到的打击并不亚于产油商。从1865年到1870年,煤油的零售价格下降了一半以上。据估计,煤油供应能力是市场需求的3倍。    对洛克菲勒来说,生产能力过剩的代价显而易见。在这种形势下,... 查看全部[ “现在试试我们的计划” ]

“要战争还是要和平”

    洛克菲勒胆大妄为的作战计划的目标,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结束“没有任何好处的相互残杀政策” 和“使石油生意变得安全和有利可图”——在他的控制之下。洛克菲勒既是战略家又是最高指挥官,指挥着他的部下隐蔽而又迅速地行动,精确地实施计划。毫不奇怪,他的兄弟威廉用“要战争还是要和平”来概括与其他炼油商的关... 查看全部[ “要战争还是要和平” ]

新威胁

    在19世纪70年代的最后时刻,当洛克菲勒认为他已经将一切处置妥当时,宾夕法尼亚的生产商作出最后努力,用一个大胆的尝试——世界上第一次试验长途答道输油——来挣脱美孚令人窒息的禁锢。这次名为“潮水管线”的计划无先例可循,也没有任何技术上可行的保证。石油将从油区向东行进110多英里,同宾夕法尼亚铁... 查看全部[ 新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