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互联网 > 百度那些人和事 > 试读

百度那些人和事[试读]

第一代搜索引擎

2000年1月3日,新世纪的第三天。 百度公司正式开业了。 这是一家参照硅谷模式创办的公司。 一家崇尚简单文化的公司。 直到现在,百度还崇尚“简单”的文化。百度公司的内刊,名字也叫《简单》。 李彦宏的管理也很简单。 只有两条办公室纪律。 一是不准抽烟,二是不准带宠物。 他为什么会定下这两条规矩呢? ... 查看全部[ 第一代搜索引擎 ]

第一次“垄断”市场

对于一个刚成立的公司来说,第一个客户往往是最难的。 相信开过公司的人,或者是在刚成立的公司工作过的人,都会有这种体会。 没有品牌、没有案例、办公地点寒酸。 这是百度创业初期的真实写照。 虽然此时,百度已经做出了最好的中文搜索引擎。 但是,客户很难信任他们。 百度的目标客户都是些实力强劲的大门户网站,... 查看全部[ 第一次“垄断”市场 ]

第二次融资

2000年9月,百度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融资。 此时,百度成立仅仅9个月。 这时的百度获得在美国排名前三位的大风险投资商之一——德丰杰(DFJ),以及国际数据集团(IDG)的1 000万美元风险投资。 其中DFJ约占两次融资总投资额的75%,成为百度的单一最大股东。 根据估算,这个时候成立不到一年的百度... 查看全部[ 第二次融资 ]

李彦宏的转型设想

早期的百度已经垄断了市场,而且百度的搜索引擎技术在当时是绝对领先的。 李彦宏已经成功地进行了第二次融资。 手里有钱。 所以,他应该不会有什么烦恼。 李彦宏确实没有太多的烦恼。 只有一个。 与钱有关。 那就是:盈利。 微软垄断了全球的电脑操作系统市场,比尔·盖茨成为了全球首富。 百度也垄断了中文搜索引... 查看全部[ 李彦宏的转型设想 ]

百度第一帝国

在这里,插一些历史学方面的知识。为了区分各历史时期,历史学家们往往会用“第X帝国”来形容一个时代。 比如“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兰西第二帝国”等。 中国的历史,也被一些历史学家分为几个帝国时代,这种划分方法有一定的争议。当然,这里只是举例子,并不会专门探讨这个问题。 比如秦汉被称为“中华第一帝国”。... 查看全部[ 百度第一帝国 ]

坚持与放弃的智慧

如果从技术上来说,“百度第一帝国”与“百度第二帝国”的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做搜索。 从产品上来说,有一定的差别。 百度做了个独立的网站。 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百度网。 以往网民是在新浪、搜狐等网站上使用百度的搜索,现在是在百度自己的网站上搜索。 这,也谈不上有很大的差别。 从商业模式上来说,两者的... 查看全部[ 坚持与放弃的智慧 ]

新浪停机事件

2002年3月12日,夜晚。 此前,多位记者已经接到了百度公司市场总监毕胜的电话。毕胜告诉他们:“今晚7点半去新浪的搜索引擎看看。” 记者们去看看,当然是有新闻可做。 这些记者到相应的时间去上新浪网。 输入关键词,点击“搜索”。 没有搜索结果。 显示出的是这样一行字:“因新浪欠费,百度暂停对新浪的搜... 查看全部[ 新浪停机事件 ]

第一位职业经理人:朱洪波

在百度转型后,李彦宏才开始体会“商战”的精彩。 以往的创业经历,并不能称之为“商战”。 既然是“战”,就应该有对手。而在他此前的创业过程中,是处于没有对手的状态。有风险的运动,有刺激的运动,会让人在胜利后获得极大的快乐和享受。创业也是一项有风险的举动,我喜欢这种刺激。李彦宏如是说。 马上,他就要碰到... 查看全部[ 第一位职业经理人:朱洪波 ]

竞价排名的开局

2001年9月,竞价排名推出的前三天,收入都是个位数。 第一天的收入仅为1.9元。 也许有人会问:以往收一个客户几十万美元都不能盈利,现在一天收入几块钱,又怎么能够盈利呢?李彦宏的这一招肯定走错了。 互联网企业,有很多不同之处。 因为,互联网有个特点,就是覆盖面可以非常广。 现在百度的客户数量可以增... 查看全部[ 竞价排名的开局 ]

新的对手:Google

为什么说是“新的对手”? 因为此前百度没有碰到过有重量级的对手。 2000年初,百度成立时,几家大门户所使用的搜索引擎主要是美国公司或我国台湾公司提供的,搜狐用的是美国欧姆龙公司的“Verity”,网易用的是美国的“Altavista”,新浪用的是中国台湾的“Openfind”,263、中华网用的是... 查看全部[ 新的对手:Google ]

“闪电计划”与雷鸣离职

在进入这一节之前,很多读者朋友可能会表示不理解。 不是说那个神秘的“闪电计划”吗? 雷鸣是个什么人? 怎么会把雷鸣离职放在标题上? 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雷鸣都算不上是百度历史上很重要的人物。 确实,《百度那些人和事》前面的章节里面,只有李彦宏、徐勇、刘建国、朱洪波四个人的名字上过标题,这四位分别是百度... 查看全部[ “闪电计划”与雷鸣离职 ]

“万人公测”战胜Google

2002年底,百度推出了“搜索大富翁游戏”。 百度首页上挂出了活动链接,用户点击进去注册账号后就可以玩游戏。用户只需一天回答5道题,就可以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找到答案,在第一时间内回答正确就可以参加抽奖。 后来,马云在收购雅虎中国后,也做过类似游戏。 网民通过在雅虎中国搜索,可以获得一定的积分,并可以兑... 查看全部[ “万人公测”战胜Google ]

李彦宏与马云的“西湖论剑”

百度的两个“事件营销”推广活动,做得很不错,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要说中国的企业家里面,谁最会做“事件营销”?答案绝对不是李彦宏,而是——马云。 是的,就是马云。 如果按照实力、名望,2000年的马云很难被封为中国互联网界的“掌门人”之一。但是,如果他办一个活动,然后和几位人气旺盛的“掌门人... 查看全部[ 李彦宏与马云的“西湖论剑” ]

百度的营销渠道

渠道是什么? 很好理解。 渠道通常指水渠、沟渠,是水流的通道。 后来,渠道被引入到商业领域。 渠道的引申意为商品销售路线,是商品的流通路线,所指为厂家的商品通同一定的社会网络或代理商而卖向不同的区域,以达到销售的目的。 渠道有长渠道与短渠道之分。 根据中间商介入的层次,将分销渠道按级数来进行划分,如... 查看全部[ 百度的营销渠道 ]

越来越多的对手

最早对搜索感兴趣的,并不仅有李彦宏。在他之前,至少还有一个中国互联网的大腕看好这一领域。 那就是搜狐的张朝阳。 他肯定是看好搜索的,搜狐成立之初就是一个搜索网站。看看这个网站的名字,就知道和搜索有一定的关联。 “出门看地图,上网找搜狐”。 早期的中国互联网,这句口号是非常有名的。 只是,后来搜狐走上... 查看全部[ 越来越多的对手 ]

百度的品牌教父:梁冬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每当网民打开百度主页时,这句话就出现了。 “百度”成了一个动词。 只需要“百度一下”,网民就可以知道自己想知道的东西。 那么,这是谁的创意呢? 是梁冬,百度的品牌教父。 梁冬,1974年12月出生。 他祖籍广东,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广告专业。 梁冬于1998... 查看全部[ 百度的品牌教父:梁冬 ]

百度MP3频道:利与不利

百度的MP3搜索频道,于2002年的下半年推出。 当时的中国,MP3正在逐渐成为随身听、CD机的替代品。 MP3不需要买CD盘。 而且,对于喜欢听歌的人来说,自己想听什么就可以听什么。 MP3确实方便。 如果做一个MP3搜索频道,肯定是有市场的。 严格地说,百度的MP3搜索确实方便了网民。如果我们用... 查看全部[ 百度MP3频道:利与不利 ]

百度离职员工的创业流派

毕胜,2002年初加盟百度,历任总裁助理、市场总监等职务。 2005年7月初,毕胜从百度离职。 谈及为何选择在公司上市前离职,毕胜对记者表示:“其实有离职这个念头已经有一阵子了,主要是考虑到个人的发展以及其他一些问题,毕竟,我已经30岁了。至于正式离开的时间问题我倒并没有考虑太多。” 虽然毕胜的语气... 查看全部[ 百度离职员工的创业流派 ]

李彦宏和马云的“创业观”对比

李彦宏:“自我价值” 马云:“社会责任” 李彦宏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一直以来,他都强调自己创业成功是因为做了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而这件事情又是他最喜欢的。 马云将自己的创业赋予了更高的层次--“把网民、网友带入到网商时代”,“电子商务将会改变中国”。 这些宏伟理想一直支撑着马... 查看全部[ 李彦宏和马云的“创业观”对比 ]

百度更懂中文

梁冬加盟百度以后,一向以低调谨慎著称的百度开始频频成为各大媒体的报道对象。 有这样一个“主持人”副总裁,想不热闹都难。 梁冬先后推出百度、胡润“百富人气榜”,主办百度都市状元媒体活动。 推出百度标准指数。 将“百度”由名词变为动词,推出“百度一下”的概念--这句话也出现很多次了。 梁冬让百度在市场、... 查看全部[ 百度更懂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