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历史 > 民国那些人 > 试读

民国那些人[试读]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中国青年报· 冰点周刊》最佳专栏--“钩沉”结集,其专栏主笔徐百柯从故纸堆里或人们的记忆中,钩起79个人物。这些人物有些是我们些许熟识的,还有一些人物,徐百柯如果不写,恐怕将会被时间或时代彻底湮没与忘记。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故去的名校校长,铁肩辣手的报人,学术报国的知识分子,以及在世界面...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徐百柯,1978年生于四川成都。1996年至200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获比较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供职于中国青年报社。目前任《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编辑、记者。2004年6月《冰点周刊》人物版“钩沉”开栏,徐百柯主笔两载。2006年,“钩沉”被评为年度《冰点周刊》最佳栏目。... 查看全部[ 作者简介 ]

钩沉曾获2006年最佳专栏奖获奖词

一个出色的专栏,最难得的品质在于“吾道一以贯之”。徐百柯的“钩沉”专栏就符合这种品质。从《冰点周刊》创刊之日起,他独自承包了这个专栏,从历史记忆深处,为今天的人们钩出一个个已被遗忘的人物和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钩沉”专栏的出色之处在于:它是史与诗、学与识、才与情、旧与新的融汇贯通。它像一壶陈年佳... 查看全部[ 钩沉曾获2006年最佳专栏奖获奖词 ]

序言

文/ 杜涌涛(《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主编) 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 2004年6月《冰点周刊》创办时,我主持《冰点·人物》版,“钩沉”便是其中的一个专栏。事实上,这个专栏是为百柯量身定做的。说起来也没有太多的道理,《冰点周刊》初创时,可谓兵强马壮,仅记者就有10人,而百柯只是其中的一个新人... 查看全部[ 序言 ]

目录

一、在辉煌的余光下 李济:中国考古学之父 李赋宁:说不尽的英语 冯友兰:两束雄文,一抹背影 赵元任:多“好玩儿”的语言 梅汝璈:孤寂大法官 顾维钧:民国第一外交家 叶企孙:大师的大师 吴大猷:孔子式的物理学家 丁文江:出山要比在山清 何廉:经济学一叶 谭其骧:绕不过的“悠悠长水” 陶孟和:把“社会”... 查看全部[ 目录 ]

书评:耐心地打捞一个时代

文/季剑青 或许是为了迎合这个时代怀旧的阅读口味,有关民国掌故趣闻一类的书在坊间一直颇为流行,流风所及,甚至“民国”一词本身也带上了某种光环:那是一个大师云集群星璀璨的时代。于是乎好像一夜之间,人人都开始谈论王国维、陈寅恪、吴宓了。当大师们开始纷纷蜕变为一种文化符号时,似乎有理由怀疑,一本题名《民国... 查看全部[ 书评:耐心地打捞一个时代 ]

书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民国那些人》与“美丽的新世界” 文/ 蒙木 《民国那些人》,煞是好看,如此精约的文字,勾勒民国文坛那些渐行渐远的背影,像回放的一个个电影短片,让我们一起重温那属于文人的辉煌,激发我们对于知识分子的期待与想象…… 这本书是《中青报·冰点周刊》的一个栏目“钩沉”的结集。报纸阅读,不能太长,且先要好... 查看全部[ 书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书评:发现那些真人

——我读《民国那些人》 文/山水间 2004年6月,《中国青年报》全新改版,最大的惊喜应该是1个版的冰点特稿扩为4个版的冰点周刊,从此每周三成为不少“中青”读者的期待。在周刊众多栏目中,人物版的“钩沉”堪称冰点中的亮点,年轻的徐百柯担纲主笔,出手不凡,在故纸堆中“钩沉”摸索,在现实中寻访缅怀,每周1... 查看全部[ 书评:发现那些真人 ]

书评:妙采纷呈的历史活剧

――读徐百柯先生的《民国那些人》 文/流年 说起离我们不到百年之遥的民国时期,大家都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民国时期距我们不远,但由于受时代的影响,在某些时期对民国人物的讲述是有所侧重的,有些事情和人物是避而不谈的,或者脱离了历史中的真面目,成为我们心中一些扭曲的镜像。所以,关于那些人的真实面貌,... 查看全部[ 书评:妙采纷呈的历史活剧 ]

书评:又见民国那些人

文/隐跃如 读《民国那些人》的故事,就到了那个年代,我与他们都一一打了招呼,像一个笨拙的年轻人。他们不认识我,只是步履匆匆,消失在人群之中。 民国那些人,是一批铁骨铮铮的文士、是一些风骨卓绝的性情中人。他们的为人、他们的故事,都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消失在历史的烟波中,为世人所淡忘。然而,事情总不会那... 查看全部[ 书评:又见民国那些人 ]

书评:文人风骨已不再

——《民国那些人》中的学识与才情 文/画里真真 《中国青年报· 冰点周刊》最佳专栏——“钩沉”,我是一路跟着读下来的。不只是因为“钩沉”二字直入我心,更是因其专栏主笔徐百柯从故纸堆里,钩起的这些人物,都是让人读过之后,有强烈欲望想去钻进书堆,更深更多地了解民国那些人。结集成书,真让读书的人痛快。 是... 查看全部[ 书评:文人风骨已不再 ]

李济:中国考古学之父

李济(1896~1979)字济之,湖北钟祥人,清华毕业后留美,获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中国考古学开山之人,曾主持安阳殷墟等重大考古发掘。 他有一个梦想。 这个年轻的中国学生在“自撰简历”的最后写道:“要是有机会,还想去新疆、青海、西藏、印度、波斯去刨坟掘墓、断碑寻古迹,找些人家不要的古董来寻绎中国... 查看全部[ 李济:中国考古学之父 ]

李赋宁:说不尽的英语

李赋宁(1917-2004)陕西蒲城人,西方语言文学大家,中国外语界的一代名师。 面对李赋宁这样的人物,恐怕很多人对于英语的概念都得修正:1946年,出身西南联大的李赋宁到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英文系深造时,乔叟和莎士比亚对于他来说,都算是“驾轻就熟”的题目,难度不足。于是他选择了古英语研究作为博士方向... 查看全部[ 李赋宁:说不尽的英语 ]

冯友兰:两束雄文,一抹背影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哲学家、哲学史家。 ????曾有那么一个年代,大学教授们矜持而有尊严。 1939年前后,陈立夫以国民政府教育部长身份三度训令西南联大必须遵守教育部新规定,包括教育部核定应设课程,统一全国院校教材,举行统一考试等。联大教务会议决定致函抗辩。此文的执笔者,... 查看全部[ 冯友兰:两束雄文,一抹背影 ]

赵元任:多“好玩儿”的语言

赵元任(1892~1982)江苏武进人,国际知名的语言学大师,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之一。 ????赵元任一生中最大的快乐,是到了世界任何地方,当地人都认他做“老乡”。 ????二战后,他到法国参加会议。在巴黎车站,他对行李员讲巴黎土语,对方听了,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于是感叹:“你回来了啊,现... 查看全部[ 赵元任:多“好玩儿”的语言 ]

梅汝璈:孤寂大法官

梅汝璈(1904-1973),江西南昌人,著名法学家。1946至1948年,代表中国赴东京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审判日本战犯。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外交部法律顾问。 有天晚上,北京顶银胡同停电。梅汝璈枯坐在家中吱吱作响的藤椅上。黑暗中,他轻轻地哼起了清华学校早年的校歌: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 查看全部[ 梅汝璈:孤寂大法官 ]

顾维钧:民国第一外交家

顾维钧(1888-1985)字少川,上海人。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对一个24岁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27岁成为驻美国公使、34岁出任外交部长的人来说,除了用“光芒四射”形容,你还能说什么? 《联合国宪章》上签署的第一个名字,是三个汉字:“顾维钧”。 1945年6月26日,在宪章签字仪式... 查看全部[ 顾维钧:民国第一外交家 ]

邓广铭:逝去的学风

老友季羡林在回忆邓广铭时提到过一个词“后死者”,感慨于这个词里面所蕴含着的哀思、回忆、抚今、追昔,还有责任、信托。季老以“后死者”自勉,反观已逝的邓先生,他又何尝不是岳飞、辛弃疾、王安石、陈亮……这些宋代大豪杰们的“后死者”呢? 此情境,“千古知音”一句,足矣。... 查看全部[ 邓广铭:逝去的学风 ]

雷海宗:历史的碎片

雷海宗(1902~1962)字伯伦,河北永清人,著名历史学家,长期任教于清华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教于南开大学。 雷海宗人生的三个碎片,被他的学生记录如下: ———上课铃响后,只见一位小老头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地挪动着双腿,吃力地坐在讲台后的一把椅子上。看着他那痛苦的样子,我不觉生出几分恻隐之心... 查看全部[ 雷海宗:历史的碎片 ]

潘光旦:教育的忏悔

潘光旦(1899-1967)字仲昂,江苏宝山人。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赴美留学,后长期担任清华大学校务领导,研究社会学、优生学、性心理学、民族史等,卓有成就。 这是一张著名的照片。1951年10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休息时,毛泽东主席从主席台上下来,与政务院文化教育委... 查看全部[ 潘光旦:教育的忏悔 ]

吴组缃:尊重自己的尺度

吴组缃(1908-1994)安徽泾县人,著名现代作家、著名学者和教育家,曾任清华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学教授。 吴组缃被称为一位智者。在他的弟子刘勇强眼里:“吴先生非常敏锐,很有智慧,聊起天来,滔滔不绝、神采飞扬、妙语连珠。” 他同时又被称为一位勇者。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吴先生的“尺度”也... 查看全部[ 吴组缃:尊重自己的尺度 ]

周诒春:被遗忘的清华老校长

周诒春(1883-1958),字寄梅,安徽休宁人。1913-1918年任清华学校校长。后历任燕京大学代理校长、国民政府实业部次长、农林部长、卫生部长等。 2004年6月10日傍晚,我走进老清华园,坡地草坪上新立起了一块校友捐赠的巨石,上面刻着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不远处,大礼堂的穹顶沐... 查看全部[ 周诒春:被遗忘的清华老校长 ]

梅贻琦:中西合璧真君子

梅贻琦(1889-1962),字月涵,天津人。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1955年在台湾新竹创建清华大学并任校长,直至逝世。 1931年12月3日,在清华大学校长就职典礼上,梅贻琦留下了中国大学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话:“所谓大学者,... 查看全部[ 梅贻琦:中西合璧真君子 ]

蒋南翔:两种传统之间

蒋南翔(1913~1988)江苏宜兴人,长期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党委书记,曾任青年团中央副书记、高教部部长、教育部部长。 22岁时,他喊出中国青年学子为之热血沸腾的那句名言:“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中,作为领导人之一的清华大学学生蒋南翔受上级党组织委派... 查看全部[ 蒋南翔:两种传统之间 ]

蒋梦麟:北大“功狗”

蒋梦麟(1886-1964)字兆贤,号孟邻,浙江余姚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曾任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对本校校史素有研究的北大教授陈平原说:“在历史学家笔下,蔡元培的意义被无限夸大,以至于无意中压抑了其他同样功不可没的校长。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蔡元培早... 查看全部[ 蒋梦麟:北大“功狗” ]

王芸生:彻头彻尾的新闻人

王芸生(1901-1980)天津人,《大公报》第二代总编辑,自称“彻头彻尾的新闻人”。同时,著有七卷本《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被称为有影响的日本问题研究家。 2004年8月6日下午,记者到王芸生之子王芝琛家中拜访。客厅墙上挂着赵朴初的手迹,那是他为老友作的挽诗,其中有“人海燃犀尝烛鬼,论坛主笔仰扶轮... 查看全部[ 王芸生:彻头彻尾的新闻人 ]

张季鸾:“民国故报人”

张季鸾(1888-1941)陕西榆林人,新记《大公报》创办者之一、首任总编辑,民国时期最具声望的报人。 被《大公报》老人、历史学家唐振常感慨为“于大公报研究卓然成家”的王芝琛,很笃定地认为,1941年8月19日发表的《我们在割稻子》,是《大公报》乃至中国报界在抗战期间最出色的社评之一。 在病榻上接受... 查看全部[ 张季鸾:“民国故报人” ]

胡政之:报人逝,报纸亡矣

胡政之(1889-1949)名霖,字政之,以字行。四川成都人。新记《大公报》创办人之一,任总经理兼副总编辑。 青年查良镛站在报馆宿舍门口,看着胡政之一步一步走下斜坡。他问:“胡先生,你就会回来吗?”胡回答:“就会回来。”说完淡淡一笑。在这笑容中,查良镛看到了一种凄然的神色,于是立在门口呆了许久。 《... 查看全部[ 胡政之:报人逝,报纸亡矣 ]

邵飘萍:昔日《京报》,旧时报人

邵飘萍(1886-1926)浙江东阳人,名振青,字飘萍,著名记者,《京报》创始人。 谭嗣同刑前高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中国近代政坛的笑声,恐怕无出其右者。那是1898年。28年后,某个晨曦将露的夜里,北京天桥刑场,中国新闻界最豪气干云的笑声,在枪声之前爆发。 人:邵飘萍;报:《京报... 查看全部[ 邵飘萍:昔日《京报》,旧时报人 ]

王瑶:魏晋风度

王瑶(1914-1989)字昭琛,山西平遥人。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长期任教于北京大学,在中古文学和现代文学领域皆开学界之风气。 2004年12月23日,“纪念王瑶先生诞辰90周年学术座谈会”在北京大学召开。会上先放了一段当年王瑶在香港接受后学访谈的录音。录音效果不好,加之王瑶浓重的山西口音,使与会... 查看全部[ 王瑶:魏晋风度 ]

金岳霖:断裂的逻辑

金岳霖(1895-1984)字龙荪,湖南长沙人,哲学家、逻辑学家。 ????徐志摩这样描述他那个研究逻辑的朋友金岳霖:“金先生的嗜好是捡起一根名词的头发,耐心地拿在手里给分。他可以暂时不吃饭,但这头发丝粗得怪讨厌的,非给它劈开了不得舒服……” ????金岳霖主讲逻辑学,有学生感到这门学问十分枯燥,便... 查看全部[ 金岳霖:断裂的逻辑 ]

叶公超:还是文人最自由

叶公超(1904-1981)名崇智,字公超,从政后以字行,广东番禺人。早年留学美国和英国,归国后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校教授,后入政坛,曾在台湾任“外交部长”、“驻美大使”等职。 ????叶教授隔壁是一户美国人家。其家顽童时常翻墙过来骚扰,叶不胜其烦,出面制止。顽童不听,反以恶言相向,于是... 查看全部[ 叶公超:还是文人最自由 ]

陈贻焮:教授的性情

陈贻焮(1924-2000)字一新,湖南新宁人。北京大学教授,治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史,亦工诗。 作为陈贻焮的弟子,北京大学教授钱志熙永远记得先生的落寞与洒脱。 他曾与先生在北大校园散步,陈先生说起刚才在路上碰到中文系的一位老师,问自己要不要到国外去讲学一段时间,“好赚点养老的汤水费”,陈先生说他... 查看全部[ 陈贻焮:教授的性情 ]

司徒雷登:别了?司徒雷登

司徒雷登(1876-1962)美国人,基督教传教士、教育家、外交官。曾任燕京大学校长及校务长、美国驻华大使。 这是一个奇怪的洋人:他在中国大大地有名,在自己的祖国却默默无闻。自从伟大领袖“钦点”之后,他的名字就成了声名狼藉的代称。 “他是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毛泽东一语断定。 1949年8月... 查看全部[ 司徒雷登:别了?司徒雷登 ]

杨晦:沉默的“五四”英雄

杨晦(1899-1983)原名兴栋,字慧修,后因痛感社会黑暗,改名为晦。辽宁辽阳人。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 杨晦被认定为一个英雄。成就英雄的舞台背景是五四运动。“大师传略”中关于杨晦一条这样写的: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为火烧赵家楼领导者之一。 但他始终沉默着。... 查看全部[ 杨晦:沉默的“五四”英雄 ]

张申府(上):记忆的证明

张申府(1893-1986)名崧年,以字行,河北献县人。哲学家,积极的政治活动家。 张申府起身,离席,走出激烈争论的会场。周恩来在过道拦住他,劝他不可一时冲动。 “但我终于离开。我想我是一个宁折不弯的人。”张申府说罢,仰天大笑。他为想到这四个可以表达他性格的字而高兴。他把这四个字写在纸上递给舒衡哲,... 查看全部[ 张申府(上):记忆的证明 ]

张申府(下):真相的颜色

直到晚年,张申府仍然记得狱警凶神恶煞地喊叫着他的名字:“张崧年!张崧年!”从1936年的那段日子起,他开始憎恶自己的名字,出狱后便不再用了,而只用自己的字:申府。 于是很少有人把他同中国哲学界一个显赫的名字联系起来:张岱年。后者在文章中写道:“吾兄申府,原名崧年。……因参加‘一二·九’运动任游行总指... 查看全部[ 张申府(下):真相的颜色 ]

曹聚仁: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曹聚仁(1900-1972)浙江金华人,作家、记者、学者,一个传奇人物。 曹聚仁踏上罗湖桥,一步一回头。前面是香港,后面是大陆,他“如屈原一样眷怀反顾,依依不忍去”。 1950年,到香港第四天,曹聚仁在《星岛日报》的专栏“南来篇”上发表第一篇文章。第一句就是“我从光明中来!”他赞扬“中共治天下非常成... 查看全部[ 曹聚仁: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