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哲学 > 象征交换与死亡 > 试读

象征交换与死亡[试读]

1

现代社会构成的层面上不再有象征交换,不再有作为组织形式的象征交换。当然,象征作为社会构成自身的死亡仍在困扰着这些构成。这恰巧是因为象征不再管理社会形式,从此社会构成仅认识象征的困扰,象征交换的需求不断受到价值规律的阻碍。虽然从马克思开始,某种革命观念曾试图通过价值规律开辟一条道路,但这种观念早已重新... 查看全部[ 1 ]

2

任何系统接近了完美操作性,也就接近了自身的死亡。当系统说“A是A”或“二加二等于四”时,它就接近了绝对的权力和彻底的滑稽,同时也就接近了立即可能出现的颠覆——只需再助一指之力就能让它崩溃。我们知道,当重言式重申那种对完美球形的向往时多么有力量(雅里[A.Jarry]剧本中的人物乌布[Ubu]的石丸)... 查看全部[ 2 ]

价值的结构革命

索绪尔把语言的词项与货币相比,区分了词项交换的两个维度:一枚钱币应当可以交换某种价值的真实财产,另外它也应当可以被放入与货币系统各项的关系中。他越来越把价值一词专用于这后一个方面:各项之间的相关性,它内在于总系统,是由区分性对立构成的——这和另外一种可能的价值定义形成对照:每个词项与自己的指称物的关... 查看全部[ 价值的结构革命 ]

生产的终结

我们处在生产的末期。在西方,生产这一形式是和商品价值规律的陈述同时出现的,也就是说和政治经济学的统治同时出现。此前,严格地说,什么都不是生产的:一切都是通过某种体制的恩惠(上帝)或奖赏(自然)演绎出来的,这种体制可能给予也可能拒绝给予财富。价值来自神圣性质或自然性质的统治(对我们而言,这两种性质在回... 查看全部[ 生产的终结 ]

劳动 1

劳动力不是一种力,而是一个定义,一个公理,它在劳动过程中的“真实”操作,它的“使用价值”只不过是这个定义在代码操作中的重叠。正是符号层面上,而从来不是能量层面上,存在着基本的暴力。资本的机制(而不是它的法则)依靠的是剩余价值——工资和劳动力的非等价关系。但即使两者之间有等价关系——剩余价值的终结,甚... 查看全部[ 劳动 1 ]

劳动 2

在这个机制、科学机构、集体劳动者和“劳动科学组织”的阶段,“生产过程不再是一种劳动过程,这里的意思是劳动有可能构成这一过程的占统治地位的统一性”(《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不再有“原初的”生产力,但有一种普遍的机制,它把生产力变成资本——或者更准确地说,有一种制造生产力和劳动的机制。劳动的全部社会机... 查看全部[ 劳动 2 ]

劳动 3

正是在这一时刻,劳动者变成了“生产性要素”——术语的转变是有其重要性的:后者通过反用法指明了前者不再生产任何东西这种地位。熟练工人已经不再是劳动者了,而是面对着完全未区分的劳动的工人。他不再被一种劳动内容或一种特定工资所纠缠,而是被劳动的一般形式和政治工资所纠缠。随着“生产性要素”一起出现的正是最抽... 查看全部[ 劳动 3 ]

工资

劳动在自己的完成形式中,与确定的生产没有关系,同样,它与工资也没有等价关系。工资仅在劳动力数量再生产的视野中才是劳动力的等价物(它是仿造的、不公平的等价物,但这并不重要)。当工资是对劳动力身份的认可时,是服从资本游戏规则的符号时,它就完全不再有劳动力的等价物这个意义了。它不再与任何东西相等或成比例 ... 查看全部[ 工资 ]

货币

索绪尔提出的劳动与所指之间、工资与能指之间的同构是某种母型,从这里出发,人们可以周游整个政治经济学。今天,这种同构从反面得到证实:能指与所指分离,工资与劳动分离。能指的游戏和工资的游戏在平行地攀升。索绪尔是对的:政治经济学是一种语言,那种影响语言符号、使这些符号丧失参照身份的突变也影响到了政治经济学... 查看全部[ 货币 ]

罢工

从历史角度而言,罢工在生产系统中证明自己的正当性,它作为一种有组织的暴力,从相反的资本暴力中争夺一部分剩余价值,甚至争夺权力。今天,这种罢工已经死了: 1.因为资本能让任何罢工都腐烂——而这又是因为人们不再处于生产系统(剩余价值最大化)中。让利润死去吧,但愿社会关系形式的再生产安然无恙! 2.因为这... 查看全部[ 罢工 ]

工会的剖析

雷诺汽车公司1973年3—4月的罢工是这一危机的某种彩排。从表面看,它很模糊,不协调,受到操纵,而且说到底是一次失败(如果不算那个奇特的术语学胜利:“熟练工”一词从此变为禁忌,它被换成“生产员”!),但事实上,它是夹在基层与资方之间的工会的绝妙临终表演。最初,这是由移民熟练工人发起的一次未经批准的罢... 查看全部[ 工会的剖析 ]

无产阶级的堕落

这种代表性危机是最近那些社会运动的关键性政治面貌。不过,这一危机单独而言可能对系统还不是致命的,我们在各处(在各种工会那里)都已经看到一种自主管理的普遍化方案对危机的形式超越(对危机的回收)。不再有授权,所有人都是享有全权的生产负责人!意识形态的新一代人站起来了!但他们将有很多事要做,因为这一危机与... 查看全部[ 无产阶级的堕落 ]

为罢工而罢工

为罢工而罢工,这是目前的斗争真相。这种罢工没有动机,没有目的,没有政治参照,它以对抗方式回应一种也没有动机、没有参照、没有社会使用价值,除了自身之外没有任何目的性的生产——回应一种为生产而生产,总之回应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从此只是一个再生产系统,它在巨大的劳动过程重言式中围绕着自身旋转。为罢工而罢工,... 查看全部[ 为罢工而罢工 ]

生产的系谱学

目前的系统再生产的,是最严格定义上的资本:作为社会关系形式的资本,而不是通俗词义上的作为金钱、利润和经济系统的资本。人们一直把再生产理解为生产方式的“扩大”再生产,而且这种扩大再生产由生产方式决定。现在也许应该把生产方式设想为再生产方式的一种形态(不是惟一的形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即物质生产率的领... 查看全部[ 生产的系谱学 ]

1968年5月:生产的幻觉

从生产过渡到简单而纯粹的再生产造成的最初冲击波是“1968年5月运动”。它触及的首先是大学,首先是人文科学学院,因为正是在这些地方事情变得非常明显(尽管没有清晰的“政治”意识):人们在这里不再生产任何东西,人们在这里只是再生产(再生产教师、知识和文化,这本身也是总系统的再生产因素)。正是被当成完全的... 查看全部[ 1968年5月:生产的幻觉 ]

作为仿真模式的政治经济学 1

从此,对我们而言,政治经济学就是“真实”,也就是说,它恰恰就是符号中的参照:它是一种已故秩序的视野,但这一秩序的仿真保护了整体的“辩证”平衡。真实,“因此”就是想像。因为这两个过去不同的范畴现在已经融合而且一起漂移。代码(价值的结构规律)使政治经济学(价值的有限商品规律)作为我们社会的真实/想像而系... 查看全部[ 作为仿真模式的政治经济学 1 ]

作为仿真模式的政治经济学 2

这不再是生产的危机,而是再生产的危机(所以不可能确定这种危机中真相和仿象的状况)。生态学,这就是生产在短缺的幽灵中重新找到源泉,生产重新发现自然必要性,重新锻造价值规律。但生态学太慢了。一次突发的危机,比如石油危机,将成为更有效的治疗。石油越少,人们越能意识到生产的存在。当原材料再次占据突出位置时,... 查看全部[ 作为仿真模式的政治经济学 2 ]

作为仿真模式的政治经济学 3

这不再是戏剧和想像——这是一种中和化的残酷战术,它没有给拿破仑三世那种类型的滑稽表演留出什么位置,在马克思的思想中,真实的历史可以轻而易举地超越这种历史闹剧。仿象是另外的东西,恰恰是仿象抛弃了我们,同时也抛弃了历史。马克思在系统的革命可能性这个问题上也许有一种总体的幻觉。他清楚地看到了已经在他那个时... 查看全部[ 作为仿真模式的政治经济学 3 ]

作为仿真模式的政治经济学 4

挑战具有致命的效应。除了我们的社会,所有的社会都知道或曾经知道这一点。我们的社会正在重新发现这一点。抉择性政治的道路就是象征效应的道路。 这就如同一个修炼中的苦行者向上帝挑战,认定上帝永远不能用等价物回报他。上帝做出力所能及的一切,以声誉、精神能力,甚至世俗霸权的形式“百倍”地回报了他。但苦行者内心... 查看全部[ 作为仿真模式的政治经济学 4 ]

劳动与死亡 1

其他社会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赌注:关于出生与亲属关系的赌注、关于灵魂与身体的赌注、关于真与假的赌注、关于实在与表象的赌注。政治经济学把这一切归为惟一的赌注:生产——但此时这是一个巨大的赌注,暴力和希望都过度了。今天,这已经结束了:系统掏空了生产的所有真实赌注。但一种更为根本的真相显露出来了,而且正是系... 查看全部[ 劳动与死亡 1 ]

劳动与死亡 2

工资则是这种带毒礼物的标志,是概括全部代码的符号。它认可了这种单向的劳动馈赠,或者说,工资象征地补偿了资本通过劳动馈赠而实施的统治。同时,对资本而言,这样也就有可能把操作限定在契约范围之内,使对抗在经济中稳定下来。另外,工资还使雇佣劳动者变为“财产接受者”,这和他的“劳动接受者”的身份相重叠,加重了... 查看全部[ 劳动与死亡 2 ]

仿象的三个等级

仿象的三个等级平行于价值规律的变化,它们从文艺复兴开始相继而来: ——仿造是从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的“古典”时期的主要模式。——生产是工业时代的主要模式。 ——仿真是目前这个受代码支配的阶段的主要模式。 第一级仿象依赖的是价值的自然规律,第二级仿象依赖的是价值的商品规律,第三级仿象依赖的是价值的结构规... 查看全部[ 仿象的三个等级 ]

仿大理石天使

仿造(以及时尚)是和文艺复兴一起出现的,是和封建秩序的解构一起出现的,这种解构是由资产阶级秩序和差异符号层面上的公开竞争完成的。种姓社会或等级社会没有时尚,因为有全面的规定,而根本没有阶级的变动。一种禁忌在保护符号,保障符号的完整清晰性:每一个符号都没有歧义地指向一种地位。礼仪中不可能有仿造——除了... 查看全部[ 仿大理石天使 ]

自动木偶与机器人

一个世界分隔了自动木偶和机器人这两种人造生物。前者是对人的戏剧性、机械性、钟表性仿造,其中的技术完全屈从于类比和仿象效果。后者则受到技术原则的支配,是机器占有优势,随着机器而建立的是等价关系。自动木偶扮演宫廷里的人或有教养的人,它在大革命前参与戏剧和社会的游戏。机器人则如同其名指示的,它在劳动:戏剧... 查看全部[ 自动木偶与机器人 ]

工业仿象

新一代符号和物体伴随着工业革命而出现。这是一些没有种姓传统的符号,它们从没经历地位限制,因此永远不需要被仿造,它们一下子就被大规模生产。它们的独特性和来源的问题不复存在:它们来源于技术,它们只在工业仿象的维度中才有意义。这也就是系列,也就是有两个或n个同一的物体这种可能性本身。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原... 查看全部[ 工业仿象 ]

代码的形而上学 1

“数学家莱布尼茨在只有0和1的二进制系统那神秘的优美中看到了创世的形象本身。他相信,最高存在的统一性通过二进制功能在虚无中的操作,足以从中拉出所有的存在。” ——麦克卢汉人类建构的各种巨大仿象从自然法则的世界,走到力量和张力的世界,今天又走向结构和二项对立的世界。存在和表象的形而上学之后,然后是能量... 查看全部[ 代码的形而上学 1 ]

代码的形而上学 2

在实践中,在历史上,这一切意味着用那种通过预测、仿真、不确定的突变达到并通过代码管理的社会控制,取代一种通过目的达到的社会控制(而且那个或多或少有点辩证的天意在关注这一目的的实现)。人们面对的不是按照理想发展而定向的过程,而是模式生成。人们有权得到的不是一个预言,而是一种“登录”。两者之间并没有根本... 查看全部[ 代码的形而上学 2 ]

触觉与数字 1

这种根据遗传密码模式进行的调节完全不局限于实验室效果或理论家的狂热幻想。这些模式占据了最平常的生活。数字性就在我们中间。正是这种数字性在纠缠我们这个社会的一切信息,一切符号,它最具体的形式是测试、问/答、刺激/反应。所有内容都被一种连续的程序中和,这种程序是由诱导性提问、需要解码的裁决和最后通牒构成... 查看全部[ 触觉与数字 1 ]

触觉与数字 2

所有这些分析都直接涉及麦克卢汉的名言:“中介是信息。”事实上,正是中介,正是剪辑、切割、质问、煽动、勒令的中介方式本身在调节意指过程。我们明白了,为什么麦克卢汉在电子大传媒时代看到了触觉传播时代。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更接近的是触觉世界,而不是视觉世界。在视觉世界中,间离效果更明显,反思总是可能的。... 查看全部[ 触觉与数字 2 ]

触觉与数字 3

他们说,老师就是爸爸,这很好玩,他们表演乱伦——最终是为了非性化。”同样,教师也表演自己的俄狄浦斯节目,表演自己的诱惑节目,以“你”相称,摸你,压你——但这不是欲望,而是欲望的仿真。这是仿真的俄狄浦斯心理剧(对此而言,它既不缺少真实性,也不缺少戏剧性)。它完全不同于知识和权力的真正的里比多赌注,甚至... 查看全部[ 触觉与数字 3 ]

触觉与数字 4

悖论之处在于,假如只有一座大楼,垄断就可能没有得到体现,因为我们已经看到,垄断稳定在二元形式上。符号为了变得纯粹,必须在自身重叠:符号正是通过重叠,才能真正地结束自己所指称的东西。沃霍尔(A.Warhol)的全部作品都在这里了:梦露面孔的大量复制既是原型的死亡,也是代表制的终结。世贸中心的两座塔楼是... 查看全部[ 触觉与数字 4 ]

仿真的超级现实主义 1

所有这一切定义了一个数码空间,用模式的极化、散射和引力定义了一个代码磁场,它永远永远都有最小选言单位的通量(问/答细胞,它就像意指的控制论原子)。应该好好测量一下这个控制场与传统的镇压空间的差异,与过去那种对应于表意暴力的警察空间的差异。人们可以在“狂轰式”广告和30年代的政治宣传中大量发现这种条件... 查看全部[ 仿真的超级现实主义 1 ]

仿真的超级现实主义 2

它也躲藏在签名中:这是绘画和全部再现形而上学的形而上学符号,在这个边界上,绘画把自己当做原型(“纯粹的目光”),在代码的强制重复中旋转。 真实的定义本身是:那个可以等价再现的东西。这个定义和科学是同时代的,科学的公设是一个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准确地再现;真实的定义和工业合理性也是同时代的,这种合理性... 查看全部[ 仿真的超级现实主义 2 ]

冷酷的杀手或符号的起义 1

1972年春天,一场涂鸦浪潮突然在纽约涌现,它从贫民窟的围墙和栅栏开始,最终占领了地铁和公共汽车、卡车和电梯、走廊和纪念建筑,到处都是或简陋或精巧的字迹,内容既不是政治的,也不是色情的:只不过是一些来自地下连环漫画的名字和绰号:DUKE SPRIT SUPERKOOL KOOLKILLER ACE ... 查看全部[ 冷酷的杀手或符号的起义 1 ]

冷酷的杀手或符号的起义 2

这些名字要求的并不是一种同一性,一种人格,而是这个宗派、团伙、群体、种族或年龄段的根本专有权,正如我们所知道的,这种专有权正在成为名字的归属,正在成为对这个名字、这个图腾名称的绝对忠诚,尽管这一专有权直接来自地下连环漫画。这种象征性名称的形式是我们的社会结构所否认的,这种结构强加给每人一个专名和一个... 查看全部[ 冷酷的杀手或符号的起义 2 ]

冷酷的杀手或符号的起义 3

然而,建筑与城市规划,尽管被想像改换了面貌,但却不可能有任何变化,因为它们自己也是大众传媒,哪怕在最大胆的构思中也是如此,它们再生产的是大众的社会关系,这也就是说,它们让人集体地没有反应。它们可以做的全部事情就是活跃气氛,就是参与,就是回收城市,就是最广义的工业设计,即交换与集体价值的仿真,游戏与非... 查看全部[ 冷酷的杀手或符号的起义 3 ]

常见的轻浮

时尚令人惊异的特权来自这样一个事实:在时尚中,世界的消解是最终的消解。能指惟一的差异游戏在这里加速,变得明显,达到一种仙境——丧失了一切参照的仙境和眩晕。从这个意义上说,时尚是政治经济学的完成形式,是消除商品线性的循环。这些时尚符号不再有内在确定性,因此可以自由地、无限地替换,对调。它们在这种闻所未... 查看全部[ 常见的轻浮 ]

时尚的“结构”

现代性的框架内才有时尚。这也就是说,决裂、进步、革新的图式中才有时尚。在任何文化语境中,新旧总是有意义地相互交替。但对我们而言,从启蒙时代和工业革命以来,却只存在着变化和危机的历史论战结构。现代性似乎同时设置了一种线性时间和一种循环时间,前者即技术进步、生产和历史的时间,后者即时尚的时间。这是表面矛... 查看全部[ 时尚的“结构” ]

符号的浮动

时尚与政治经济学是同时代的,它像市场一样,是一种普遍形式。所有符号都来到时尚中相互交换,如同所有产品都来到市场上发挥等价作用。时尚是惟一可以普遍化的符号系统,所以它重新控制其他一切系统,如同市场排除其他一切交换形式。时尚领域之所以没有可定位的一般等价物,这是因为时尚从一开始就处在比政治经济学更形式化... 查看全部[ 符号的浮动 ]

时尚的“冲动”

如果欲望本身是流行的时尚,那么,时尚传递潜意识和欲望,人们试图以此解释时尚——这一切就都毫无意义了。事实上,有一种时尚的“冲动”,它与个体潜意识没有多大关系——它是某种非常强烈的东西,任何禁令都从没能制止它。这种冲动就是废除意义、投入纯粹的符号、走向野蛮的直接社会性的欲望。与媒体化、经济化等社会过程... 查看全部[ 时尚的“冲动” ]

改变的性别

性特征包围了服装、化妆品,等等,没有比这种看法更不确定的了——或者更准确地说,这是一种改变的性特征在时尚层面上起作用。尽管对时尚的责难显出清教派的暴力,但它针对的也仍然不是性本身。禁忌针对的是无价值性,是对无价值性和人为性的迷恋,这种迷恋也许比性冲动更为根本。在我们这种与功利原则紧密联系的文化中,无... 查看全部[ 改变的性别 ]

不可颠覆性

历史告诉我们,时尚批评(比尔日兰[O.Burgelin])在19世纪是右派思想,但它在今天,从社会党开始,已经变为左派思想。一个思想来自宗教,另一个思想来自革命。时尚腐蚀了风俗,消除了阶级斗争。然而,时尚批评转向左派并不一定意味着历史的转折:它也许仅仅意味着,从道德和风俗方面看,左派接替了右派,以革... 查看全部[ 不可颠覆性 ]

标记的身体

身体的全部当代史就是它的分界史,标记和符号的网络覆盖身体,分割身体,在差异性和基本二重性中否定身体,以便仿照物体领域,把身体组织成交换/符号的结构材料,把身体的游戏潜在性和象征交换潜在性(这还不是性欲)化解为性欲,这种性欲被当成了决定性体制——完全围绕着菲勒斯偶像化组织起来的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菲勒斯体... 查看全部[ 标记的身体 ]

次级裸体

任何身体或身体部位都可以在功能上以相同的方式运作,只要它服从相同的色情戒律即可:它必须是而且也只需是尽可能地闭合,尽可能地光滑,没有断裂,没有洞口,没有“缺陷”,一切性感差异都被指称(并且设计)这个身体的结构障碍所消除,这种障碍在服装、首饰、脂粉中可见,在完全的裸体中不可见,但永远在场,因为此时它像... 查看全部[ 次级裸体 ]

“脱衣舞” 1

贝纳丹(Bernardin),即吕伊,疯马夜总会经理,说: “我们既不脱,也不舞……我们在戏拟……我是个骗子:我们给人那种展现赤裸裸的真理的印象,骗局不可能走得更远了。“这和生活正相反。因为她裸体时,比穿衣时装饰更多。身上抹了极美的特殊底霜,皮肤光滑如缎……她的手套勾勒出手臂,总是很美,绿色、红色或... 查看全部[ “脱衣舞” 1 ]

“脱衣舞” 2

这是难以想像的缺席——这种经验后来作为每一次“启发”、每一次“暴露”的起因(特别是作为“真理”的性地位的起因)而长期存在——洞穴困惑变成了相反的菲勒斯魅力。这道裂缝的秘密被否定,被阻挡,但从中出现了整整一群偶像(物体、幻想、身体/对象)。女人的身体本身通过偶像化,也来阻挡这个缺席的位置,用自己的全部... 查看全部[ “脱衣舞” 2 ]

受到诱导的自恋

这一切促使我们从社会控制的角度重新提出自恋问题。弗洛伊德的一段文字曾提到我们所谈的东西(《自恋导论》):“有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女人自我满足,这可以补偿社会拒绝给予她们的选择对象的自由。严格地说,这样的女人只爱自己,程度几乎和男人爱她们一样强烈。她们的需要不是使她们倾向于爱,而是倾向于被爱,她们喜... 查看全部[ 受到诱导的自恋 ]

乱伦的操纵

目前的身体“解放”必然经历这种自恋。“被解放的”身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法规和禁令作为自恋变量在其中内在化的身体,这些法规和禁令在过去是从外部审查性行为和身体的。外在的约束变为符号的区域,变为封闭的仿真。如果说过去那种清教派的法规首先以父亲的名义,以暴力的方式,作用于生殖的性行为,那么目前的阶段则... 查看全部[ 乱伦的操纵 ]

身体的模式

1.对医学而言,参照的身体就是尸体。换句话说,尸体在自己与医学系统的关系中是身体的理想边界。医学在完成的活动中,在保护生命的氛围中,生产并再生产的正是尸体。 2.对宗教而言,身体的理想参照是动物(“肉体”的本能和欲念)。身体像藏尸所,死后复活者像肉体的隐喻。 3.对政治经济学系统而言,身体的理想类型... 查看全部[ 身体的模式 ]

“菲勒斯汇兑本位制”

自工业革命以来,在标志着政治经济学逐渐普及或价值规律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同一种巨大突变笼罩了物质财富、语言和性行为(身体)。 1.产品成为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产品一方面属于“满足需求”这种抽象的目的性;另一方面属于那种调节它们的生产和交换的结构形式。 2.语言变为交流手段和意指场所。它被分成能指... 查看全部[ “菲勒斯汇兑本位制” ]

身体的煽动性

在性革命的影响下,冲动变为革命养分,潜意识变为历史主体。解放那种作为社会现实的“诗歌”原则的初级过程,解放那种作为使用价值的潜意识:这就是体现在身体口号中的想像。人们可以看出,为什么身体和性承载着所有这些希望:因为身体和性在我们的“历史”社会曾经有过的任何秩序中都受到压抑,它们变成了彻底否定性的隐喻... 查看全部[ 身体的煽动性 ]

寓 言

“啊,为什么最后有两种性别呢?”“你抱怨什么?你是想要十二种还是一种?”——《现代小说》 我们可以拓宽这个差距:为什么不是零性别或无限多性别呢?这里的“数量”问题是荒谬的(而人们却可以合乎逻辑地发问:为什么每只手不是六根指头?)。它之所以荒谬,是因为所谓有性化,恰恰就是这种穿越每个主体的划分,因此“... 查看全部[ 寓 言 ]

庄子的屠夫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导大 ,因其固然。枝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 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 查看全部[ 庄子的屠夫 ]

死人的引渡

起初,野蛮人仅把自己部落的成员叫做“人”,此后,“人”的定义得到极大扩展:它变成一个普遍概念。这甚至就是人们所说的文化。今天,所有人都是人。普遍性的基础不存在于任何其他地方,只存在于这种重言和重叠中:正是在这里,“人”获得了道德法和排他律的力量,因为“人”当下就确立了自己的结构副本:非人。人甚至只是... 查看全部[ 死人的引渡 ]

死后的生存或等价的死亡

应该说,被活人驱赶、与活人分离的死人,迫使我们这些活人处于一种等价的死亡中:因为无论如何,不论好坏,象征义务的基本法则都会发挥作用。比如,疯病从来都只是疯子和正常人之间的那条分界线,即正常性与疯病共同分享的那条线,正常性借以定义自身的那条线。任何监禁疯子的社会都是一个被疯病深深浸透的社会,最终只剩疯... 查看全部[ 死后的生存或等价的死亡 ]

墓外贫民窟

随着对死人的隔离,不朽性的概念成长起来了。因为,在死亡彼岸,这种标志着“灵魂”和“高级”精神的卓越地位,只是一种虚构,它掩盖了对死人的真实引渡和与死人的象征交换的中断。当死人在场时,他们虽然有差异,但还活着,还是活人在多种交换中的伙伴,此时他们不需要成为不朽者,也不应该成为不朽者,因为这种奇异的品质... 查看全部[ 墓外贫民窟 ]

死亡的权力

因此,我们可以把死后生存的出现当做权力诞生的基本操作来分析,不仅因为这一机制可以让人提出牺牲现世生命的要求和索取来世报偿的讹诈——这是祭司阶层的全部策略,而且因为它建立了一条死亡禁令,同时也建立了监督这条禁令的体制:权力。切断死人和活人之间的纽带,切断生命和死亡之间的交换,分离生命和死亡,排斥死亡和... 查看全部[ 死亡的权力 ]

原始秩序中的死亡交换

野蛮人没有关于死亡的生物学概念。或者更准确地说,生物学事实——出生、得病、死亡,所有这些被我们赋予必然性和客观性特权的自然事实,在他们看来根本没有意义。这些事实是绝对的混乱,因为它们不能进行象征交换,而不能进行象征交换的东西对群体构成致命的危险 ① 。这些事实是未和解的、未补赎的、巫术的、敌对的力量... 查看全部[ 原始秩序中的死亡交换 ]

象征、真实、想像

象征不是概念,不是体制或范畴,也不是“结构”,而是一种交换行为和一种社会关系,它终结真实,它消解真实,同时也就消解了真实与想像的对立。 秘传行为与我们的现实原则相反。它表明,出生的现实仅仅来自出生与死亡的分离,生命的现实本身仅仅来自生命与死亡的分离。因此,真实效果在任何地方都只是二项分离的结构效果,... 查看全部[ 象征、真实、想像 ]

不可避免的交换

真实的死亡事件属于想像的范畴。在这种想像造成象征混乱的地方,秘传仪式恢复象征秩序。乱伦禁忌在亲子关系方面所做的也是相同的事情:群体用女人交换联姻系统来回应真实的、自然的、“非社会的”生物学血缘事件。重要的在于一切都可用于交换(此处是女人,别处是出生和死亡),即一切都要置于群体的裁决之下。从这个意义上... 查看全部[ 不可避免的交换 ]

潜意识与原始秩序 1

这种生与死的相互性(生与死不是按照生物学的线性或幻想的重复相互分离,而是在社会循环中相互交换),这种禁忌的消除(禁忌隔离活人和死人,并且以极其粗暴的方式影响活人)——所有这一切都对潜意识的先设本身提出了质疑。 “杀父娶母”是什么意思?奥尔蒂格(E.Ortigues)在《非洲的俄狄浦斯》中提出这个问题... 查看全部[ 潜意识与原始秩序 1 ]

潜意识与原始秩序 2

今天,这种本性的(潜意识和精神分析的)神圣性,它的里比多神圣性在成功地与神和宗教的神圣性竞争。食人族却根本没打算生活在自然状态中或按照自己的欲望生活,他们只想通过食人习俗生活在集体中。最值得注意的情况是他们吃他们自己的死人。这不是出于求生需要,也不是因为他们从此不重视这些死人,正相反——这是为了向死... 查看全部[ 潜意识与原始秩序 2 ]

化身与人格分裂

化身的形象与死亡形象、巫术形象密切相关,它本身就提出了心理学阐释或精神分析阐释的所有问题。 原始社会的化身是阴魂、幽灵、影子、影像,是一个几乎可见的物质精神,它一般被视为灵魂和意识的粗糙的前形象,它遵循一种递增的升华过程和德日进(T.de Chardin)所说的精神“人类化”过程,走向独一无二的上帝... 查看全部[ 化身与人格分裂 ]

政治经济学与死亡 1

“人死不是因为必须死:人死是因为不久前的一天,人们曾经强迫意识服从这个习惯。” “对诸神而言,死亡从来只是一种偏见。” 尼采 死亡作为人类境况的普遍概念,是从有了对死人的社会歧视时才开始存在的。死亡的体制,如同来世和不朽的体制,是教士阶层和教会的政治唯神论很晚才征服的东西:教会正是通过对死亡这个想像... 查看全部[ 政治经济学与死亡 1 ]

政治经济学与死亡 2

这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矛盾吗?不,共产主义也与政治经济学密切相关,因为它的目的也是消除死亡,它遵循相同的进步和解放的幻想,遵循相同的积累和生产力的永恒性的空想提纲。只是因为共产主义对死亡完全无知(除了把死亡当做一种要用科学技术去征服的敌对视野之外),所以它至今为止才避免了更糟糕的矛盾。因为,如果人们想在... 查看全部[ 政治经济学与死亡 2 ]

死亡冲动 1

由于弗洛伊德,人们从哲学死亡,从意识悲剧,过渡到作为冲动过程的死亡,这一过程铭刻在潜意识的秩序中——人们从焦虑的形而上学过渡到冲动的形而上学。一切都仿佛是死亡摆脱主体之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客观目的性地位:这是死亡的冲动能量或精神运作原则。 死亡在变成冲动时,仍然是一种目的(甚至是由此出发的惟一目的:... 查看全部[ 死亡冲动 1 ]

死亡冲动 2

因此,死亡冲动的命题,不论是在它的二元形式中还是在重复的、不断摧毁的反目的性中,确实包含着某种无法还原为任何西方思想理性机制的东西。说到底,弗洛伊德的思想本身就像是西方理论世界中表演的死亡冲动。但赋予它建设性的“真理”地位,这当然是荒谬的:死本能的“现实”是不成立的——为了忠实于死亡冲动的直觉,就必... 查看全部[ 死亡冲动 2 ]

死亡冲动 3

就心理学意义而言,问题也是一样的——在这里,整个精神分析都将受到质疑。我们必须思考一下,我们的系统在什么时候、为什么开始生产“心理现象”。“心理现象”的自主化是新近的事情。这种自主化在更高的层面上重复了生物现象的自主化。这次的分界线出现在有机性、身体性与其他事物之间。心理现象只出现在这一区分的基础上... 查看全部[ 死亡冲动 3 ]

巴塔耶作品中的死亡 1

精神分析的死亡观,即使在它的激进性中,也仍然是一种缺省的观点:对重复的冲动限制、无机连续体中的最终平衡远景、按照向最底点的退行而取消差异和强度、死亡的熵、冲动的保守主义、涅 的缺省平衡:这一理论确实与政治经济学有相似性。例如,马尔萨斯的政治经济学,其目标也是抵抗死亡。政治经济学只以缺省的方式存在:死... 查看全部[ 巴塔耶作品中的死亡 1 ]

巴塔耶作品中的死亡 2

它像巴塔耶所说的那样,确实以一种连续性为目标,但不是人种的连续性——人种的连续性只是一种生命秩序的连续性。这种牺牲性死亡追求的是彻底的连续性,即那种让主体在性和死亡中沉没的连续性,它永远意味着秩序的奇异损耗。它不依赖生殖行为,就像欲望不依赖需求,就像奢侈的消耗不是对满足需求的延伸——它在情欲中否定这... 查看全部[ 巴塔耶作品中的死亡 2 ]

准时死亡与生理死亡

我的死亡无处不在,我的死亡在梦想 准时死亡与生理死亡 生理死亡的不可逆性及其客观性和准时性是科学的现代事实,是我们的文化特有的事实。所有其他文化都认为,死亡在死亡之前开始,生命在生命之后延续,不可能区分生命和死亡。我们不应该把一方看成是另一方的终点,我们应该努力看到生命和死亡的根本不确定性,看到它们... 查看全部[ 准时死亡与生理死亡 ]

事故与灾难

存在着一种资产阶级的现代合理性的死亡悖论。将死亡设想为自然的、世俗的、不可逆的,这是“启蒙”和理性的标志本身,但它与资产阶级的各种合理性原则产生尖锐矛盾——这些原则就是个人价值、科学的无限进步、在各方面都主宰大自然。通过中和,死亡成为“自然事实”,但它也越来越成为一种丑闻。这正是帕斯在他的事故理论中... 查看全部[ 事故与灾难 ]

“自然”死亡

与死亡的生物学定义和理性的逻辑意志相对应的是一种理想而标准的死亡形式,即“自然”死亡。这是一种“正常”死亡,因为它出现在“生命的终点”。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在推迟生命期限的可能性中产生的:活着,这成为一种积累过程,科技在这种数量策略中发挥了作用。科技并不满足一种尽可能活得更久的原始欲望,但通过对死亡的象... 查看全部[ “自然”死亡 ]

老年与第三年龄

在这一问题上也是一样的,科学对死亡的征服与系统的合理性发生了矛盾:第三年龄成为社会管理的巨大负担。社会财富的很大一部分(金钱和道德价值)都耗费在这里,却无法找到一个意义。社会的三分之一就这样被置于经济寄生和隔离的状态。死亡长征所征服的这些土地从社会角度讲是荒芜的。现代的老年作为新近的殖民地沉重地压在... 查看全部[ 老年与第三年龄 ]

自然死亡与牺牲

预料中的、等待中的、家庭中的老年死亡——从亚伯拉罕到我们的祖父辈的传统集体,都把这种死亡当做惟一有完整意义的死亡——为什么它在今天却不再有任何意义了呢?它甚至不再感人,它几乎是可笑的,无论如何都没有社会意义。相反,非正常死亡、事故死亡、偶然死亡,对以前的群体而言是无意义的(这种死亡在过去是令人畏惧的... 查看全部[ 自然死亡与牺牲 ]

死刑 1

“直到18世纪,人们还在依法判决那些造成一个人死亡的有罪动物之后,将它们吊死。人们也吊死马匹。” 无名氏 我们对惩罚动物很反感,这肯定是有特殊理由的,因为审判一个人,让他受罪,这应该比审判一个动物,让动物受罪更严重,更可憎。然而,在我们看来,不论用什么方式吊死一匹马或一头猪就更可憎,如同吊死一个疯子... 查看全部[ 死刑 1 ]

死刑 2

应该把罪犯重新纳入社会,使之成为等价的人、正常的人吗?不,正相反。如让蒂(R.Gentis)所说:“问题不是让疯子回归社会的真相,而是让社会回归疯病的真相。”(《疯人院之墙》)全部人道主义思想在这种要求面前都显得软弱——这种要求在以前的社会中得到了公开的实现,它在我们的社会中依然存在,但很隐蔽,而且... 查看全部[ 死刑 2 ]

死刑 3

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人道主义的争议出发点:个人主义价值系统,人道主义是这一系统的最终完成。加缪说:“社会的自卫本能,也就是个体的自卫本能,要求有个体责任性的先设。”但这些先设恰恰在我们这个受等价法则支配的系统中决定了生命和死亡的平庸无奇。在这个系统之外,人并不需要自卫本能或责任本能(这是抽象的理性主义主... 查看全部[ 死刑 3 ]

死刑 4

谋杀、死亡、犯罪这些行为即使不是在各处都合法,至少也是得到认证的,惟一条件是它们按照劳动媒介化的相同程序兑换成价值。只有某些死亡,某些实践才摆脱了这种可兑换性,只有它们才具有颠覆性,它们经常属于社会杂闻的范畴。 其中之一是自杀。自杀在我们的社会中具有一种不同的外延和定义,它甚至在死亡的进攻可逆性范围... 查看全部[ 死刑 4 ]

安全的讹诈

安全,这是另一种社会控制形式,其方法就是对生命和死后生存进行讹诈。今天,对我们而言,这种形式存在于各处,“安全力量”包括人寿保险、社会医疗保障、共和国保安部队,甚至包括汽车安全带。当然,安全是一个工业企业,如同生态学是工业企业在人种层面上的扩展:死亡、事故、疾病、污染在各处都具有可兑换性,可以兑换成... 查看全部[ 安全的讹诈 ]

殡仪馆与墓室

“由于不断地清洗,抹肥皂,擦拭, 刷净,梳理,揩干,抛光,剔除,擦亮, 被清洗的东西上的污垢有时就会传到有生命的东西上。”雨果 死亡就是如此:由于不断地清洗并揩干,剔除并擦亮,否定并驱逐,死亡有时就会传到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上。我们的全部文化都是卫生文化:它力图从生命中清除死亡。在任何一次清洗中,洗涤... 查看全部[ 殡仪馆与墓室 ]

疏远的死亡

死人崇拜减少了。墓地有时效,再没有永久墓地了。死人进入了社会流动性。对死亡的尊敬主要保留在大众阶层和中产阶级中,但它在今天更像生活水平的变数(如第二住宅),而不像部落的虔诚。人们谈论死人的时候越来越少,人们长话短说,人们保持沉默——死亡失去了声誉。庄严的、得到详细陈述的死亡结束了:人们死在医院——这... 查看全部[ 疏远的死亡 ]

疾病的交换

无论如何,人们从此不死在自己家而死在医院。这是因为一大堆“物质”理由(医学的理由、城市的理由,等等),但这尤其是因为:垂死者或病人作为生物学身体,从此只在技术环境中才有自己的位置。人们在治疗的借口下,把病人放逐到一个功能性时空,这个时空负责中和疾病和死亡的象征差异。 恰恰在这个以消除死亡为目标的地方... 查看全部[ 疾病的交换 ]

性化的死亡与致死的性

谈论死亡让人发笑,发出一种痉挛而猥亵的笑。谈论性则连这样的反应也没有了:性是合法的,只有死亡才是淫秽的。社会解放了性,在秘密礼仪和基本禁忌的功能中逐渐用死亡代替了性。在以前的宗教时期,死亡得到揭示,得到承认,性则是禁止的。今天正相反。但所有的历史社会都千方百计地使性和死亡分离,用一方的解放反对另一方... 查看全部[ 性化的死亡与致死的性 ]

我的死亡无处不在,我的死亡在梦想

死亡在各处都受到追捕和压制,但它在各处都重新出现。它不再是那种在某些时代困扰生动想像的启示录民俗——它恰恰被掏空了全部想像物质,进入最平庸的现实,对我们而言,它显出合理性原则本身的样子,这种合理性支配着我们的生命。死亡,这就是一切都在运转,都在为某种东西服务,就是塔蒂(J.Tati)的电影《游戏时间... 查看全部[ 我的死亡无处不在,我的死亡在梦想 ]

易位书写

言领域也存在着象征交换模式,这一模式似乎是反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消除价值和法则的场所:这就是诗歌语言。在这个反话语性的、超越语言政治经济学的领域里,索绪尔的《易位书写》构成了最基本的发现。正是索绪尔自己为语言科学提供了概念武器,但在此之前,他曾在他的《易位书写笔记》中揭示了一种非表达性语言的对立形式... 查看全部[ 易位书写 ]

作为价值毁灭的诗歌 1

1.索绪尔的第一条法则,即配对法则,根本不是谐音法则或某个音素的无限表达性冗余,他自己一再强调了这一点。“Pour qui sont ces serpents qui sifflent sur nos t tes?”(“这些在我们头上的蛇是为谁而嘶叫的?”) 这些响尾蛇属于一种能指重复和积累的语言学... 查看全部[ 作为价值毁灭的诗歌 1 ]

作为价值毁灭的诗歌 2

这对我们而言是如此“自然”,我们甚至不再思考我们对话语的滥用,然而这正是我们与所有其他文化的区别。我们不受礼仪、宗教或诗歌的任何限制,完全“自由地”使用和滥用词语、音素、能指,对我们随意“生产”出来的大量材料不承担任何义务和责任。每个人都以自我“表达”的名义,无休止地自由使用和汲取声音材料,只考虑自... 查看全部[ 作为价值毁灭的诗歌 2 ]

作为价值毁灭的诗歌 3

到化解。由于实现了二重性,这个原始符号,这个“有效的”符号没有潜意识。它很清晰,与它所显露的操作相等。它不是间接地或通过类比的方式对压抑的表象或潜意识的表象发生作用(而列维-斯特劳斯在与精神分析做比较时,明显倾向于这个含义——巫师及其巫术、整个精神分析人类学也倾向于这个含义)。它是自身的操作,没有剩... 查看全部[ 作为价值毁灭的诗歌 3 ]

易位主题的终结 1

整个语言科学都可以看做是对这种散播操作和文字消解操作的抵制。到处都有同样的企图,企图把诗歌简化为一种“想说”,让诗歌重新回到意义的庇护下,粉碎语言的乌托邦,让语言重新回到话语的场所论中。语言学用话语性秩序(等价和积累)来反对文字性循环(可逆性和散播)。人们可以看到这种反击在各种有关诗歌的阐释中展开(... 查看全部[ 易位主题的终结 1 ]

易位主题的终结 2

我们可以假设,快感与这种消解一切实际指涉的做法直接相关。在所指立即作为价值而被生产出来的地方,即在“正常”的交流话语中,在线性的、稳定的、全力投入解码过程的言语中,快感的程度最小。只要超越这种话语——快感的零度,各种组合就都成为可能,其中有一种与所指玩捉迷藏的游戏,有一种破译,而不再只是纯粹而简单的... 查看全部[ 易位主题的终结 2 ]

九十亿个上帝之名

在克拉克(A.Clarke)的短篇科幻小说《九十亿个上帝之名》中,一群迷失在西藏的喇嘛用他们全部的生命来诵读上帝之名。这些名字数量庞大:有九十亿个。当它们全被说出时,当变格全被完成时,世界就将结束,世界就将走完一个完整循环。通过耗尽上帝的全部能指的方式,一步一步地、一词一词地走到世界的尽头:这就是他... 查看全部[ 九十亿个上帝之名 ]

语言学的想像 1

现在我们必须撇开索绪尔,看看语言学家们究竟怎样处理诗歌以及诗歌怎样对他们的“科学”提出疑问。说到底,他们对危险的防范与政治经济学的信奉者(以及政治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对以往社会和我们社会中的象征抉择的防范是一模一样的。他们都决定区分并调整他们的范畴,却丝毫不改变他们的合理性原则——丝毫不改变那... 查看全部[ 语言学的想像 1 ]

语言学的想像 2

因为诗歌的特征以及它与话语性的区别似乎仅在于含混性:“含混性是一切以自身为中心的信息的不可剥夺的内在属性,总之它是诗歌的必然结果。”燕卜荪(W.Empson)说:“含混性的诡计是诗歌的根基。”雅各布森还说:“诗歌功能对指涉功能的支配地位不会使指涉(外延)消失,但会使它变得含混。与一个有双重含义的信息... 查看全部[ 语言学的想像 2 ]

语言学的想像 3

然而,诗歌既不建立在音素层面的自主分节上,也不建立在词语或句法的自主分节上。诗歌并不是用第二分节反对第一分节 ① ,而是取消对分节的分析性区分,这种区分正是语言的话语性和作为表达手段(以及作为语言学对象)的语言操作自主性的基础。无论如何,为什么音素的层面就应该比词汇概念或句子的层面更“唯物”呢?音素... 查看全部[ 语言学的想像 3 ]

语言学的想像 4

因此几乎可以说,非科学性的日常实践,不论是语言的还是社会的日常实践,都是革命的,因为它不做这样的区分。日常实践从来不区分灵魂和肉体,而全部的主导哲学和主导宗教却只靠这种区分而生存;同样,直接的、“野蛮的”社会实践,即我们大家的社会实践,也不区分理论和实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它来自它自身,未经讨论... 查看全部[ 语言学的想像 4 ]

笑话或弗洛伊德的经济学幻想 1

诗歌与精神分析有相似之处吗?如果说诗歌形式(散播、可逆性、语料的严格限制)与语言形式(能指/所指的等价关系、能指的线性、无限的语料)显然不可调和,那么相反,它与精神分析形式(初级过程:置换、凝聚,等等)却似乎是吻合的。在梦、口误症状和笑话中,在潜意识工作的任何地方,我们都可以和弗洛伊德一起看到能指/... 查看全部[ 笑话或弗洛伊德的经济学幻想 1 ]

笑话或弗洛伊德的经济学幻想 2

莫诺尼清楚地表述了精神分析意义与语言学的界限(《想像的钥匙》):“我们通过引入能指而使意义发生变化,但这不是因为能指会随身带来一大堆所指——某种传统语义学也许可以找到这些所指,而是因为我们以如下的方式解释索绪尔的省略:省略仿佛保留了所指的空位,这个空位只能在不同的话语中得到填充,这样一来,同一个能指... 查看全部[ 笑话或弗洛伊德的经济学幻想 2 ]

笑话或弗洛伊德的经济学幻想 3

“语言学产生于它在能指和所指之间建立的那条分界线,看来它很可能会因为这两者的结合而死亡”(莫诺尼)。精神分析也产生于它根据阉割和压抑的法则在被说出的东西和沉默的东西之间或“在一个幻想的现实和一个替代对象之间”(勒克莱尔)建立的那条分界线,它也很可能会因为这两者的结合而死亡。没有剩余,这不仅意味着不再... 查看全部[ 笑话或弗洛伊德的经济学幻想 3 ]

笑话或弗洛伊德的经济学幻想 4

弗洛伊德在各处都谈论过笑话的“技巧”,他把这种技巧与基本过程区别开来:“笑话的技巧就是以两种方法使用同一个词,第一次使用这个词的完整形式,第二次像猜字谜一样把这个词分解为音节”,——但这只不过是“技巧”而已。相同材料的再使用也是如此:所有这些技巧都可以概括为一个范畴:凝聚:“凝聚仍然是所有其他范畴隶... 查看全部[ 笑话或弗洛伊德的经济学幻想 4 ]

反唯物主义语言理论 1

我们看到,对梦、笑话、神经官能症的精神分析阐释以及扩展到诗歌方面的精神分析阐释,都显露了一种“唯物主义”的语言理论。潜意识把词语当做物来处理,这使初级过程的工作成为可能。能指逃离了所指的视野和目的,重新变成可供另一种工作使用的纯粹材料——可供初级过程的褶皱、漂移和混杂运动使用的“原材料”。语言的声音... 查看全部[ 反唯物主义语言理论 1 ]

反唯物主义语言理论 2

但是,认为语言之所以让人看到火、气、水、土(或潜意识工作),是因为它本身就是元素,是与所有其他物质直接相通的基本物质,这种观点虽然比任何心理自然主义的“动机”都更彻底——但离真理相差甚远。这里还差一种完全的翻转:只有认为火、水、土、气既不是价值,也不是实证元素,而是价值连续消解的隐喻,世界象征交换的... 查看全部[ 反唯物主义语言理论 2 ]

超越潜意识

问题如下:潜意识这种能量,这种情感潜力,在自己的压抑中,通过自己的工作,构成了打乱话语秩序、拆散话语“表达”的基础,它用自己的初级过程对抗次级过程——对于这样的潜意识,有必要假设它在诗歌过程中的存在吗?显然一切都可以成立:如果潜意识就是这种不可逆机制,那么初级过程和次级过程的二元性本身就不可还原,意... 查看全部[ 超越潜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