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传记 > 周有光百岁口述 > 试读

周有光百岁口述[试读]

编辑推荐

1.“最后的闺秀”张充和女士,欣然挥毫,为书名题字。 “人文诺贝尔奖”首位华裔学者余英时,隆重推荐:“一位百二高龄的老人将他一生的经历,用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思路之清晰,判断之明确,丝毫不显衰老之象,这真是人间一大奇迹。” 2.对自己的一生,周有光袒露心声,反思历史,元气十足。近年允来,费孝通、启... 查看全部[ 编辑推荐 ]

序:余英时

能有机会为《周有光百岁口述》写序,这是我最感荣幸也最觉高兴的事。 20世纪是中国人受苦受难的世纪,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几乎没有一天停止过。在这样一个人人朝不保夕的漫长乱世中,竟有一位百二高龄的老人将他一生的经历,用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思路之清晰,判断之明确,丝毫不显衰老之象,这真是人间一大奇迹。何况... 查看全部[ 序:余英时 ]

常州青果巷

我的曾祖父号润之公,祖父号逢吉公,都是号,名字我都不知道。父亲名保贻,号企言。母亲徐雯。我最大的姐姐是三姐,因为大姐、二姐小时候就去世了。我的妈妈生三姐、四姐、五姐、我、九妹,共五个孩子。我父亲一个姨太太生的老七去世,又生一个八妹,这样,我的妹妹就是九妹了。我排行第六。 我的曾祖父很有名,《常州府志... 查看全部[ 常州青果巷 ]

育志小学

我长大一点,大概六岁了,进了小学。进小学的印象我到今天还记得,刚刚开始创办新式小学,听说已经创办了两个学校,我们这个小学是第三个。我们的小学叫育志小学。这个小学原来是一个庙,我们家的男工带我去看,把庙里的菩萨一个一个打掉,怎么打呢?把绳子套在菩萨的脖子上,一拉,卟隆冬,就破了。把菩萨都搞光,把庙收拾... 查看全部[ 育志小学 ]

常州中学

大概因为我读了六年就算小学毕业了,不能进入常州中学。我十二岁小学毕业了,自己也搞不清楚怎么把我送到镇江中学去,大概是学校里面有老师是和我们有关系的人,有人照顾。我到镇江,不习惯。在镇江待了不到一年,又回来了。镇江也是江苏的大地方,回来的理由大概是年龄太小,不能适应,我就记得镇江中学其他的同学都是比我... 查看全部[ 常州中学 ]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不是学生上街那么几天。清朝末年思想激荡很大,现代化的思潮到"五四"达到一个高潮。五四运动在全国影响大,范围广。我也受五四运动的影响。 五四运动对我们来说,有几个概念,一个概念是要搞白话文,一个概念是要爱国,反对帝国主义。五四运动是老师引导我们,出去反对帝国主义。一个人拿一... 查看全部[ 五四运动 ]

圣约翰大学

我考大学有趣味。我报考了两个大学,都考取了。一个是上海圣约翰大学,一个是南京东南高等师范学校,后来变成东南大学,后来又变成中央大学,今天是南京大学。为什么考两个大学呢?有几个比我高的同学劝我去考圣约翰大学,我到上海去考圣约翰大学,考取了。可是圣约翰大学贵得不得了,一个学期就要两百多块银元,我家里到我... 查看全部[ 圣约翰大学 ]

光华大学

事情出乎意料。我在圣约翰大学只读了两年,遇到"五卅惨案"。1925年,上海有一个日本工厂,老板把一个工人打死了,这个工人叫顾正红。首先是上海商业界起来抗议,后来整个上海出现抗议,后来是整个江苏,后来扩大到好多城市,全国抗议,反对帝国主义。 "五卅惨案"在全国闹... 查看全部[ 光华大学 ]

拉丁化运动

我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对语言感兴趣了。一到圣约翰,就发现语言生活完全改变了,因为圣约翰一天到晚都讲英语,只有中国文学、历史课用中文,其他一概用英文,用了英文,就知道英文的方便、字母的科学管理方法,一系列的事情都不一样。不仅仅是字母的问题,管理学的重要条件,汉字不行。 我毕业后在学校教书,同时参加银行... 查看全部[ 拉丁化运动 ]

妻子张允和

张家四姐妹的名气很大,不光在中国,在外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前几年美国耶鲁大学的金安平女士撰写了一本《合肥四姊妹》。张家作为一个大家,开始于我老伴张允和的曾祖父张树声,张树声是跟随李鸿章打仗出身的,"张家"与"李家"相并列。李鸿章因母亲去世,清朝大官允许回家守孝三... 查看全部[ 妻子张允和 ]

"流水式"的恋爱

我与张允和从认识到结婚的八年时间里,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很普通的往来,主要在苏州;第二个阶段,到了上海开始交朋友,但是还不算是恋爱;第三个阶段,我在杭州民众教育学院教书,而她本来在上海读书,正好赶上浙江军阀与江苏军阀打仗,苏州到上海的交通瘫痪了,于是她就到杭州的之江大学借读。在杭州的一段时间... 查看全部[ "流水式"的恋爱 ]

"举杯齐眉"

结婚前,我写信告诉她,说我很穷,恐怕不能给你幸福。她说幸福要自己求得,女人要独立,女人不依靠男人。她当时的思想也比较开明。 不久我们就在上海结婚。四姐妹里,她最早结婚。我们在上海的婚礼很简单,提倡结婚不要乱花钱,我们有一个亲戚有钱,结婚花了很多钱,我们就反对那一种。当时结婚不得不请客,我们就找了上海... 查看全部[ "举杯齐眉" ]

四姐妹

与我们相比,大姐张元和与顾传的情况就曲折一些。张元和在上海读大学,人漂亮,读书也好,是大学里的"校花",被捧得不得了,再加上张家地位,对她的婚姻很不利,一般男孩子不敢问津。所以,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朋友。后来,张元和非常喜欢昆曲,擅唱擅演,而顾传是当时最著名的昆曲演员。张元和因为喜欢... 查看全部[ 四姐妹 ]

连襟沈从文

沈从文这个人了不起,连小学也没有毕业,我们亲戚的小孩小学毕业了,去告诉他:"我小学毕业了。"他说:"真好,你小学毕业了,我小学还没有毕业。"我们在上海,他们在北京,所以人家讲笑话,说沈从文是京派,我是海派。倒是解放后,我到北京来,这样就跟沈从文经常在一起了。 ... 查看全部[ 连襟沈从文 ]

留学日本

我在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读书,这两个大学的毕业生都到美国留学,我因为穷,去不了美国留学。结婚后,我的岳父给张允和两千块钱,当时也是一个大数目,我和张允和商量:这两千块钱不要用,出去留学。到美国去,不够,美国要花更多钱,我们就到日本。 日语在那个时候很有用,今天还是很有用。对我来讲,我学了法语反而起不... 查看全部[ 留学日本 ]

抗日战争

从日本回到上海家里,有一件好玩的事情,我们去跳舞,上海有一个百老汇跳舞场在静安寺。跳舞的朋友有邹韬奋、刘凤生,刘凤生是张允和的姑父,有四五个人,有时还带夫人,邹韬奋的夫人不去跳舞。那个地方有舞女,可以请舞女陪跳,在当时是高级的跳舞地方,门票是两个银元,一个银元可以吃两个月的饭。我们星期六去跳舞,那是... 查看全部[ 抗日战争 ]

从上海到四川

我从日本回来,想找个工作,不预备长期在中国,预备到美国去读书。我在中国找工作的时候,光华大学希望我去教书,我就没有另外找工作,去了光华大学教书。当时光华大学有两个附属中学,一个是原来光华大学附属中学,一个是光华大学实验中学。两个都办得很好,一直到解放后都是最好的学校。张允和就到实验中学去教书,因为老... 查看全部[ 从上海到四川 ]

"左倾"幼稚病

我的老伴在成都,丁聪也在成都,经常到我们家来,跟我们家很好。丁聪很喜欢我的孩子,所以闹了一个笑话,我们很喜欢丁聪,我在家里说:"丁聪有'左倾'幼稚病。"我的儿子去告密,说:"我爸爸说你有'左倾'幼稚病。"后来隔了几十年,我的儿子说:"爸爸当年的'左倾... 查看全部[ "左倾"幼稚病 ]

美国生活

抗战胜利后我们就到美国。打完仗,银行要恢复原来的样子,联络美国,因为我们在上海办银行,都是学美国的。美国改进,我们也跟着改进,就派人去学,要买设备,要回来训练人。所以,上海的银行是在世界上水平很高的,跟美国只差两年。可是计划经济一来,一切都否定了。 1945年抗战胜利了,我是1946年年底到美国去的... 查看全部[ 美国生活 ]

和爱因斯坦聊天

我在经济学界交往的人中,名气最大的是何廉。何廉原来是农本局的局长,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国际知名。何廉后来在美国去世,去世前用英文写了回忆录,中文翻译了,我的一个朋友好不容易找来拿去复印。这里面有讲到我,很好玩。他说:我们在四川成都成立了一个大办事处,派周耀平(我的原名)任副经理,周耀平是一个很能... 查看全部[ 和爱因斯坦聊天 ]

环游世界

我在美国工作,条件太好了,可以到世界各国,眼界开阔了,了解不一样了。欧洲也是"左倾",我一到意大利,不得了,罗马市中心就是共产党的旗帜,共产党在意大利的国会里占了三分之一的席位。一到法国,法国共产党在议会里占了四分之一的席位。人家都说整个欧洲很快要被共产党接收了,可是后来没有成功... 查看全部[ 环游世界 ]

美国归来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会体会我们当时的感受。中国解放后,在国外的知识分子大批归来。我们都认为中国有希望了,中国的建设等着我们。学经济那么多年,我想中国当时最缺乏的也是经济建设,于是立志回国搞经济。甚至还有很多人都克服国外的千般"劝阻",回到祖国。至于后来的"文化大革命&qu... 查看全部[ 美国归来 ]

上海的变化

回国后,我了解到中国在第二次世界战争被日本破坏得很厉害。国家的经济、私人的经济要发展,银行是发展经济的关键。回来的目的还不是教书,我的一种幻想是帮助国家、帮助银行搞经济建设。我在复旦大学教书,兼新华银行秘书长,那个时候人民银行在上海有区行,我兼第二业务处处长,第二业务处对私人的,第一业务处是对国营的... 查看全部[ 上海的变化 ]

文字改革委员会

我是1955年10月离开上海,从此就没有回去了。到北京来开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开完会,领导就把我留下来,在新成立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下面有两个研究室,第一研究室是拼音化研究室,我当主任,招牌上只有第一研究室,因为拼音化之外,还有旁的事情要管。第二研究室是汉字简化研究室,主任是曹伯韩。 我在... 查看全部[ 文字改革委员会 ]

新陋室铭

我来北京以后,一方面工作压力很大,一方面我自己要补充知识。他们搞运动,我就埋头读书,尽量不参加社会活动,除了政协开会。工作很紧张,也可以说是很充实,能有这样的机会,也是很不容易的。 1956年我们全家到北京,就住在沙滩,这个地方是老北京大学,在清朝是驸马府,我们一进去,里面的花草好极了,美极了。我在... 查看全部[ 新陋室铭 ]

昆曲研习社

张允和到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也是意外。她在上海教书,全国都用范文澜的《中国通史》,她很认真地写了两万字的意见,《人民日报》就把她的意见要求登出来,她很得意。人民教育出版社是出教科书的,把她请到北京来编辑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社长是叶圣陶,他本来是张允和的老师。 那时候我们在上海有保姆,还不止一个... 查看全部[ 昆曲研习社 ]

宁夏五七干校

"文化大革命"来了。忽然报上登出来,要反对教授,反对工程师,反响很大,国际反响也很大。几天后,口气改了,不讲反对教授和工程师,叫反对"反动学术权威","反动"的当然可以反了。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头一个星期的口号跟第... 查看全部[ 宁夏五七干校 ]

"专家专家,专门在家"

1972年从宁夏回来,有几年什么事情也没有,我就安安静静做研究工作,那几年研究的成果最多。我在"文化大革命"以后出的书为什么多呢?因为这段时间把以前没有弄好的研究,都弄好了。文字改革在世界上已经变成一门科学,中国人又不知道,我可以接触到一些外国的东西,稍为知道。 我们1966年&... 查看全部[ "专家专家,专门在家" ]

重游欧美

我们好长时间没有出国。1978年,张充和的丈夫傅汉思在美国大学里很有地位,他和另外几个大学有名的教授组成一个访问团,他代表耶鲁大学,来中国访问。他们来之前,我们不知道,来了以后通过关系找到我们。我和张允和就去看傅汉思。访问团团长是余英时,副团长是傅汉思。余英时的学问很好。他们知道中国没有录音机,就带... 查看全部[ 重游欧美 ]

家庭文化

晚年,我们和沈从文、张兆和往来比较多。 沈从文生活中大部分的时间在写,他的笔头快得很,一看什么重要的材料,立即记录下来,否则会忘掉。他写《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时候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材料,要人家画画,领导就帮忙,由社会科学院安排一个画画的、一个考古的帮他忙。 张兆和的工作是做《中国文学》杂志的编辑,她做... 查看全部[ 家庭文化 ]

"周百科"

张家四姐妹的夫婿中,沈从文最有名气。 "周百科"是沈从文给我开玩笑的话。到了后来就更有趣,改革开放时期,中美两国要搞文化合作工作,当中有一项就是要翻译美国的《不列颠百科全书》。《不列颠百科全书》本来是英国的,是因为二战期间英国的很多企业都卖给了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也是如此。我... 查看全部[ "周百科" ]

晚年所思

"文化大革命"前后,我是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也停了十年,后来恢复了,我是政协教育组副主任。后来恢复"文改会"的工作,后来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我离休的时间是1988年12月31日。 1988年对我是一个分水岭。这一年我有了电子... 查看全部[ 晚年所思 ]

长寿之道

2002年8月14日,张允和去世,享年九十三岁。 张允和在世时,我们上午下午都喝茶,有时喝清茶,有时喝英国红茶,有时喝咖啡。我喜欢喝咖啡,她喜欢喝好的清茶,"举杯齐眉"。我们的理论是,夫妇生活不仅要有爱,还要有敬。古代夫妇"举案齐眉",我们今天没有案了,就&q... 查看全部[ 长寿之道 ]

<b>精彩连载结束,欲看全本,请购原书。</b>

精彩连载结束,欲看全本,请购原书。... 查看全部[ <b>精彩连载结束,欲看全本,请购原书。</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