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无须笔者再来饶舌。翻译塔可夫斯基的日记选《时光中的时光》,如同观赏他的七部半电影,亦如同研读他广受好评的电影论著《雕刻时光》,俱是短暂与无常人生值得倾心倾力投入之事。因为,诚如塔氏弟子索科洛夫所言:“塔可夫斯基毫不妥协的艺术原则和个人典范,比他的风格更重要。”[1]所... 查看全部[ 中译者的话 ]
一九八五年和一九八六年,我有幸翻译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电影论著《雕刻时光》。这项工作困难重重,但始终充满惊喜。我一直仰慕塔可夫斯基,视他为二十世纪后期主要的文化人物之一。他的电影,毫无疑问属于俄国和欧洲的美学与精神传统,但具有永恒与普世意义;与此同时,又总是个性鲜明。《雕刻时光》卓越之处,是... 查看全部[ 英译者的话 ]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生于一九三二年四月四日。他的母亲玛丽亚·伊万诺芙娜是位优秀演员。他的父亲亚森尼·塔可夫斯基是有名的诗人与翻译家。塔可夫斯基的双亲都在他的电影中起到重要作用——母亲作为演员,父亲则以其令人难忘的诗歌,这些诗作,安德烈的几部电影都有采用。 父母分开后,安德烈和妹妹玛丽娜... 查看全部[ 塔可夫斯基传略 ]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殉道记 一九七○年四月三十日 徒然索味,终日面砚,把心猿意马无所由事,又不明事由地写下来,这就既怪又狂了。 ——(十四世纪)吉田兼好《徒然草》序段 四月三十日,莫斯科 我与萨沙·米舒林又谈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当然,首先得写出来... 查看全部[ 一九七零年 ]
日记、档案和各类“实验室”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它们是奇妙的催化剂。 一月一日 一段时间没记。不知为什么,我的心情不适合脑力劳动。 我在罗夫诺见了费佳·雷卡洛夫。在那儿待了一星期。相当无谓。二月中旬之前,我们可能开拍不了,而从现在到那时候,我将无所事事。 我和尤索... 查看全部[ 一九七一年 ]
多年来我苦苦坚信,在时光之中,会有最出人意料的发现。 一月十二日 昨天,西佐夫传达对《飞向太空》的意见与批评,从各单位收集而来——中央委员会文化部门、迪米乔夫办公室、委员会及管理局。 我记下这些意见中的大概三十三条。都在这里。这些意见一大堆,我要是一一照办(实际上不可... 查看全部[ 一九七二年 ]
艺术家是致力掌握终极真理的人(但他不是躲起来暗地里进行,不是原地转圈,也不是置身于某一生态圈的宽泛领域)。 每当艺术家创造出完美无缺的东西,他就掌握了终极真理。 一月九日 前天将修改的剧本送到委员会。西佐夫向我保证,剧本能不能拍,接下来三个星期就有分晓。主啊,帮帮我!... 查看全部[ 一九七三年 ]
这标题自命不凡而且虚假,但留着吧,提醒自己无可救药,微不足道。 一月三日,莫斯科 我在莫斯科苏维埃剧院看了一出名为《旅游中心》的戏(拙劣做作的剧名);剧本是拉德任斯基写的,厄弗罗斯导演。 不光剧本差(很差),制作也差(很差)。 雷洛娃是很好的女演员——一流,只... 查看全部[ 一九七四年 ]
一个项目是怎样成熟的? 这一过程显然神秘难测。它独立于我们而展开,不知不觉,成形于灵魂内部。 一月二日,米亚诺耶 我要在米亚诺耶写完这本笔记。我在莫斯科另写了一本,这样就不用老是带来带去了。 我们在这里过新年,在家里。这里很惬意。夏天还有一两件事要做完,鉴于今... 查看全部[ 一九七五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