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中国历史 >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2 > 试读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2[试读]

有夷称不服

鸦片战争为什么爆发? 清入主中原近两百年,在嘉庆、道光时,社会上已经露出衰靡之象,西方资本主义的狂澜,却汹涌澎湃。自工业革命后,民族主义勃兴,西方列强都向外扩展,新大陆成为新一轮角逐的焦点。资产阶级发展的机会就像秃子头上一根毛,你抓住就抓住,抓不住就没了,西方国家玩命儿地苦苦寻觅。 英国是世界资本主... 查看全部[ 有夷称不服 ]

弓箭对火器

中国国内以自然经济为主,农业文明,男耕女织。农业文明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土地。当时的中国土地高度集中,也就是说土地都被兼并了。大量耕地在贵族、地主手中,皇帝老儿是全国最大的地主。据1812年(嘉庆十七年)统计,皇帝直接或间接掌握的土地达83万顷。乾嘉之际的权臣和珅就占田8000余顷。道光年间的大官僚琦... 查看全部[ 弓箭对火器 ]

女皇来贩烟

当然,鸦片战争还是因为销烟。为什么英国要在1840年出兵打我们?直接原因是虎门销烟。从16世纪到19世纪初,长达几个世纪的中英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出超地位,也就是我们在对外贸易当中是赚钱的。 拿现在说,我们每年跟美国保持着600亿美元的巨额贸易顺差,如果是倒退150年,这个战争就打起来了。现在的中美... 查看全部[ 女皇来贩烟 ]

炮火中相逢

从中英参战人数数字对比看,英国可谓自不量力。英国的正规军总共只有13万,而且兵力分散,散布在全球。但是这支军队可是百战雄师,连拿破仑都打他不过。中国有25万八旗兵,66万绿营兵,基本上由市井之徒、流民、穷汉等构成。宋朝以后,朝廷实行募兵制,所谓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在中国,穿军装是来干什么来的?大... 查看全部[ 炮火中相逢 ]

我意与君和

历来,对中原王朝、对北京的威胁来自蒙古高原。所以修一个长城挡着,外边呆着吧,别老想往里边闯!海上防御是中原王朝从来未曾想过的,因为骑兵不会从海上过来。既然英国人从海上过来,从广东一路北犯,到达天津,且打得你毫无还手之力,没办法,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议和。 局势与人心向来都是瞬息万变,清廷又不甘心如此议... 查看全部[ 我意与君和 ]

狮子滚绣球

鸦片战争让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受到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这些不平等条约,一个比一个要的利益多。中国的独立主权,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破坏,中国在突如其来的变故中,由传统走向现代。 柏杨先生曾经写道:“一些中国曾经听说过,或从没有听说过的弹丸小国,在过去就是前来进贡也不够资格的,现在排队而来。” 葡萄牙、西班牙... 查看全部[ 狮子滚绣球 ]

找来的事端

1850年,时年19岁的咸丰帝继位。中国最高统治者之间权力的交替,令国内局势以及同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位初继大统的年轻帝王心潮澎湃,大清国的妥协退让令他蒙羞,群众抗英的斗志,深深打动了这颗年轻驿动的心。他再次推行对外强硬路线,支持官员不同西方使节交往。 广东巡抚叶名琛是个传统士大... 查看全部[ 找来的事端 ]

打来的地盘

距离一次鸦片战争20年后,大清还是这样的,有海无防,太容易打了。一下就上来了,攻占广州。占领广州后,第二站定海,第三站就直奔天津,终点站北京,路线跟第一次鸦片战争一模一样,特快。 1858年英法联军夺取大沽炮台,占领天津。美俄两国公使也随同到达天津白河口外。皇上派人议和,英法美俄四国强迫朝廷签订了《... 查看全部[ 打来的地盘 ]

留守的亲王

僧王本是打算战死沙场以死报国的,突然接到皇上圣旨,“卿以国家依赖之身,而与丑夷拼命太不值矣”。所以僧王一看皇上不让我死,那就别死了,追随皇帝去吧。皇帝奔哪儿了?承德,到木兰围场打猎去了。那个时候,洋人打到家门口那没办法,天子亲征?兵都没了,天子带谁亲征去,怎么办啊?所以宗庙社稷黎民百姓就抛给了侵略者... 查看全部[ 留守的亲王 ]

劫难的中华

攻占了北京城的英法联军,焚毁了圆明园,那联军是焚抢,圆明园可没毁,不过确实是经历了一大劫难。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抢后,英国《泰晤士报》称:“据估计,被掠夺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600万英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 查看全部[ 劫难的中华 ]

上帝爱疯狂

洪秀全,原名洪仁坤,广东花县人。他爹是邻近诸村的保正 ,家里薄有田产,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在当地是好的。他有两个哥哥,三兄弟中唯有他读书求功名。洪秀全7岁入本地私塾读书,从13岁考到30多岁,考了四次,都未能考上秀才。洪秀全学问太陋,总是达不到小学毕业水平。1857年太平天国刊印颁行的经典官书之一《天... 查看全部[ 上帝爱疯狂 ]

兔子见到鹰

中国民族革命的洪流,起伏约200年,太平天国最终成在两广地区,成为汹涌的波涛发展起来有其深层次原因。英国在广东受了多年压迫,对于广东政府和人民怨气颇深,好不容易打了胜仗,对于此地人民的盘剥便开始变本加厉。此处积怨最深。加之,广东人民族观念强,性情刚毅,从第一次鸦片战争起,广东人民便自发地组织三元里平... 查看全部[ 兔子见到鹰 ]

财色与天齐

金田起义后,洪秀全建号太平天国。刚弄一村就建国,这也太失策,一下子把朝廷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可不是小流氓偷鸡摸狗的行为,这可是性质严重的反革命颠覆政府的大动作,朝廷立马调集重兵进行镇压。 洪秀全在转战中攻下一乡,就自称天王。就是这个打了一个村就建国,打了一个乡就称天王的主,称天王的时候,光嫔妃就有3... 查看全部[ 财色与天齐 ]

天国要燃烧

在永安,洪秀全重赏手下,封了五个“王”, 这封王的词估计是老洪从戏台上学来的。文盲杨秀清为“东王”,“管制东方各国”,应该包括日本,东方各国都归他管;帮会头子萧朝贵为“西王”,管制西方各国,不知道英国听不听他的。军师冯云山为“南王”,当然包括马来西亚都归他管了;地主韦昌辉是“北王”,这包括俄罗斯的地... 查看全部[ 天国要燃烧 ]

蚊子衔秤砣

太平天国最低的官叫两司马,一共管25个人,出门要坐4人抬的轿子。25人去掉一半女人,剩下11个男人,里边还有4个得给他抬轿子,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找到那轿子,不行八仙桌倒过来就扛着走。清朝七品知县两人抬的小轿,总督是8抬,皇帝是16抬,皇帝出殡的时候,那个梓宫是128个人抬的。洪秀全的轿子是64抬,杨秀... 查看全部[ 蚊子衔秤砣 ]

王多如牛毛

天朝的人事任免制度自然就是洪天王说了算。太平天国本是有首义六杰,可是内讧不断。韦昌辉杀掉杨秀清,接着韦昌辉被处死,继而石达开率领精锐部队出走,天国几乎是朝中无人。生性多疑的洪秀全估计被争斗、猜忌伤透了心,干脆任人唯亲,用自家人。“安王”、“福王”分别是洪秀全的两个哥哥洪仁发、洪仁达担任,自家人名虽掌... 查看全部[ 王多如牛毛 ]

老虎住进城

太平天国王多,排场也大。所有受封为王的,不论等级,不分有职无职,一朝受封,立即修王府,选美人,办仪仗,出门时前呼后拥。天国最低级别的两司马都是乘四人抬的黑轿,开个会,王爷多得数不过来,门口的车位更是没法安排,王爷们轿子找个地方停靠大概不会方便,抬轿子服侍的人员可是多如牛毛,那场面何等威风。至今浙江还... 查看全部[ 老虎住进城 ]

家家都关门

太平天国干的事现今依旧无法想象。太平军所到之处,没别的,孔庙、岳王庙、关帝庙、佛寺一扫无余。尤其是洪秀全倾尽全城之力营造天王府,几乎将六朝以来的古建筑拆光,举世闻名的南京大报恩寺塔,是被炸掉的,明代故宫被拆毁得只剩一座破城门。好多名家藏书楼藏书全给毁了,书不是烧了,就是浇了,或者扔粪坑里,中国数千年... 查看全部[ 家家都关门 ]

自有降魔人

出兵前,曾文正公发表《讨粤匪檄》,大意是说:从唐虞三代以来,历代圣人,都重名教和伦常,君臣父子关系,上下尊卑,秩序井然,如同帽子和鞋不能倒置一样。但是太平天国的那帮人,盗来外夷那套,自称崇尚天主教,自立君主,自封臣相,从君相到兵卒奴役都以兄弟相称,除了把天称为父以外,其他都以兄弟姊妹互称。而且不能自... 查看全部[ 自有降魔人 ]

开眼第一人

导演谢晋在90年代拍过一个鸦片战争题材的电影,纪念鸦片战争155周年,电影末尾,林则徐充军伊犁。实际上朝廷几年之后就把他召了回来,林则徐历任山西布政使、河南巡抚,最后死于剿灭太平军途中。林则徐被认为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在广东设立驿馆,组织编译《各国律例》和《四洲志》,为了对抗西方战舰,林则徐提议... 查看全部[ 开眼第一人 ]

花在墙外香

林则徐编了书给了他的朋友魏源,魏源根据《四洲志》编写《海国图志》,这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魏源写了这本书,因为科举不考它,在中国基本上无人问津,没什么人看,为什么没什么人看?科举不考你看它干吗,高考不考历史,谁还学它?据说十年也没卖多少本,结果被日本人拿到日本之后,翻译成日文,一年就卖... 查看全部[ 花在墙外香 ]

学习些皮毛

最早涉及到制度革新的是《资政新篇》,这本书具有资本主义性质。1859年由太平天国的所谓干王洪仁玕提出。他原来是拜上帝会骨干,到外地传教,朝廷通缉他,他就躲到了香港,香港当时已经是英国的殖民地,洪仁玕见过一点资本主义的皮毛,回来以后写了一本《资政新篇》。 对于《资政新篇》,学者潘旭澜先生曾指出:这并不... 查看全部[ 学习些皮毛 ]

女人来当权

清廷在同英法交战、剿灭太平天国过程中,皇权在不自觉中又进行了一次更替。清朝对于西方人的态度由对抗转为妥协,这同幼主登位,决策者发生变故有关。 咸丰帝在对外关系的处理上,一贯强硬。恭亲王在兵临城下的北京,几乎是别无选择地签订了《北京条约》,但一切国内外政策的重大决定仍要逃亡承德的咸丰帝作出。咸丰皇帝不... 查看全部[ 女人来当权 ]

男人来中兴

清廷经过政权更迭,平定太平天国之后,政权上在一定时期内维持着稳定。之后,清政府内有奕、文祥等主持朝政,外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镇抚,似乎景象一新。这段时期也被叫做“中兴”。有学者曾说过:“欧洲人的到来,中华帝国领土的扩大与中国人口增加一倍,这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便决定了近代中国历史的方向。”外部... 查看全部[ 男人来中兴 ]

三辩定乾坤

如果说,第一次鸦片战争未曾给中国太大的触动,“二鸦”给天朝带来的可是无限创痛。京师被洋人攻破,帝国都城三千多年来头一次被洋人占领,咸丰皇帝仓皇外逃,避难于避暑山庄,还英年早逝一命呜呼。痛定思痛,朝廷决定改弦更张。 由于对如何解决国内重重危机,是否需要向洋人学习以及如何学习等诸多问题上的差异,朝廷官吏... 查看全部[ 三辩定乾坤 ]

衙门理事多

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但洋务派的势力主要是总督和巡抚,他们掌握地方实权。曾国藩两江总督迁直隶,直隶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管理河道兼巡抚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直隶、河南和山东的军民政务。而由于直隶省地处京畿要地,因此直隶总督被称为疆臣之首。曾国藩... 查看全部[ 衙门理事多 ]

未富先破产

洋务运动谈不上破产,它只是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原因是什么?就是只引进技术不改进制度。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函:“中国文物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我们的制度比洋人好多了,独火器万不能及,就这一条不怎么样,所以“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 查看全部[ 未富先破产 ]

洋务大盘点

洋务运动最终是没能让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它创办的近代工业以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为主,不具备近代化企业的性质,或者说不是近代化企业。近代化企业是资产阶级企业,还应该是商人办的,私人办的。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朝廷对私人办企业大力扶持,甚至工厂国家可以半买半送地给你,大力扶持,我们呢?都是官办,甚至压制... 查看全部[ 洋务大盘点 ]

先进生产力

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中国社会就开始有了不同于以往的变化。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分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它能够为西方提供市场和劳动力,就也能为中国提供市场和劳动力,只要这事你愿意干。其次,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中国的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工业,不仅受外商企业... 查看全部[ 先进生产力 ]

光脚最革命

资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资产阶级也曾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西方采用近代企业管理模式,厂长不能拿鞭子抽人,敲板子也不能干。其实中国资本家也是人民大众,也是被压迫的,被谁压迫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座大山,他们也压迫资本家。不像在国外,资本家就是天老爷,中国不行。资本家都受压迫,所... 查看全部[ 光脚最革命 ]

边境起纷争

中国曾经也是个有很多属邦的国家。缅甸、安南、朝鲜、尼泊尔都是。我们对于属国抱有唯一的一点希望就是它们能来朝贡,我们不去干涉属国的内政外交,更不会有殖民通商的经济政策。这些属国同中国的关系也还不错,按时纳粮,请求册封,如此而已。而且但凡属国内部有叛乱,中国都会不计酬劳、跋山涉水地前往摆平。所以,属国对... 查看全部[ 边境起纷争 ]

攻掠急先锋

19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他们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加紧争夺市场,中国成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硕果仅存的还没有被瓜分的大国,拉丁美洲基本被瓜分完了,澳洲也没了,亚洲也几乎被瓜分殆尽,剩下日本和暹罗,还有一个中国。列强都对中国虎视眈眈。同治之前,列强实行帝国主义的仅... 查看全部[ 攻掠急先锋 ]

水师变“水狗”

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事,清政府应朝鲜政府请求派兵,日军也趁机开进了朝鲜,挑起战争。当时的中朝关系,我们是宗主,朝鲜是藩属,是我们的藩国。藩国有难宗主出兵代为平乱,这是符合宗藩关系的。当然,这种关系完全不符合近代国际法,所以小日本说我不承认朝鲜是藩国,它是一个独立国家,你能派兵我也能派兵,清军进去两... 查看全部[ 水师变“水狗” ]

只顾一人庆

几乎与平壤之战同时,北洋水师主力掩护陆军在朝鲜登陆,返航途中行至黄海,在鸭绿江入海口大东沟处遭遇了日本联合舰队,展开了一场激战。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主张坚持抵抗,战斗开始不久,北洋舰队旗舰“定远”舰由于下水12年,久已失修,舰桥被突然开火的大炮震塌,丁汝昌摔伤,信旗被毁。丁汝昌拒绝随从把自己抬入内舱,... 查看全部[ 只顾一人庆 ]

骇人大屠城

一样都是洋枪洋炮,清军那会儿已经使枪炮了,没有拿粪叉。刀矛弓箭都是爷爷辈的玩意,但还是不行。黄海海战中国5艘主力舰沉没,日本5舰重创。重创跟沉没的区别是重创的那个还能拉回去炼钢,咱们要炼钢得给它捞上来。我们的定远、镇远挨了二百多发炮弹都没事,是不沉之舰,主力尚存。你速射炮120毫米口径小炮,你就打,... 查看全部[ 骇人大屠城 ]

蚂蚁吞大象

甲午战争的失败不仅给李鸿章以致命一击,也令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中国是大国,有4亿人口,军队95万,打的是一场自卫反击战;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万,后方遥远,供应不便,干的是无耻的侵略勾当。可是最终清政府竟然失败了,日本上演了一出蚂蚁吞大象的荒诞剧。 大清政府,从来都是只记吃肉,不记挨打。清政府平定... 查看全部[ 蚂蚁吞大象 ]

多起并发症

1895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第一,割三岛,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第二,赔款两亿两白银。小日本穷疯了,狮子大开口,一张嘴多少,两亿!以前我们也赔,几百万,上千万,到头了。日本张嘴三亿,不许还价。兔子成精,比老虎还厉害,这下李鸿章发愁了,这三亿从哪儿筹? 李鸿章回旅馆途中被一个日... 查看全部[ 多起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