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中国历史 > 大商人 > 试读

大商人[试读]

百年回声

    书评     文/杨东晓     蓝狮子在最近两年的时间里接连推出了吴晓波先生的《激荡三十年》——2007年1月10日,举行了《激荡三十年》上卷的新闻发布会,而于2008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举行的《激荡三十年》下卷的新闻发布会,正巧是2008年1月10日。     这是一部整理、探讨中国企业改... 查看全部[ 百年回声 ]

图书目录

    前言     追寻企业家的本土传统     一、我的追寻之旅     二、近代企业家的五个来源     三、外在因素:制度的不可抗力     四、内部因素:企业家精神     五、重温企业家的本土传统     第一章『天地之大德曰生』——张謇与大生集团     “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 查看全部[ 图书目录 ]

一、我的追寻之旅

    前言     追寻企业家的本土传统     长期以来,中国是个典型的农业社会,以农为本,重农抑商。士农工商,商居末位,直到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古老封闭的大陆才开始长出近代工商业的嫩芽,而真正深刻的变化还要等到十九世纪末震动整个天朝大国的甲午战争之后。《马关条约》容许日本人在中国的通商口岸任意... 查看全部[ 一、我的追寻之旅 ]

二、近代企业家的五个来源

    中国的近代企业家群体大致上有五个不同类型,也就是五个来源:     一是绅商型,以张謇为代表,这一类型一般拥有科举功名,官场背景,属于地方头面士绅,所以张謇把大生纱厂的性质定为“绅领商办”,以区别于“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这是民营企业的早期形式。第一代绅商型企业家可以包括同属“状元办厂”... 查看全部[ 二、近代企业家的五个来源 ]

三、外在因素:制度的不可抗力

    企业家在近代中国的起步,离不开当时具体的外部环境,国际的和国内的因素。就国内来说,就是从农业社会开始向工业社会转型,即从古代向近代转型这个重大的历史背景;从国际来说,西方世界叩开中国的大门之后咄咄逼人的经济压力,他们不仅要把本国的产品倾销到中国市场,而且还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材料,以... 查看全部[ 三、外在因素:制度的不可抗力 ]

四、内部因素:企业家精神

    张謇说:“吾观于此,乃知勤勉、节俭、任劳耐苦诸美德,为成功之不二法门。”[1]     荣德生在73岁时说过一番话:“回想四十五年前,筚路蓝缕,创业伊始,由小做大,以至今日,自思亦甚可笑。有此成就,殊出意外,深愧既非实学,又无财力,事业但凭诚心,稳步前进,虽屡遭困厄艰难,均想尽方法应付,终告... 查看全部[ 四、内部因素:企业家精神 ]

五、重温企业家的本土传统

    与盛宣怀他们主持的轮船招商局等企业不同,从张謇到卢作孚,他们经办的企业已具有明显的现代特征,从企业取名即可看出一些端倪,“大生”源自《易经》“天地之大德曰生”,“茂新”、“福新”、“申新”都有一个“新”字,“民生”本身就是宗旨,胡厥文办机器厂叫“新民”,“久大”、“永利”、“德大”、“厚生”... 查看全部[ 五、重温企业家的本土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