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新卖桔者言 > 试读

新卖桔者言[试读]

这本书用闲话家常的文字来处理司空见惯的现象。记得在旧《卖桔者言》的某次再版的引言中﹐我说该书的普及是因为它不“科”而教。这是区区在下的独得之秘﹐当然保存着。当年可没有想到﹐二十五年后的今天﹐老人家还是宝刀未老。 用真实世界的例子示范怎样解释世事﹐卖桔者的方法牵涉到的理论不多﹐也浅﹐不需要真的学过。意... 查看全部[ 序 ]

引言﹕《新卖桔者言》的构思

二○○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一九八四年经《信报》出版的《卖桔者言》是我平生最畅销的书﹐重印或再版的次数算不出来了。同学们喜欢读。几年后四川的内地版删除了好些文章﹐几万本一下子卖清光﹐是什么原因不再印我懒得听﹐也懒得管。据说四川之前内地曾经有手抄本﹐也据说曾经被选为若干本影响力最大的书之一。 当年的《卖... 查看全部[ 引言﹕《新卖桔者言》的构思 ]

卖桔者言

卖桔者言 一九八四年二月十日 作为一个研究价格理论(price theory)的人﹐我对实证工作好之成癖。要理解玉石市场的运作﹐我曾经在广东道卖玉。在美国研究原油价格时﹐我到油田及炼油厂调查了好几个月。在华盛顿州研究蜜蜂采蜜及替果树作花粉传播的市场时﹐果园及养蜂场是我常到的地方。后来发表了《蜜蜂的神... 查看全部[ 卖桔者言 ]

养蚝的经验

养蚝的经验 一九八四年二月二十一日 有些朋友批评我过分固执﹐不肯对我认为是错误的理论让步。这批评我引以为荣。学术上﹐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的﹐我一向不理﹔不知道但需要知道的﹐我屈膝求教﹔知道自己是错了的﹐我欣然承认。但若真理既知﹐我是半步也不退让的。 其实﹐这些朋友的批评主要只有一点。这是二十年来我坚持... 查看全部[ 养蚝的经验 ]

会走动的资产

一九八四年二月二十四日 鱼是会游动的﹔跟牛羊不同﹐鱼身是很难标志记号的。北美洲的野生大水牛(buffalo)﹐因为没有人肯饲养﹐往往要走到很远觅食﹐几乎被猎者杀得一干二净。科斯曾对这些水牛的产权问题作过多年的研究﹐但大作至今仍未发表。天上的飞鸟与水中的鱼﹐产权的保障有特别的困难。但飞禽毕竟不在水面下... 查看全部[ 会走动的资产 ]

私产可养鱼千里

一九八四年二月二十八日 话说在美国华盛顿州时﹐我把海边房子后园的小溪改成鱼塘﹐饲养鳟鱼。小溪经过鱼塘﹐绕过房子﹐流进海里去。塘边有树荫﹐溪水有大量氧气﹐且水温寒冷﹐我养的鳟鱼从不生病﹐养到最大时每条有五磅多重。每个好鱼者都有自己的“鱼的故事”。饲养鳟鱼后﹐与朋友聚会闲谈中﹐若有提起鱼的﹐我爱谈养鱼﹐... 查看全部[ 私产可养鱼千里 ]

如诗如画的例子

一九八四年三月二日 在经济学上﹐用以描述市场失败的例子中﹐有好几个如诗如画﹐令人难以忘记。久而久之﹐这些例子成为某种经济问题的象征﹐行内任何人一提便知。 庇古(A. C. Pigou)的大地如茵的禾田例子﹐令人向往﹔但很不幸火车要在田间经过﹐火花飞到稻穗上﹐造成损害。因为火车的使用者没有给种稻的人予... 查看全部[ 如诗如画的例子 ]

灯塔的故事

一九八四年三月六日 灯塔是经济学上的一个里程碑。一提起这个诗意盎然的例子﹐经济学者都知道所指的是收费的困难﹐这种困难令灯塔成为一种非政府亲力亲为不可的服务。 远在一八四八年﹐英国经济学家密尔(J. S. Mill)对灯塔有如下的分析﹕ “要使航海安全﹐灯塔的建造及维修需要政府的亲力亲为。虽然海中的船... 查看全部[ 灯塔的故事 ]

科斯的灯塔

一九八四年三月十六日 在我认识的经济学者中﹐观点和我最相近的是科斯(R. H. Coase)。他和我都强调﹕若不知道事实的真相﹐我们无从用理论去解释事实。这观点牵涉到很广泛的科学方法论﹐持有不同观点的学者大不乏人。纯以方法论的角度来评理﹐谁是谁非不简单﹐但这不太重要。从实践研究的角度衡量﹐科斯和我一... 查看全部[ 科斯的灯塔 ]

中国大酒店

一九八五年四月二十六日 (一) 将来的中国经济历史﹐今天广州市的中国大酒店会是个小小的里程碑。这间庞大的酒店(一○一七间房﹐另加商场﹑办公及公寓大厦)﹐可能是目前在中国的唯一以纯外资(港资)建造的宾馆。中国的参与﹐是提供土地﹐所以这酒店被称为是中港合作而不是中港合资(在经济学上﹐土地是资产﹐故也是合... 查看全部[ 中国大酒店 ]

补鞋少女的故事

补鞋少女的故事 ——为中国的青年说几句话 一九八六年六月一日 在广州﹐在深圳﹐在中国比较自由开放﹑比较繁盛的闹市街道上﹐我们往往看到一些年轻的少女﹐坐在路旁替顾客补鞋。男的补鞋青年也有﹐但比女的少。我在深圳八个地点点数的总结果﹐是男的二十四个﹐女的三十五个。 自由择业鼓励知识投资 我要把这些补鞋的青... 查看全部[ 补鞋少女的故事 ]

荒谬的“定律”——兼与林行止商榷

一九九二年三月二十日 经济学与其它科学一样﹐久不久有一些怪诞不经之论﹐在逻辑上错得离谱﹐而且没有事实支持﹐但行内总有一些人认为是惊天伟论﹐把它奉若神明﹐不敢对之“冒犯”。 在这些谬论中﹐有一个名为“格雷欣定律”(Gresham"s Law﹐又称格氏定律)。《信报》的林行止曾多次在他重要的“... 查看全部[ 荒谬的“定律”——兼与林行止商榷 ]

走火入魔的“风水派”

一九九七年五月二十三日 《信报》五月三日的社评﹐题为《墨守成规不可取﹐离经叛道有可为》的﹐题目有吸引力。细读内容﹐是描述一套走火入魔的新经济学﹐忍不住要响应一下。 社评的内容﹐是关于美国的一个名为圣信德(Santa Fe)的小市﹐创立了一个新的圣信德经济学派﹐高手开始云集﹐包括了曾经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查看全部[ 走火入魔的“风水派” ]

博弈理论的争议

二○○一年七月十二日 两个月前在广州中山大学讲话﹐惹来意想不到的非议﹗主要原因﹐是一个学生问及博弈理论(theory of games)﹐我说还看不到这理论对解释现象有什么用处。讲话被整理后(我没有看过)在报章上分两期发表﹐后来被转载在北大的网上论坛﹐跟着的争议风起云涌﹐骂我的及替我辩护的大约一半一... 查看全部[ 博弈理论的争议 ]

讯息费用与类聚定律

二○○二年十二月十九日 那天晚上与几位朋友在一家五星酒店的咖啡厅喝酒﹐见到二十多位小姐行来行去﹐是欢场女子﹐卖笑佳人是也。这些小姐的相貌与身材都有水平﹐而奇怪的是水平差不多﹐很平均﹐没有仙女下凡的也没有目不忍睹的。以十为满分算﹐朋友们打分都是七分或八分﹐没有一位小姐是七八分之外的。这奇怪的平均是有趣... 查看全部[ 讯息费用与类聚定律 ]

欺骗定律:咸水草与淡水蟹

二○○三年一月七日 在电视看到一则新闻﹐是旧现象﹐只是政府最近才注意罢了。从内地运到香港应市的淡水蟹﹐被咸水草捆绑得乖乖的﹐受到顾客投诉。顾客要买的是蟹﹐不是草﹐而浸透了水时草的重量只略低于蟹的。这是说﹐卖一斤蟹﹐草的重量占大约百分之四十五。据说政府正在考虑提出起诉﹐罚款高达二万四千。 一个卖蟹的人... 查看全部[ 欺骗定律:咸水草与淡水蟹 ]

上河定律

二○○三年三月六日 去年十二月﹐上海博物馆举办一个重要的国宝展览﹐是集中北京故宫﹑辽宁博物馆与上海博物馆的珍藏。不远千里而来的雅士云集﹐加上上海的本地人多﹐排队进场要选人少时间﹐而进了场后欲看北宋张择端绘的《清明上河图》﹐又要再排队。这后队不是很长的﹐但动不动要排两个多小时。 那时我和太太刚好到上海... 查看全部[ 上河定律 ]

从中国发展学得的工资定律

二○○九年二月二十日 二月三日到深圳的凤凰录像﹐我讲得精彩﹐但播出时他们把我分析新劳动法的主题内容全部删除。我大发脾气的原因﹐是他们删去了一句我说的对经济科学有重要贡献的话。我说﹕“工业的工资﹐是由农作的收入决定的﹐用不着新劳动法的帮助。”看似平凡﹐其实也平凡﹐但对经济思想史有认识的人﹐会意识到这句... 查看全部[ 从中国发展学得的工资定律 ]